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產品低碳化轉型升級包括產品設計、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因此這種轉型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必須要針對這四個過程設計出不同的評價指標,并選取德爾菲法等方法進行評價。
【關鍵詞】低碳;產品轉型升級;環境影響評估
當前我國正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型,推動低碳經濟發展,這種宏觀政策落實到微觀之處就是要推動產品轉型升級,產品的低碳化,通過產品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轉型推動經濟轉型發展。值得探討的是,產品轉型升級會對環境帶來影響,個別產品轉型后對環境的影響很大,因而探討產品轉型升級環境影響評估具有重要的價值。
一、低碳視野下產品低碳化轉型對環境的影響分析
產品低碳化轉型,就是要推動產品設計、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低碳化轉型,努力使每一個階段都做到低碳環保。(1)產品設計低碳化轉型對環境的影響。雖然產品設計本身并不會產生多大的能耗,但其決定了產品生產消費等特征,因而會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首先,產品設計理念的低碳化,即設計人員要創新設計理念,通過將低碳、環保、節能等理念貫穿到設計當中降低產品對環境的影響。其次,產品選用材料的低碳化,在設計階段會對產品的原材料進行有效篩選,如果選用更為低碳的材料,則其對環境的影響可能更小。(2)生產階段低碳化轉型對環境的影響。首先,生產過程的低碳化轉型,即通過生產流程的優化、加強生產現場的管理等方式有效的推動生產過程的低碳化,相反,如果生產過程中生產流程安排不當,組織管理水平不高導致出現大量的返工、復工等問題,則必然會加大對環境的影響。其次,生產消耗排放的影響,即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廢渣、廢水、廢氣等,這些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再次,生產中邊角料的利用會對環境產生影響,如果通過合理的規劃能夠有效的將各種邊角料利用起來則有利于推動產品的低碳化,降低對環境的影響。(3)流通和消費階段低碳化轉型對環境的影響。首先,從流通階段來看,主要是要降低流通過程中的損耗,加強流通過程中的管理避免貯存、中轉等過程造成產品受損,從而降低產品總量對環境的影響。其次,從消費過程來看,要倡導低碳消費理念,鼓勵消費者以按需消費、避免浪費,多消費低碳產品等指導消費行為。
二、低碳視野下產品低碳化轉型對環境影響評估體系的構建
產品低碳化轉型環境影響評估,主要包括構建適合于低碳理念的評價指標體系,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實施評估,并推動評估結果的應用,以此相差一個完善的體系。(1)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產品低碳化轉型對環境影響的評估可以包括四個方面,即設計、生產、流通、消費,首先,從設計階段這個一級指標來看,主要包括設計理念、設計中所采用的材料、設計中所采用的工藝、設計本身的完善程度(用于衡量是否會因為設計缺陷導致產品缺陷)4個二級指標。其次,從生產階段來看,主要包括原材料利用率(可以用設計需要的原材料與實際使用的原材料之比來表示)、材料達標率(即采購的原材料是否符合設計標準)、固體廢棄物排放量、廢氣排放量、廢水排放量、生產廢品率、單位產值用水量、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等9個二級指標。再次,從流通過程來看,主要包括產品周轉率、運輸過程中產品損耗率、產品銷售終端布局合理程度等3個二級指標。最后,從產品消費來看,主要包括產品浪費量、產品消費后附屬物回收利用率等2個二級指標。(2)評估方法的選擇與實施。總體來看,目前用于環境影響評估的方法主要有四種。首先,核查表法,又稱為一覽表法、列表清單法,即通過將產品低碳化轉型可能會環境產生的影響的所有內容列成一張表格,然后分析可能產生影響的性質如重大影響、一般性的影響、輕微影響等,以此來展開評價,在實踐中可以用“+、-”表示正面影響、負面影響,用1、2、3等數字來表示影響的大小。其次,類比評價法,即通過與其他采取相同或者類似方法推動產品低碳化轉型的環境影響來進行評價,采用這種方法主要是基于某一類或者某一種技術已經在其他產品中應用成熟,從而環境影響指標可以更為方便快捷的獲取,從而可以提供借鑒。在實踐中可以先對擬類比的對象進行調查,然后根據評價指標逐一進行分析,獲取評價結果。再次,專家調查法,即通過組織產品所屬行業的專家對低碳化可能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進行評估,這其中又可以分為德爾菲法、頭腦風暴法等方法。在實踐當中,應用較多的一般是設計問卷調查、向專家發放問卷并對問卷進行分析,得出相應的結果。此外,還有模型分析法,包括通過實體、仿真等方式構建物理模型,通過抽象評價因素構建數學模型等方式來進行評價。隨著技術的發展,目前仿真模型已經得到極大的應用,而數學模型則需要較多的數據或者說樣本,更多的是事后的一種評價。(3)評估結果的應用。首先,分析評價結果,即要利用經濟學、社會學等理論,結合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探討這種產品低碳化轉型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甚至預測未來的影響。其次,撰寫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即要按照產品低碳化轉型的基本情況、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一般內容撰寫分析包括,提出化解低碳化轉型過程中可能對環境帶來不利影響的舉措。
三、低碳視野下產品低碳化轉型環境影響評估中的注意事項
(1)要全面系統調研分析產品低碳化轉型的環境影響。無論采取哪種方法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在評估之前都必須進行全面而系統的調研,收集評估資料,以提高評估結果的準確性。首先,要對產品低碳化轉型本身的數據資料進行調研分析,要從整個生命周期的視野出發,從總體的角度分析產品低碳化轉型的環境影響,而不是某一個環節甚至是重點環節的環境影響。其次,要加強對相關產品低碳化轉型資料的收集,這樣既可以提供比較分析,判斷產品低碳化轉型的基本成就,轉型是否具有領先優勢,又可以為評價本身提供參考,為確定評價標準提供數據支持。再次,要調研國家宏觀政策、行業政策以及相關的國家技術標準,分析產品低碳化轉型與國家標準甚至國際標準之間的差異,與西方發達國家之間的差異,從而為科學的評價其環境影響提供參考。(2)要根據產品低碳化轉型的具體情況完善評價體系。首先,要根據產品的特性調整評價指標,不同的行業對環境影響可能存在差異,如礦產品的開采與加工可能更需要關注廢棄物的處理,因為這些廢棄物具有一定的放射性,會對環境造成重大的影響,還需要關注其廢水的排放,廢水中的重金屬可能引起環境污染等事件,這就要求在評價過程中適當的調整評價考核指標。其次,要根據行業、國內有關領域的基本情況確定評價的標準,考核評價必須有一定的參考標準才能更為科學,而行業、國內國際的標準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可以作為參照的對象,這樣就擺脫了簡單的從產品自身的角度進行評價的模式。再次,要合理的設置各評價指標的權重,即要根據產品本身的情況、國內國外技術變化情況,適當的調整部分指標的權重,將一些已經具有普遍意義指標的權重適當壓縮,以提高評價的科學性。(3)要促進考核評價結果的應用。首先,要建立完善評價結果公開、公示制度,讓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公眾特別是相關領域內的專家了解評價結果,并對評價進行監督。要利用互聯網、微博、等渠道發布評價所采用的方法、原則和參考標準,評價結果,同時完善公眾監督渠道,建立專門的評價結果討論渠道。其次,要針對評價中發現的問題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評估報告必須針對可能造成不利影響的因素進行分析,提出弱化或者控制這一因素的對策建議,以為產品低碳化提供參考。
參 考 文 獻
[1]張本芳.產品低碳化轉型過程中環境影響評估探討[J].企業導報.2012(21):93
[2]熊光宇,董玉梅,宋振華,戚安邦,齊勇利.城市綜合開發項目的宏觀環境影響評估方法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2(7):72~77
[3]蘭柏超,卜令軍.投資項目環境影響評估問題研究[J].會計之友.2012(36):59~61
[4]張莉.有關環境影響評估及工業投資的研究[J].現代商業.20096(1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