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是在市場競爭中取得成功的關鍵,而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高低是由多方面原因構成的,戰略規劃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績效管理是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基本工具。本文基于戰略目標的視角,采取理論推演、規范分析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國私營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
【關鍵詞】戰略;私營企業;績效管理
一、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
績效管理是基于企業戰略目標的管理活動,是對在企業績效的實現過程中所有因素的管理。一般來說績效管理的目的有三個:第一,戰略目的:績效管理體系將員工的工作活動與企業的戰略目標看做一個整體,在該體系下,企業整體的績效通過提高員工個人的績效來實現。第二,開發目的:企業可以通過績效管理的過程發現每位員工工作中存在的劣勢,以便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培訓,目的是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完成工作。第三,管理目的:企業的績效管理信息會在管理活動中的多項決策都使用到。績效管理的管理目的在于評價考核員工的績效,根據績效給予相應的獎懲。
二、我國私營企業績效管理現狀
第一,在我國私營企業,有很多高層領導素質不高,會造成績效管理計劃的短期盲目性。第二,是關于中層管理人員,素質不高的現象也普遍存在,中層領導的素質則影響著績效管理計劃的實施。在私營企業,績效管理的員工績效的管理常常被忽視。在私營企業,特別是鄉鎮私營企業,員工的文化素質以及一些觀念普遍落后,因此就造成了企業整體的業務素質比較低,主要是因為員工來源。第三,企業內部管理工作較薄弱,高層領導沒有相應的管理意識,使得績效管理沒有發展空間。大多數私營企業缺乏合理的管理制度和綜合協調機制,科學民主的決策機制和缺乏系統規則,再加上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面對當今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難以適應,績效管理沒有嚴格的制度,這樣的情況下績效管理的評價和考核就難以實施。績效管理已經成為企業加強競爭優勢、獲取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措施。
三、建立我國私營企業戰略導向的績效管理體系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基于戰略導向的私營企業績效管理體系包括主要兩方面內容:一是圍繞私營企業戰略目標制定嚴格的績效管理制度;二是在上面建立規范制度的基礎上,針對私營企業的組織結構進行分工,建立績效管理指標體系。傳統的指標體系較多的傾向于財務指標,而戰略性的財務指標應該包括財務指標和非財務指標,非財務指標包括財務指標、客戶指標、內部流程指標和學習成長指標,這個指標的建立是建立引入了平衡計分卡的原理。通過這四個指標的建立將績效管理的財務指標體系與非財務指標體系,過程與結果的評價相互聯系,最終實現戰略目標。基于戰略目標的績效管理體系主要包括四個部分:(1)績效目標體系。績效目標體系必須從私營企業戰略目標開始分析,由高層管理者制定,分配到各個部門,再由各個部門落實到各個崗位,在私營企業整體建立起基于戰略的績效目標體系。(2)績效管理過程。績效管理過程,包括績效計劃、績效執行、評價反饋、結果應用在內的四個環節。這個過程主要是針對私營營企業中層管理者,可以解決在私營企業中層管理者如何對待企業戰略目標的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績效目標由高層管理者轉移到中層管理者和每個員工身上,實現了績效管理與日常工作結合,企業戰略目標真正得以落實。(3)績效管理制度設計。基于戰略的績效管理體系要得以落實,需建立統一、完備的制度。通過績效管理制度,引導和約束高層、中層管理者以及員工的行為,使對員工的評價考核有理有據,確保私營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4)績效組織責任體系。有了目標體系體系、管理過程制度體系,明確了相關人員的責任,還要建立一個組織保障體系,確保績效管理體系落實到每個員工身上。(5)績效獎罰。考核結束后要實行績效獎罰,按照績效管理制度執行考核結果。
私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不可或缺的地位,研究私營企業績效管理問題具有深遠意義。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我國私營企業績效管理的現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針對我國私營企業績效管理的可行性建議,對我國的一些私營企業解決績效管理問題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 考 文 獻
[1]王玲玲.MS集團公司績效管理體系改進研究[D].蘭州大學.
2012
[2]陳華虎.佰金翰集團公司績效管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6
[3]吳國燦.基于戰略的業務單元績效評價研究——多重績效指標應用的視角[D].西南財經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