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育保險的宗旨在于通過向生育女職工提供各種待遇,幫助生育女職工恢復勞動能力,重返工作崗位,體現國家和社會對婦女在這一特殊時期給予的支持和愛護。在新形勢下,生育保險工作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各級部門應當給予足夠重視。
【關鍵詞】生育保險;女工權益;保障
生育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在職業婦女生育期間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生活保障和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1994年12月,勞動部頒發了《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多年來生育保險工作在困難的環境下不斷改革,不斷改進,逐步走出一條穩健的發展之路。
一、風雨兼程改革之路
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十分重視女職工生育期間的保障問題,建國后相繼頒布了《勞動法》、《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婦女權益保障法》等一系列保障婦女權益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了女職工生育期間的各項待遇,為她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醫療服務,使職業婦女在生育期間得到充分的休假和各項待遇保障,從根本上解決了她們的后顧之憂。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1988年以來我國部分地區開始進行生育保險制度改革的嘗試,將原來單位負擔和管理的生育保障方式,逐步轉變為實行社會統籌。1994年12月,原勞動部頒發了《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4]504號),“保障企業女職工在生育期間得到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均衡企業間生育保險費用的負擔”是其目的和宗旨。規定生育保險費用實行社會統籌,具體措施是按照用人單位工資總額不超過1%的比例繳納生育保險金,建立生育保險基金,職工個人不繳費。參保單位職工生育后,職工的產假期間的生育津貼以及發生的圍產期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醫藥費等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10多年過后,均衡企業間生育保險費用負擔的社會統籌并未大范圍的建立,女職工就業自然也收到了影響。女性求職遭歧視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用人單位甚至在招工的時候明文規定女性員工5到10年內不能懷孕。2004年9月,勞動保障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育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勞社廳發[2004]14號),其中“協同推進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工作”成為重要內容,協同推進包含的內容很多,主要是要求各地要充分利用基本醫療保險的工作基礎,以生育津貼社會化發放和生育醫療費用實行社會統籌為目標,加快推進生育保險制度建設。也就是說,采取生育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同步參保,同步繳費,醫療服務統一管理的具體方式,由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機構按照與定點醫療機構協議要求,按照分娩的不同方式,制定相應的定額標準進行結算,這種辦法既方便了職工就醫,簡化了程序,對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起到了控制作用,又提高了女職工的生育保障程度。
二、待遇及支付環節
(1)目前,各地生育保險制度運行平穩,生育保險待遇得到了很好地落實。據統計,自1994年《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頒發以來累計享受生育保險職工達到15000萬人次,生育保險基金籌資平均費率0.73%。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產假、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的項目包括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和計劃生育手術費。一是生育津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標準一般不低于女職工生育前的基本工資,日標準按照女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除以30計發,從生育保險基金中支付。二是生育醫療費用。生育醫療費用主要包括產前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產前檢查費是指女職工在圍產期保健過程中,定期到醫療機構進行身體檢查的相關費用。接生費主要指女職工分娩時,醫生或助產人員協助產婦娩出新生兒的過程中提供服務的費用。手術費主要指分娩過程中的手術費用,如會陰切開術、剖宮產術。如手術過程中出現醫護人員責任事故,其手術費用不屬于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住院費是指產婦在分娩期間住院的床位費用等。床位費按照物價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的普通床位收費標準支付,母嬰同室以及高標準病房所需費用,不屬于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范圍。三是計劃生育手術費。即職工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號召而實行避孕、節育的手術費用,主要包括實行計劃生育放置(取出)宮內節育器、流產術、引產術、絕育術和復通術所發生的醫療費用。(2)生育保險待遇支付審核主要包括生育登記、申報受理、支付審核和支付管理四個環節。一是生育登記。即社保經辦機構為符合條件的參保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辦理備案手續的過程。對妊娠診斷明確的參保女職工,持接收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妊娠診斷證明、計劃生育部門開具的相關證明及本人和配偶雙方身份證明辦理登記手續。對實行計劃生育手術引起并發癥的參保人員,持接收計劃生育手術并發癥鑒定機構相關證明及本人身份證明辦理登記手續。對因生育、計劃生育手術及其并發癥須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參保人員,持接收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住院證明及本人身份證明辦理住院登記手續。二是申報受理。即社保經辦機構接受定點醫療機構或參保人員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申報的過程。三是支付審核。即社保經辦機構依據生育保險政策規定和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診療項目目錄、服務設施標準及生育保險服務協議,按限額、定額、項目付費等結算方式審核受理申報的資料,對符合規定的確認待遇支付的過程。四是支付管理。即社保經辦機構對支付審核的全部資料進行復核。重點審核不符合規定的醫療費和稽核部門檢查的反饋意見,并提出處理意見。對符合規定的,支付相關費用,并將支付情況反饋給申報單位。
三、生育保險的意義
完善職工生育保險制度是保護生育女職工和嬰兒及培育好下一代的實際需要,生育作為人類的再生產,其功績在于繁衍人類,優化人類,嬰兒的良好發育將蔭澤后世,造福未來。從提高整個民族素質出發,也應該提高女職工的生育保險保障程度。女職工的生育保障真正到位了,也就不存在女職工就業歧視問題了,女工的生育也就不存在任何經濟障礙了。據了解,為了擴大生育保險的覆蓋范圍,有些省份,如江蘇省、河南省規定,對參加生育保險的單位的男職工,其配偶未參加生育保險或無業的,在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生育時,按照當地規定的生育圍產期保健費及生育醫療費標準的50%由生育保險基金給予一次性補償,這就大大提高了男職工多的單位參加生育保險的積極性。
四、發展和機遇
在新的歷史時期,社會保障事業蓬勃發展,生育保險工作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為了加快生育保險推進步伐,勞動保障部于2004年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生育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其核心內容是按照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協同推進的方式,拓展生育保險工作。經過實踐證明,這種方法的實施的確很好的解決了生育保險推進難的問題。在新形勢下,生育保險工作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難題:(1)現行的生育保險法律制度不能適應生育保險發展的需要。目前,生育保險法律依據依然是1994年原勞動部頒布的《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該試行辦法法律層次較低,其中的部分條款難以適應形勢的發展,需要及時調整和規范。例如,許多地區將生育保險覆蓋范圍擴大到機關、事業單位等單位,而現行的生育保險辦法還停留在企業職工的范圍。(2)生育保險地區發展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該項工作進展良好,覆蓋范圍不斷擴大,有的地區參保人數與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基本持平,而在經濟欠發達地區,推進生育保險工作難度較大,參保人數增長緩慢,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3)管理手段比較落后,難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如在醫療服務管理上,有的地區還停留在經辦管理機構與職工個人或者用人單位定額結算的方法,在報銷費用審核方面手續繁瑣,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難度。
在社會保險五個險種中,生育保險待遇水平是相對比較高的,因此各級部門應引起足夠重視,在實施過程中,公平、公正、公開。真正保護參保職工的正當合法權益。
參考文獻
[1]《企業職工生育保險試行辦法》(勞部發[1994]504號)
[2]《關于進一步加強生育保險工作的指導意見》(勞社廳發[2004]14號)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生育保險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2012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