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闡述了當前鐵路運輸企業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提高其管理效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策略
對于鐵路運輸企業來說,企業固定資產是其主要生產要素,隨著當前我國鐵路線路的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技術改造的不斷加強,鐵路固定資產在企業資產中的比重越來越明顯,如果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一、當前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當前,在部分鐵路運輸企業中,大量存在著固定資產使用效率不高的現象,對于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缺乏統一的調配和使用,資產配置模式存在嚴重缺陷,鐵路運輸企業內部各個部門間不顧企業整體效益,各自為政,導致固定資產重復購置,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許多鐵路運輸企業重投入輕管理,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相關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高,也導致了固定資產利用效益不高,不能有效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2)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對于鐵路部門來說,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流于形式,各部門之間的權責界定不夠明確,使得各部門之間在資產管理工作中的流程缺乏可操作性,從而造成固定資產在整個企業里管理的效果和控制的力度達不到最佳效果。(3)審計監督力度不夠。當前部分鐵路運輸企業在對固定資產的審計方面力度不夠,存在著審計力量不足,審計工作中職責不清,企業內部審計收人員素質不高、審計制度和人員配置不合理等問題,對于固定資產的審計缺乏時效性和規范性,對于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資產閑置、賬實不符等問題缺乏必要的審計監督。同時企業審計大部分是事后審計,缺乏對于固定資產審計的事前預防制度和事中監控制度。(4)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固定資產清查流于形式,固定資產潛力挖掘不充分。鐵路運輸企業受舊體制的影響,對固定資產使用較為重視,而忽視了對固定資產實物的控制。缺少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盤點制度,即使進行固定資產清查,也是走過場,流于形式。部分企業長期不對賬、不清點,監管不力,賬面反映的固定資產與實物不符,有賬無物、有物無賬的現象較多,使固定資產修舊利廢挖掘不充分,家底不清等弊端。
二、提高鐵路運輸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策略
(1)強化管理理念,加大控制力度。根據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原則,建立企業內部固定資產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將職責分工、授權批準、預算控制、驗收交接及日常保管盤點、監督檢查等內容都明細化到管理制度中去,通過規范性文件來加強管控力度。只有建立起明確合理的管理流程,才能確保各部門在固定資產管理環節上分工權限職責都有理有據,才能從制度上保證管理操作的規范化、有序化,避免少數人因管理制度上的漏洞得不到監控,進而徹底解決固定資產賬實不符、閑置浪費等遺漏現象,確保管理工作在管理理念的強化下更加規范和有效。(2)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力度。鑒于審計機構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加強問題,鐵路部門可以建立起由董事會直接負責的審計委員會來全面領導處理企業的內部工作,將更大的獨立性賦予審計人員,保證他們的更高的權威性,這樣做就可以預防財務主管在企業經營者的被迫意志驅使下言聽計從,損害企業的利益,欺上瞞下互相包庇,最終造成內部人控制企業要害部門的危險局面,故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制度非常必要。那么要加強內部審計隊伍的建設,就必須要建立起一套適合鐵路部門自身內部審計工作得考核辦法,讓審計工作有可操作的制度約束,方可實現其監督的作用。(3)加強隊伍建設,提高相關人員素質。鐵路部門應該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宣傳工作,通過法律法規的宣傳活動讓更多的人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相關部門人員的責任意識。同時加強管理人員和資產使用人員的培訓工作,逐步提高和改善管理人員的業務知識,在掌握市場行情及企業自身資產情況的情況,將使用和變動的監管力度發揮的更加有度,從而實現隊伍業務素質的全面提升。(4)強化資產清查力度,提高固定資產使用效率提高信息化水平。通過清查盤點,及時發現和堵塞管理中的漏洞,妥善處理和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制定相應的改進措施,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在清查過程中,要明確固定資產的產權和資產歸屬的基礎上,對所管理的各類資產進行全面清理、登記、核對,核實資產的使用狀態及技術狀況,確保資產清查結果內容反映完整,數據真實可靠。
參考文獻
[1]呂玉梅.新企業會計準則下的固定資產核算[J].財會月刊.2006(9)
[2]馬馭.淺議如何做好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工作[J].商場現代化.2008(36)
[3]王頂柱.預算單位固定資產存在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