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CRH-200 EMU的轉向架是以E2系列新干線車輛用轉向架的規格為基本,充分利用新干線用轉向架的設計基準和經驗設計的。但同時考慮到CRH-200 EMU的特定使用條件(乘客重量、車輪形狀、線路條件等)、提高可靠性(采用有實際成績的零件、構成零件數量的減少化、工裝夾具作業的縮小化)以及容易國際化(以技術轉讓為前提的國內采購)等因素,采用了轉臂式軸箱定位方式、無搖枕轉向架。
【關鍵詞】轉向架;動車;結構
一、轉向架基本結構特征
轉向架結構有以下特征:(1)無搖枕H形構架之轉向架;(2)采用輕量、小型、簡潔的結構;(3)采用小輪徑( 860mm)的車輪以減少簧下重量;(4)采用內孔為 60mm的空心車軸,該內孔同時有利于對車軸進行超聲波探傷;(5)軸箱采用轉臂式定位,軸箱彈簧采用雙圈鋼圓簧;(6)二系采用具有高度自動調節裝置的空氣彈簧,且其輔助風缸由無縫鋼管制成的橫梁內腔承擔;(7)采用抗蛇行減振器兼顧高速穩定性和曲線通過性能;(8)采用單拉桿式中央牽引裝置傳遞縱向力;(9)動車轉向架上裝用輕型交流異步牽引電機;(10)采用撓性浮動齒式聯軸式牽引電動機架懸式驅動裝置;(11)基礎制動裝置采用液壓油缸卡鉗式盤型制動;(12)全部車輪裝有機械制動盤(輪盤);(13)拖車轉向架車軸上裝有機械制動盤(軸盤);(14)利用踏面清掃裝置改善輪軌間運行噪聲和粘著狀態。
二、主要參數
三、動車轉向架結構
(1)主要結構組成。動車轉向架主要由輪對、軸箱、一系懸掛、構架、二系懸掛、驅動裝置和基礎制動裝置等七部分組成。動車轉向架中三個力的傳遞過程:A.垂向力(即重力):車體→橡膠空氣彈簧→構架側梁→軸箱圓彈簧→軸箱→車軸→車輪→鋼軌。B.橫向力(離心力等):車輪→車軸→軸箱→軸箱圓彈簧+轉臂定位銷→軸箱止檔(力較大)→構架側梁→構架橫梁→橫梁連接梁→橫向橡膠止檔→中央牽引拉桿座(力較大時)橡膠空氣彈簧(力較小時)→車體→車鉤。C.縱向力(牽引力或制動力):(輪軌間粘著)車輪→車軸→軸箱→軸箱轉臂定位銷→構架側梁→構架橫梁→牽引拉桿→中央牽引拉桿座→車體→車鉤。(2)構架設計方案。轉向架構架的形狀為H形,由兩根側梁和一個橫梁組成,而橫梁又由兩個連接梁和若干橫梁支架(或支座)等組成;轉向架構架分為動車轉向架用和拖車轉向架用兩種;采用與轉臂式軸箱定位方式相對應的結構形式,縮短了構架的整體長度;轉向架構架能夠承受得起所承載的載荷和行駛時的振動,并擁有充分的強度,設計壽命為20年;轉向架構架在焊接組裝后,進行退火處理;設計按照JIS E 4207(鐵道車輛-轉向架-轉向架構架設計通則)進行,并按照JIS E 4208(鐵道車輛-轉向架-載荷試驗方法)實施靜載荷試驗,確認強度。(3)構架組成。第一,側梁。側梁為封閉式箱形截面,由8mm鋼板焊接而成。側梁斷面相對于它們的中心對稱。其兩端有放置軸箱彈簧的彈簧盒(座),中央部分有安裝空氣彈簧的承臺(座)。材質為耐氣候性鋼板:SMA490BW(JIS G 3114)。另外,轉向架構架上使用的鋼材,考慮到在超低溫下的使用,要顧及材料的低溫特性。第二,橫梁。橫梁主體由兩根無縫鋼管制造,內部作為空氣彈簧的輔助空氣室(容積50l)使用。動車轉向架的橫梁為兩個連接梁、兩個電動機托架、四個卡鉗式制動器托架和兩個齒輪箱吊架提供支撐。而拖車轉向構架不配備電動機托架和齒輪箱吊架,但增加了用于安裝在輪軸上的制動盤的四個制動卡鉗座。材質與側梁的鋼板相同,為耐氣候性鋼板:SMA490BW(JIS G 3114)。第三,橫梁支架。動車轉向架的橫梁支架由牽引電機底座、齒輪箱吊座、制動卡鉗底座和牽引拉桿底座等構成,而拖車轉向架的橫梁支架僅由制動卡鉗底座和牽引拉桿底座等構成。它們全部都是鋼板焊接而成。主要材質為耐氣候性鋼板:SMA490BW(JIS G 3114)及焊接結構用軋制鋼材:SM400B(JIS G 3106)。第四,橫梁連接梁。連接梁為鋼板焊接而成。它是以提高轉向架構架的強度和剛性為目的,在連接前后橫梁的同時,還焊裝有橫向減振器支座、橫向止檔底座和增壓氣缸安裝座等。主要材質為耐氣候性鋼板:SMA490BW(JIS G 3114)。
參考文獻
[1]孫永才,鮑維千.機車總體及轉向架[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2
[2]嚴雋耄,傅茂海.車輛工程[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