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體育新聞刺激了很多新詞的產生。詞典最新收錄的詞句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體育的,這些詞句有正面的,也有一些負面的,但已成為現代語言特別是網絡語言的一部分。體育新聞的語言在汲取了中國古典元素,讓古代語言重新煥發生命光彩的同時,其負面詞句也呈現了社會語言粗俗話甚至是暴力化的趨勢。
【關鍵詞】體育新聞;體育新聞用語;正能量;負作用
大眾傳媒對語言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對社會的影響,在賽場上出現的叫停、出局等詞語也被收入了最新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利用一些傳統的修辭元素,體育新聞語言有一些積極的創新,比如在體育新聞當中有比較常見的運用雙關(諧音)、對偶(章回)等方法。體育新聞語言的使用也讓我國傳統語言有了一個再生,比如連中三元,梅開二度等不為人們所熟知的詞語通過體育新聞的運用都成為了人們耳熟能詳的詞句。但是體育新聞也顯現出社會語言的粗俗話和暴力化。所以,體育新聞的語言既產生了正能量,也產生了負作用。
一、體育新聞語言使古典詞匯再次活躍
語言屬于一種動態穩定的系統,新聞語言新生詞的出現也保持了語言系統的活力,促進了語言系統的生生不息。大眾傳媒使用的詞語往往可能被收入現代漢語詞典,因為新詞從隱性發展到顯性,從被邊緣化到被追捧的中心,都離不開大眾傳媒,當然也包括體育新聞的媒體的傳播。在體育新聞領域,其新形象,新事件也催生了不少的專用語和代名詞。在體育新聞領域上,其語言往往要營造一種形象的現場感,要求向簡明化,快節奏方面發展。比如體育新聞所運用惜敗、完勝、叫停、完敗、出局等語言,都體現了這樣的特點。在體育新聞的足球報道當中,一些四字詞語鏗鏘有力,很適合表達足球賽的特點,比如一騎絕塵、先下一城、自擺烏龍、梅開二度等。其中梅開二度指的誰同一場賽事的第二次進球,自擺烏龍指的是把球射進己方的球門等。中國的四字詞語有言約義豐、抑揚頓挫的特點,十分適合體育賽事瞬息變換的快節奏。
二、體育新聞語言繼承和發展了古典修辭
在體育新聞報道當中借鑒古典詞句,也產生了穿插頓挫,文白相生的效果,這也很好地豐富了體育新聞語言的表現力。在體育新聞當中能很經常地見到對古典詞句和典故的運用,積極修辭是具備辭格和辭趣,有一定的趣味和格式。我國文學中的辭格很豐富,有的辭格是古代韻文獨有的,比如說對偶和諧音。體育新聞借鑒了這兩種古代韻文常用的格式,對增強體育新聞表現力也有積極意義。在對偶方面,金陵晚報奧運特刊上的很多版面標題都采用了古典四字詞,比如武林秘錄,異域風云,萍蹤俠影等,有些也采用了古代典故,比如江湖夜雨,這個標題就借鑒了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江湖夜雨十年燈”的名句。對2002年在韓國和日本舉行的世界杯報道當中,《文匯報》也采用了很多章回式標題,比如《相煎切切綠茵成敗有定論惜別依依世間真情無國度》,還有《東亞鼓震奏響大力神七彩樂章 西非劍疾擊破高盧軍一枕黃粱》等。在諧音方面也有以下應用,比如《現代快報》中的《花葉如詩》,這里的詩字指的既是詩歌,又是女子游泳金牌得主葉詩文。諧音運用最妙的是《現代快報》的一篇特別報道《28年!中國男子游泳首奪奧運金牌》,這是一篇關于奧運男子游泳金牌得主孫楊的報道,其正標題是《中國Sun》。顯然,這里的Sun指的是奧運男子游泳金牌得主孫楊,雙關英文的太陽,象征我國男子游泳項目如太陽升起。
三、 體育新聞語言的粗俗化和暴力化傾向
一些軍事術語被運用到了體育新聞報道當中,比如大鯊魚奧尼爾和小巨人姚明同場比賽,共同競技是一場很吸引眼球的賽事,但中國媒體將這樣的一次比賽稱作屠鯊。在亞洲足球賽中,卡塔爾隊和中國隊多次相遇。在開賽之前,體育新聞媒體多用打卡一詞,這是比較中性的詞,但是后來媒體又用了刷卡一詞,這樣就有點調侃開涮的粗俗意味了。有些比較明顯的暴力用詞可以追溯到2004年《南京晨報》張浩宇撰寫的《卡塔爾臨陣斬主將》,這個斬字明顯血腥味太濃了。《南方體育》中的一些體育新聞語言更是有背公平的體育精神,比如德國人痛飲紅魔血,誰殺人不眨眼等等,這些暴力語言在報道中比比皆是。語言的粗俗話指的是言語中含有低俗、骯臟和粗鄙的含義。在當今世界體育新聞語言潛規則中,性、體育和比賽是報紙熱銷的三大要素,因此當今體育媒體語言也常游走在情色邊緣。比如《新周刊》世界杯專題報道的五月是一個發情的季節、越軌的六月等等,雖然文章常有引經據典的意味,但是多有斷章取義,化雅為俗的嫌疑。
體育新聞語言既給社會語言一種正能量,也產生了負作用,要對體育新聞語言進行改良,就必須改善社會語言環境,改善體育行業自身發展。
參考文獻
[1]瞿格蘭,吳志強,趙倩如.淺析體育新聞寫作對作者的素質要求[J].運動.2010(3)
[2]姚紅衛.多元背景下體育新聞語言的承繼性與時代性[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