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結合實證研究對我國第三產業和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研究中發現第三產業對于經濟增長有著一定促進作用,但經濟的增長對于第三產業沒有影響,因此我國應該進一步加強第三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產業結構;經濟增長;協整檢驗;單位根檢驗;格蘭杰檢驗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呈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3645.2億元增長至2010年的403260元。經濟增長速度一直處在世界前列,中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階段經濟的高速增長,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演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經濟增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一、簡要文獻回顧
法國重農學派代表人物魁奈從結構方面研究國民經濟生活,后來李斯特、瓦爾拉斯、馬歇爾等人也從不同角度對結構問題作了探索。魯賓遜、錢納里、費德等在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的基礎上加入了結構變量來研究經濟增長,以統計分析來說明結構變量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帕西內蒂是對經濟增長理論持激烈批評態度的代表人物。伯格和布魯斯·赫里克曾的研究表明,在較發達經濟結構的投入產出模型中,結構效益在經濟增長中起著重要作用,成為現代經濟增長的基本支撐點。喬根森對美國經濟增長的根源及所進行的國際比較也揭示了結構變動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國內許多學者對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也有深入研究。郭克莎通過第三產業產出結構、就業結構以及投資結構變動的國際比較,分析了其發展變動的一般趨勢及我國第三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差別和問題,認為第三產業的發展對于該產業比重的提升、就業的增加、勞動生產率的平穩增長、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結構優化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劉偉、李紹榮對中國經濟的實證分析發現,過去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是通過第三產業拉動的。
二、數據來源與說明
本文研究的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第三產業與經濟增長的相互關系。采用的是國民生產總值和第三產業增加值,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2011《中國統計年鑒》。為了降低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性,對這些數據進行了對數處理。樣本區間是1978年——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用Y表示,第三產業增加值用X表示,取對數后分別是lny和lnx。
三、模型檢驗與分析
(一)單位根檢驗
由于采用的是時間序列數據,需要進行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其中單位根檢驗采用的是ADF檢驗方法。在進行ADF檢驗前需要確定檢驗回歸模型的形式,采取序列的曲線圖來判斷。如下圖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序列lny和lnx都有隨時間增長的趨勢,且具有截距項,因此采取第三種模型進行檢驗。檢驗結果見下表
注:前兩列lny和lnx屬于水平序列,△lny和△lnx屬于一階差分序列,概率水平在此取的是常用的5%。從表中看出,水平序列的P值明顯大于0.05,水平序列都是不平穩的;而進行一階差分后,P值小于或接近于0.05,在此看出具有平穩性,都屬于一階單整序列。
(二)協整檢驗
1.協整檢驗。在前邊的單位根檢驗中,我們得到,各個序列都是一階單整序列。下面我們需要對變量間進行協整檢驗,來表明這些變量間存在的長期穩定關系,這也是做誤差修正模型的前提。在此,我們假設國內生產總值對數lny為因變量,lnx作為解釋變量,采用EG法進行分析。首先進行lny對lnx的回歸分析,估計的模型是lny=-2.66+1.15lnx+et。下一步進行回歸方差的平穩性檢驗,采用無截距項、無趨勢項的DF檢驗,估計結果如下圖。
如圖,在5%水平下,t檢驗統計量值為-2.816097小于相應臨界值,且p值為0.0064明顯小于0.05,從而表明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進而表明國民生產總值與第三產業增加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2.誤差修正模型。國民生產總值與第三產業增加值之間存在協整關系,表明兩者之間有長期均衡關系。但從短期來看,可能會出現失衡,為了增強模型的精度,我們建立誤差修正模型,其結構如下:△lny=α+β△lnx+γet-1+εt。運用eviews對模型進行估計,最終得到估計結果如下:
△lny=0.026+0.95△lnx-0.226et-1;
T=(1.366) (7.915) (2.177)
R2=0.724 DW=1.18
誤差修正項本身表明了第三產業與國民生產總值之間精確的長期均衡關系。誤差修正項的系數反映了三大產業對經濟增長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其系數符號為負,表明誤差修正項符合反向修正機制。從模型中看出,第三產業增加值對國民生產總值有一定的正效應。
(三)格蘭杰檢驗
通過前邊的分析我們意識到第三產業對國民經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有必要進一步進行格蘭杰檢驗來明確兩者的關系。檢驗結果如下圖:
從結果中可以看出,只有在10%水平下,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加構成國民經濟增長的格蘭杰因果關系,說明第三產業對經濟增長起到一定促進作用;但國民經濟增長不構成第三產業的格蘭杰因果關系,也就是說我國的經濟增長沒有對第三產業的增長起到帶動作用。
綜上所述,我國需要進一步大力發展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結構升級。大力發展旅游、文化等市場潛力大的產業,同時大力發展附加值高的金融業,現代物流業,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從而帶動服務業的整體發展。政府應該為此提供良好的經濟運行環境,在政策上提供應有的支持,進一步進行金融體制改革,放寬民間資本的限制,使這筆資金很好的注入服務行業,從而解決第三產業的融資問題。
參 考 文 獻
[1]蘇東水.產業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96
[2]高松青.安徽省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的實證分析[J].北方經貿.2007(4)
[3]劉偉,李紹榮.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J].中國工業經濟.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