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貨膨脹是在紙幣流通條件下,由于貨幣供應量超過商品流量的客觀需求量,從而引起貨幣不斷貶值和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的經濟現象。本文對持續走高的物價以及由此帶來的通貨膨脹壓力進行分析,并嘗試給出治理對策。
【關鍵詞】通貨膨脹;CPI;物價上漲;原因;對策
近年來,連續上漲的CPI指數已經預示著我過通貨膨脹的壓力愈來愈大。而究竟為什么會產生如此嚴峻的通貨膨脹現象,通貨膨脹又對中國經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本文將以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從中國通貨膨脹產生的原因,影響以及政府應對策略三個方面來分析中國愈發嚴峻的“通貨膨脹”現象。
一、通貨膨脹的原因
首先,什么是通貨膨脹?從經濟周期理論的需求管理出發,通貨膨脹為實際產出超出潛在產出的缺口。所謂經濟周期,就是實際產出在潛在產出的標準上下波動的過程。而中國是一個半市場經濟,半社會主義經濟的復雜經濟體,整個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再加上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影響造成了中國經濟問題錯綜復雜的必然性。對于中國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也是眾說紛紜。而我認為,通貨膨脹主要是由以下幾點因素共同造成的。
1.貨幣的過量供給。弗里德曼說過,通貨膨脹無論何時何地都只是一種貨幣現象。造成貨幣過量供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中國政府連年實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而由AD-AS模型我們得知,在短期內貨幣擴張可以使利率下降、產出增加,但是在長期內,名義貨幣量的增加完全反映在價格水平的成比例增加上,而對產出沒有影響。(圖1)所以我們的經濟飛速發展了幾年后,不可避免的產生了通貨膨脹。
2.需求拉動通貨膨脹。我國目前的需求過度情況明顯可以從投資過多表現出來。在中央積極的財政政策指導下,中央和地方政府聚集了大量資金,對基礎設施建設進行大量投資,包括交通、能源、災區重建等;與此同時,這些資金帶動了大量民間投資,包括房地產在內的固定資產投資不斷增加,而由AD=C+I+G+NX可知,投資的大量增加勢必會導致總需求過度,整個方式呈現一個泡沫狀,物價上漲壓力巨大。
3.成本推動通貨膨脹。原材料價格上升推動整個物價上
漲。傳統上,拉動需求有三駕馬車——消費、投資、進出口。在我國呈現投資和出口占GDP比例逐年上升。投資和出口驅動型的增長模式,一方面加劇了國內能源、燃料等資源的緊缺,資源的稀缺性促使產品物價上漲,另一方面加大了國外大宗產品價格上漲對國內經濟的沖擊力,并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
4.人們對通貨膨脹預期的形成。近幾年,人民幣不斷升值,國際熱錢不斷涌入,消費者價格指數不斷上漲,這些都加大了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而根據理性預期理論,通貨膨脹預期最終會實現為通貨膨脹,即人們預期的通貨膨脹率會等于實際通貨膨脹率,這在一方面也促使了通貨膨脹的惡化。
二、通貨膨脹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1)通貨膨脹會導致商品的原材料價格上升,從而增 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和投資風險,影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另外,對從事國際貿易的企業,不利于其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加工貿易產品和勞動密集產品在我國出口產品中占據很大比重,其中絕大部分又是貼牌生產,導致這些產品在國際上只能低價銷售。當原材料價格上漲時,這些產品的提價空間更加有限,國內企業只能更多地依賴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和國家的優惠政策,而無法進行產業升級。(2)通貨膨脹會造成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隨著物價水平的不斷提高,民眾的實際購買力大大降低,從而導致了百姓生活水平的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又會采取一些價格管制的辦法來控制通貨膨脹的進一步惡化,這些限制措施卻降低了市場效率,削弱了經濟的活力。(3)最后,通貨膨脹不利于促進勞動者努力工作。工人會以物價上漲為由要求增加工資,若得不到滿足,將影響生產情緒,從而影響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三、政府應對通貨膨脹采取的措施
(1)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我國居民之所以對物價上漲反應敏感,根源在于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居民價格承受能力相對而言比較微弱。因此建議政府應該繼續改善民生,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積極處理好基本生活必需品漲價的負面影響,確保市場價格基本穩定。(2)除了采取貨幣政策抑制通貨膨脹以外,還可以通過匯率政策進行調控。根據國際金融學理論,匯率上漲會降低進口品的價格,從而有利于降低通脹。
參 考 文 獻
[1]余斌.中國式通貨膨脹-我國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因素、發展趨勢與對策研究[M].中國市場出版社,2011
[2]劉元春.中國通貨膨脹的成因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錢曄.貨幣銀行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