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人民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在改革開放前沒能改變貧窮和恐懼。改革開放讓中國人民擺脫了貧窮,卻沒能讓國民遠離恐懼和恐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應運而生?!叭齻€倡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次具體化為12個詞,使國人終于有了明確的核心價值參照系。接下來,有效踐行之,就是我們的艱巨任務了!
【關鍵詞】三個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
歷經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大業,繼而通過“三大改造”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古老的中華大地上開始真正興起了一種嶄新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正當人們還沉浸在這美好的憧憬之中時,先是蘇聯的大國沙文主義和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橫加干涉乃至暴力鎮壓讓中國人民的心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及至后來的“反右擴大化”、“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粉碎了中國人民心中的那份美麗,難道說我們無數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社會主義就是這樣模樣嗎?不僅貧窮,而且恐懼。中國再次面臨空前的社會危機,中國人民重新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源于中國共產黨內部的一場革新運動使社會主義中國重新煥發活力,通過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實事求是,勵精圖治,不僅在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社會主義遭受大挫折時保持了國家統一和政權穩定,而且成功抵擋住了1998年和2008年兩場世界性的金融危機,還戰勝了特大洪澇災害和非典疫情,也最終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走出了貧窮。人們滿以為富裕之后生活就會幸福,平等、民主、自由、公正這些本屬于社會主義制度里的東西就會成為人人得而樂享的果實??墒?,現實再一次無情地撕碎了人們的美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提出是為了對我國這個歷經兩千多年儒家文化價值觀念洗禮國度民眾思想的進行重塑再造,而儒家文化經過一兩千年的不斷豐富發展已臻完善深厚,早已溶入中華民族的靈魂深處,豈可是這幾句綱領性的話語便能完成中國國人思想重塑再造的?這就有了要不斷豐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內涵和內容之必需,以內涵詮釋其精神,以內容具體其行為。
自從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明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基本內容以來,大家在對這一體系內容進行總體闡釋的基礎上,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給予了深入地探討和研究。綜合起來看,“以人為本”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點這一觀點成為了共識,“共同富?!焙汀肮秸x”也基本上被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有內容。不過,有人把民主法治看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現途徑并把和諧共生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目標的觀點顯然有失簡單,應該說民主法治與和諧共生本身也應該看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之一。
在我國理論界孜孜不倦的研討中,結合中國當前實際發展狀況,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的報告中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薄俺珜Ц粡?、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薄叭齻€倡導”的內容雖說只有12個詞24個字,但卻簡明扼要地將近年來我國理論界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討成果綜合了起來,也說句“肉麻”的話,可謂是字字珠璣,因為非如此表達而不可盡其意。正如人民日報2012年11月11日慶祝黨的十八大特刊文章所說,十八大報告用24個字,分別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提出了反映現階段全國人民“最大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培育核心價值觀奠定了基礎。國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就這三句話,把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應有之形態、社會應有之形態、個人應有之形態躍然世界面前,有效踐行之,則國家富強、社會和諧、人民幸福?!叭齻€倡導”,可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化,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再像以前那樣長期停留在一種朦朧的向往中,我們國人終于有了明確的核心價值參照系。
最后不得不強調指出的是,“三個倡導”從“倡導”一詞就可以看出,其中所蘊含的美麗目前還只是未來,并不是現實,這暫時還只能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目標,我們還需要對其進一步具體化為大眾的語言和習慣,最后內化為人民的觀念和動力。而這一點,才是最關鍵的,也是最重要的,更是最難做到的!
參 考 文 獻
[1]新華網2006年10月18日發布《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2]石海兵.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內容的層次結構.倫理學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