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掘人才的潛力,最大限度的開發人力資源價值,是企業培訓工作要實現的重大目標。本文在閱讀文獻的基礎上,通過歸納演繹等方法,并結合實際,從企業導師制的功能、應用現狀和改進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完善企業導師制初步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企業導師制 ;培訓;考核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間的競爭日益加劇,而這種競爭集中體現在對知識和人才的競爭。掌握最新的行業知識和擁有頂尖的人才,對于幫助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獲得持續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因此,如何獲得和開發高效的人力資源,成為每個企業都迫切想解決的問題。為了降低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管理者們逐漸把眼光從企業外部的培訓資源轉向內部,于是,針對企業新員工和各級在職員工的企業導師制培訓方式便應運而生。
一、導師制培訓方式的功能與作用
結合國內外學者的觀點,本文把導師制定義為企業中富有經驗的、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資深管理者或技術專家,給予新員工或具有發展潛力的其他員工有關工作技能、職業規劃與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指導與幫助,并在此過程中與他們建立的一種支持性關系。
導師制的建立對于被指導者、導師和企業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具體體現如下:
首先,對于新員工,尤其是那些剛踏入社會的應屆畢業生來說,獲得導師的指導,他們能快速了解企業,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并且在遇到問題時能夠找到傾訴和求助的對象,這對于幫助他們快速完成角色轉換、消除對企業及同事的陌生感、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等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其次,對于導師來說,這種培訓方式具有激勵作用。一般而言,那些工作達到一定年限、技能達到一定職稱等級且具有良好的溝通表達和管理能力的員工才有資格被選為導師。那么,一旦當選導師,即意味著獲得了企業的信任和肯定,這對導師而言是一種激勵。此外,導師在指導學員的過程中,自身的知識技能也會得到完善和提高。
最后,對于企業來說,一方面可以有效利用企業內部的資源,減少培訓成本,提高培訓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業快速傳遞知識、獲取新員工創造的價值。此外,導師制培訓方式對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培養企業文化及留住優秀人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導師制培訓方式的應用現狀
目前,導師制在一些國際型企業如IBM、GE等發展的比較成熟和完善,而國內企業對這種培訓方式的應用更多的是流于形式,沒有抓住其核心。具體體現如下:
其一,就國內大部分企業而言,導師制的實施主要是由人力資源部負責的。在培訓前,人力資源部與用人部門溝通,部門主管指定一人做為導師后,由人力資源部去向被指導者和導師反饋,容易造成這兩者之間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了解。
其二,導師在進行培訓時,常側重對技能方面的指導,而忽視了對人際交往、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關注與幫助,易使導師制淪為僅注重傳授工作技能的“師徒制”。
其三,企業在實施導師制時,缺乏相應的考核和激勵。增加了導師的工作量,卻沒有把結果列入考核,這不利于激發導師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同時,導師可能會由于增加工作而未能很好完成其他工作,影響工作績效的考核,從而引起抱怨和不滿。
其四,對于需經常出差的工作崗位,導師由于出差不能及時到位,既影響了培訓的及時性和效率,也影響了新員工對導師及企業的印象和滿意度,不利于后期導師與新員工的溝通及合作。
三、導師制培訓方式的改進
導師制與傳統的培訓方式相比,具有培訓成本低、培訓見效快等優點。雖然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不完善之處,但只要結合實際情況,對其中的問題加以分析和改進,就一定可以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為企業和員工創造更大的價值。本文在吸收和借鑒眾多學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對改進導師制培訓方式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完善人力資源部的職能,把導師制的實施工作從培訓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立一個專門的工作小組,所有與導師制相關的工作都由此工作組負責,做到權責明確。
第二,加強溝通,明確培訓需求。良好的溝通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在實施導師制時,工作小組和用人部門應做好溝通工作,明確用人部門的需求,并結合需求制定培訓計劃。
第三,對于導師的確定,應建立嚴格的選撥機制。工作組可根據明確下來的培訓需求和計劃,制定導師的標準。然后再確定各部門中符合標準的員工,通過與他們溝通協商,了解他們的意愿,最終把確定下來的導師候選人匯總備案。當導師不能及時到位時,工作小組可以從候選人中選出新的導師,這樣能夠保證培訓的及時性和效率。
第四,建立考核機制。在培訓開始前,工作小組應安排導師和被指導者溝通,導師根據被指導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培訓計劃書。計劃書要詳細的列出培訓的實施階段、導師和被指導者在各階段要做的工作、各階段要實現的目標等。確定好計劃書后,工作小組要對計劃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和考核,當出現問題時,要及時地采取措施給予糾正。
就考核措施而言,有的研究人員在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導師制的一些具體考核辦法,如賈建峰等人在《企業導師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研究》一文中提出建立企業導師績效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通過對選取的考核指標賦值從而算出導師的綜合績效分數,類似這樣的方法也是值得企業在實際應用中去借鑒和使用的。
第五,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工作小組可以把導師的考核結果劃分為不及格、及格、良好、優秀等等級,制定各等級的處罰和獎勵措施,并且在培訓結束時及時實施考核和獎懲,以提高導師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以下是導師制實施的大致流程:
當然,在實際的工作中要做的事情肯定還有更多,這就需要管理者給予導師制培訓方式足夠的重視和信任,以保證這些措施能落到實處。管理人員還應結合企業培訓體系的其他制度和流程,合理應用導師制培訓方式,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它的作用,為企業高效地開發人力資源服務。
參考文獻
[1]賈建鋒,任蕊,李妹,李彥彬.企業導師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研究[J].研究與探索.2010(4)
[2]袁靜,莫璐遙.“職業導師制\"困境探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4)
[3]徐琳,劉況馳.企業實施“職業導師制”培訓模式的研究[J].企業管理.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