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提出了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觀點。通過發揮職教學校自身的優勢與有效資源,與企業形成有效的互動形式,從而在取得企業支持與認可同時,培養出面向企業與社會的職業人才。同時,針對校企合作的發展,進行了總結,并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建議。
【關鍵詞】資源互動;校企合作
一、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必要性
職業教育理論的著名學者福斯特(Phlip J.Foster)對于各國的職教發展深具影響,他在《發展規劃中的職業學校謬誤》(The
Vocational School Fallacy in Development Planning)中,提出了一個主要觀點是:“職業教育必須以勞動力就業市場的需求為出發點”。校企合作模式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課題,而其中較突出的問題在于企業的目標難以實現。本來校企合作屬于經濟性的市場化行為,合作雙方都希望能獲得最大的效益。企業的目的除了希望提高企業職工素質,或者希望在技術革新中能獲取學校一定的支持與服務,而學校則希望能在合作中充分地鍛煉教師隊伍,同時完成培養適合企業要求的人才,從而達成互利與雙贏。但從實際看,企業的期望與利益較難實現。所以校企合作的課題集中表現為學校熱情較高,但企業較為冷漠的局勢,學校與企業雙方無法建立長期穩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機制。作為辦學主體的職教學校,通過發揮自身的優勢,主動尋求校企合作的切入點,同時堅持工學結合,校企互動的原則,是解決校企合作存在問題的主要途徑?!百Y源互動式”的合作方式,是通過深入挖掘學校資源,從市場分析入手,積極對企業進行提案,與企業共同策劃,共同組織企業活動。在推進雙方合作的同時,建立起供求一致、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校企雙贏的合作關系。在保證培養出高質量人材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效益,是校企合作的新模式。
二、“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的探討
(1)基本構想?!百Y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利用以教師及學生為主的資源,通過網絡等科學技術建立起相關的數據庫后,再針對數據庫采用相應的模糊數學分析等手段,從而取得針對個性化企業的數據信息,之后與企業一起整理策劃案,共同進行商業活動的資源互動式的合作方式。通過學校所提供的市場調研、分析提案及技術支持等活動,可以大大提高企業參與合作的積極性,將企業由被動合作變為主動合作。同時通過讓學生主動參與企業活動,可以促進學生的被動受教育變為主動參與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學習及工作能力,培養出企業期望型人才。
通過“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從基礎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專業實踐教育三個教育層面,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其基本流程是學校組織的資源與企業組織的資源相互連攜,從市場調研的最初階段入手,經歷數據整理、分析、策劃、直到最后的商業活動實施。這種合作模式更適合于以零售業為主的商業企業與相關職教學校的合作。(2)實施及管理方法。“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是可以貫穿學生的整個學業生涯,基本上可以把學生的職教生活分為三個階段有規劃,有組織地進行。第一階段:結合基礎理論學習的市場調研階段;第二階段:結合專業知識學習的提案策劃階段;第三階段:結合專業實踐活動的企業策劃及商業活動實施階段。一是市場調研階段,此階段一般在本科一、二年級,??埔荒昙?。在組織好基礎知識學習的同時,在此階段,需要對學生的整體學業進行規劃,在總的目標下,針對每一個階段設定分目標。同時市場調研的方法要充分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如建立不同對象的QQ群,利用各論壇進行信息收集。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再集中利用傳統的面對面直接獲得調研數據的方法,整理數據,形成市場數據庫。針對與我院專業對口的零售業,利用學校優勢的資源,主要對大、中、小學及幼兒園進行數據調查及收集。對同一消費群體,也會對不同的消費商品及消費習慣等進行分門別類地調查。目前我院已經部分形成了大連地區大學生的消費數據庫。二是提案策劃階段,此階段一般在本科三年級,專科二年級。對于市場調研階段所整理的數據,通過數學模擬的方法進行市場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消費群體的消費結構、集中區域、消費能力及消費習慣等,結合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在聽取企業市場營銷意見的前提下,進行市場營銷活動提案的制作。之后再通過企業的評審,取得企業的初步認可。三是企業策劃及商業活動實施階段,最后的階段一般在本科四年級,??迫昙墶T趯I銷環境進行充分的調查分析后,再根據企業可用的資源,比如相應的資金、人員、場地等制定出系統的、具有創新性的、可操作的企業策劃案,并把策劃案有效地實施下去,并形成最終的績效,是“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的目標之一。那么在企業策劃案的制作過程中,要反復進行研討,分析并且與企業達成共識,以便校企合作在保證人力、物力、財力的基礎上確保每一項任務的落實和有效地執行。并且把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各種經驗,教訓及總結都反饋到職教學校的資料庫及數據庫中,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有利的參考。(3)績效評估及考核。資源互動式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教學評價制度更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一是通過數據庫中所反映出來的已經量化的市場調研結果進行評估。這些定量的數據可以成為評價學生成績的重要指標,同時也可以透過數據的分析看清學生對知識掌握及運用的程度,從而及時發現問題和調整措施。二是通過提交給企業的提案及企業策劃案的質量進行評估。由企業提供評判標準和評判結果,而這些評判結果可以在最終結果中占有一定的百分比。從而讓評估的標準與結果更接近企業對于人才的實際要求。進而可以促進學生在校期間就努力去掌握企業人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三是通過商業實踐活動的績效來進行評估。商業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比較全面地檢驗了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實踐活動也可以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創造力、合作精神、解決問題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質,而這些恰恰是學生需要在學校加強培養的能力。
三、校企合作發展的總結與建議
(1)在分析企業個性化需求的基礎之上,高職院校要善于充分挖掘場地、技術、設備、人力等方面的資源優勢,在保證人才培養工作的前提下,積極開拓,放寬視野,在尋求企業支持及參與教學工作的同時,要能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技術支持及服務,只有實現利益“雙贏”的合作才是長久的、穩定的。(2)學校自身也要形成一定的技術優勢,而不僅僅是單純地向企業學習優秀經驗,校企合作在講合作的同時,首先是給予而不能是單方面的需求,建立基于互惠多贏的利益驅動機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校企合作發展的動力和維系校企合作良性運轉的紐帶。(3)要深化校企合作的著眼點,不但要尋求全面的校企合作,更要尋求深入的校企合作,尋求合理的合作點,使企業的被動應付變為主動積極,從而調動企業積極性,開展深層次的企業參與,使校企合作起到真正的意義,同時可以培養出全面的高素質人才。
參 考 文 獻
[1]屠志戀.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與實踐[J].管理方略研究.2012(10)
[2]程方啟等.高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淺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5)
[3]虞璐.構建高職校企合作長效機制[J].企業導報.2010(11)
[4]張科麗等.高職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理論基點與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