【摘 要】模具工業的發展水平標志著一個國家工業水平及產品開發能力。本文就模具設計需要注意的要點做分析。
【關鍵詞】模具設計;技術要點
一、零件工藝分析
圖1所示為某五金飾品上的橢圓環零件,零件材料黃銅H62,外形尺寸為75mm€?5mm的橢圓,帶有65€翱冢慵孛娉嘰縹?mm€?.5mm的橢圓。零件的工藝方案為下料-彎曲成形-電鍍,為一典型的冷沖彎曲成形件。零件本身的結構并不復雜,但由于零件制成橢圓形,而原材料的截面也為橢圓形,因此如何控制成形、回彈以及合理脫模是橢圓類型零件的工藝難點、模具設計的關鍵。本文介紹了典型的橢圓環冷沖彎曲成形件的模具設計實例,對沖壓的工藝性以及模具結構的要點進行了分析。
根據產品的結構要求及方便成形,選取零件材料截面為7mm€?.5mm橢圓形的黃銅型材。為達到兩端的圓形,因此下料工序分兩步。橢圓環展開尺寸為178.6mm,下料時先下185mm 左右,再修整兩端圓角后到所需長度,下料得到的條料就可用于下一步的沖壓成形。第一,考慮彎曲成形方案。橢圓環在成形時,是使毛坯條料中間受力時兩端向上內收,在凹凸模作用下,形成了半凹封閉的橢圓形,即先成形下半部,再成形上半部分。橢圓環成形后,因為工件的半封閉結構使得彎曲后工件包在成形凸模上。成形凸模在上模,工件會隨著上模的上移,脫離凹模上移。第二,彎曲成形要在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回彈的量,準確計算彎曲凸模及凹模的尺寸,并利用材料的回彈產生與彎曲凸模的脫模間隙,方便脫模。第三,彎曲成形需考慮毛坯材料的定位、送料方式,以及彎曲過程中毛坯防止滑動與偏移。本套成形模具采用條料手工送料的方案,成形前條料要較直;利用定位銷作為條料的位置定位,利用凹模及凹模模座上的橢圓凹槽作為條料的方向定位,防止滑動與偏移,保證了定位精度。
二、模具設計
為保證成形,經過仔細考慮設計制造了一套成形模具,零件結構雖然簡單,但模具結構巧妙、實用經生產使用,效果良好。該套模具的結構特點有以下三點:第一,凹模為活動式,并且分為三部分,即雙側轉動凹模與中間凹模。工作時,條料放在凹模模座、雙側轉動凹模與中間凹模上的橢圓凹槽中,凸模下行時,中間凹模先與凸模配合,夾持型材并將型材彎曲下行,中間凹模上的橢圓凹槽可將型材定位避免型材滑動與偏移;雙側轉動凹模可在中間凹模下行的同時從兩側向內轉動彎曲型材,支撐中間凹模,并確定中間凹模下行頂點位置。中間凹模下行到位的同時,也是雙側轉動凹模轉動到位的時間,三部分凹模形成完整的橢圓形態。在中間凹模上行時,雙側轉動凹模的打開,保證了分模的順利進行。第二,凸模采用懸臂結構,可以有效解決彎曲成形中與凹模的配合,以及方便面彎曲后型材的取出。經驗算,結構強度足夠。第三,兩塊側板的作用,一是在保證兩塊側板間距時,可以控制雙側轉動凹模在轉動時保持在鉛垂方向運動;二是安裝、定位雙側轉動凹模的轉動軸。
三、模具主要零件設計及要求
(1)轉動凹模設計及要求。轉動凹模結構如圖2所示。凹模材料采用Cr12,淬火硬度50~55HRC。凹模的7.2€?.5的半橢圓槽和81€?1的半橢圓形狀、70€敖恰⑾嶂行奈恢玫瘸嘰綾冉現匾跋斕匠尚蔚淖既沸浴W笥伊嬌榘寄R黃鶼咔懈?1€?1的半橢圓形狀,7.2€?.5的半橢圓槽采用火花成形并拋光,與與凹模模座配合面(R25)處表面粗糙度要求0.8以下,在實際上工作時需加油潤滑。
(2)其他主要零件設計及要求。凹模模座材料采用40Cr,調質28~32HRC,與凹模配合表面淬火50~55HRC,并拋光以保證凹模活動靈活。凸模材料采用Cr12,淬火硬度50~55HRC。其成形部分的橢圓形狀采用線切割獲得,為防止成形中或裝配中位置錯誤,定位部分要加工出定位面。安裝時與凸模模座配鉆定位銷,一是為了定位;二是為了防止凸模受力旋轉。中間凹模與頂桿13之間先定位焊接后,再加工橢圓凹槽。
四、注意要點
(1)為防止回彈引起的變形,成形中要適當過成形。同時設計時也要考慮利用回彈使零件可以順利地從凸模上取下。(2)側板與凹模模座的間隙選擇要合理。兩轉動凹模在凹模模座里轉動要平穩且在豎直平面內,否則會造成橢圓環扭曲。(3)彈簧9及復位彈簧13的選取和彈力調節要通過實驗來較準,防止彈簧強度不夠造成彎曲成形時凹凸模互相干涉。(4)若適當改動模具,如在凹模模座、雙側轉動凹模與中間凹模上加工兩條橢圓凹槽,可同時彎曲成形兩個零件,提高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馬忠臣,李強,楊秀琳.現代模具工業發展述評田[J].機械工程師.2006
[2]梁慶.模具制造工藝要點[M].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