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紹澤
騰沖縣婦幼保健院,云南保山 679100
皮瓣移植,也被稱為帶蒂移植皮膚術。在現代的專業醫學觀念當中,皮瓣即為皮膚以及皮下組織構成的組織塊,在人體一處皮膚受到創傷時,可以從另一處向創傷處進行移植,以此來治療創傷部位。通過近幾年來的深入研究,皮瓣移植術在世界范圍內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目前已經得到了廣泛臨床應用[1]。
選取接受皮瓣移植術的11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自受傷至進行手術的時間為0.5~5 h,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3例,年齡范圍在9~45歲之間,左側7例,右側6例。入院后,通過急診修復的患者為3例,選擇進行手術修復的患者為8例。病情方面,小腿部位受傷后軟組織缺損導致骨外露的患者10例、慢性骨髓炎的患者1例。損傷部位分別為脛骨上段4例,中下段7例。受損傷原因分為:摔傷2例,交通事故8例,受力撞擊1例。
1.2.1 術前準備 在對患者實施皮瓣移植術前,需要做好以下準備工作:①首先采用多普勒對于血管的情況進行探測,標記穿支的部位,并按照創面的范圍、位置為依據,用布質模具剪成與創面的大小相符的形狀,進行皮瓣初期設計;②對于兩條下肢的交叉位置進行反復的安排測試,使其既能滿足舒適自然的體位形成,還要保證蒂部的血運不會發生運轉障礙;③進行創面的藥物敏感以及細菌培養試驗,按照結果選用相應的抗生素,使創面情況得到穩定控制后開始實施手術;④護理人員要與主治醫師建立良好的溝通聯系,了解患者即將接受的手術方案,在入院后禁止在健康的下肢進行有創行為,以免造成健康下肢的血管或皮膚損傷;⑤在實施皮瓣移植術前兩周內,開始對患者的皮瓣供區進行按摩工作,適當地牽拉供區皮膚可以利于皮瓣的獲取以及創面的愈合;⑥術前3 d內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對患者的健康下肢進行溫鹽水浸泡以及按摩,利于肌肉放松與血液循環;⑦施術前1 h對供皮區以及健康下肢進行備皮,備皮時注意避免對皮膚造成損傷,影響皮瓣移植療效[2]。
1.2.2 體位適應及排便訓練 患者在進行皮瓣移植修復術前的臥床時間已達7 d左右,在一般的皮瓣移植修復術后,需要對患處進行強迫固定4~6周,因此在術前兩周就要將患者將下肢交叉纏繞,使患者提前適應體位習慣。另外,還要訓練患者在下肢固定的情況下進行床上的排便行為,這也是對即將對手術后帶來的行動不便做好準備,減輕術后的不適與心理影響,減少皮瓣移植后血管進行危變的現象。
1.2.3 施術方法 在治療小腿組織創傷方面,可供皮區域較多,采取供皮區的條件可按照創面的位置、情況、大小以及供皮區功能等,選用不同區域的皮瓣:①隱動脈皮瓣1例:這條動脈供應膝上10 cm、膝下20 cm、膝內側占據肢體周徑達1/3的皮膚,可提供的皮瓣面積達到了28 cm×8 cm;②腓腸肌皮瓣8例:在腓腸的肌內、外均有一條供給營養的動脈,可以使腓腸內、外分別形成兩個獨立的肌皮瓣。相比而言,內側的肌皮瓣更長,將近測的皮膚切斷,進而形成島狀的肌皮瓣,這樣做可以使肌皮瓣的轉移幅度加大。另外,腓腸肌皮瓣的優點是血運豐富,抵抗感染能力較強,對于感染創面的修復能力更好;③小腿處筋膜皮瓣2例:一般來說,小腿處可以采取的最大筋膜皮瓣面積約為20 cm×14 cm。進行皮瓣移植的手術要在深筋膜下進行,這一區域的皮瓣不會影響到主要血管,而采取小腿筋膜皮瓣的重點是要深切了解供皮區的動脈位置,以免造成大出血的情況。
1.2.4 術后護理 ①床位調節:因所有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因此術后除了要進行全麻術的常規安排外,還要將患者的下肢抬舉至30°左右,利于靜脈的回流。一般情況下采取用棉褥制作成30°角的坡度,利用棉褥的柔軟性增加患者的舒適感。皮瓣移植修復術后需要大約7~10 d的臥床期,因為患者的下肢進行了強迫固定,同時因為多個供皮區的存在,對于翻身、喝水、進食等情況都有很大的不便。為解決這種問題,也為避免長時間臥床引發的壓瘡,對患者提供氣墊床或海綿床,并對室內溫度進行調節,利用烤燈對患處進行照射,增加血液循環活性。②皮瓣血運觀察:皮瓣移植修復術是否成功的標準是唯一的,即皮瓣成活。在本次研究當中,均采用2塊組織皮瓣組合成為一個皮瓣對創面進行修復,發生血管方面的危險性較高。因此,護理人員要在術后的48 h內每30 min檢查一次皮瓣情況,48 h后按照皮瓣表現出來的血運情況1 h觀察一次,在實施手術5 d后改為2~4 h進行觀察一次,一般觀察期維持在7~10 d。對于皮瓣血運的觀察內容包括皮瓣的顏色、腫脹程度、血管反映、彈性以及溫度等因素來進行整體綜合性判斷。
1.2.5 并發癥的預防 ①壓瘡的預防:由于進行皮瓣移植修復術后需要臥床期達7周左右,受術部位以及供皮區等創面較多,再加上由于強迫性固定的原因,患者翻身不便,因此很容易造成壓瘡的形成。護理人員應該為患者提供氣墊床等通風狀況比較良好的材料在患者身下鋪置,另外對患者家屬進行患者翻身注意事項的指導,主動積極地為患者提供翻身活動,使患者雙手能夠充分起到支撐的作用,放松背部以及固定部位的肌體,并利用三角枕或手足圈等輔助用具減少患者局部身體受壓的情況。另外,利用棉褥或其他柔軟材料墊在患者足跟部位,并每日5~8次對患者進行足部按摩,加強血液循環。②下肢靜脈血栓的預防:同樣是因為患者需要較長的臥床期,下肢活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另外下肢受創嚴重,再加上部分患者有反復多次的手術進行皮瓣移植修復,這些原因都是可能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的因素。手術后一方面視患者情況訓練患者進行能力范圍內的床上訓練,并要求患者能夠盡量堅持運動質量以及運動時間;另外一方面要依靠家屬的幫助,對患者的肢體進行按摩與熱敷,一定要禁止在患者的小腿部位增墊任何物體,以免阻礙靜脈回流,形成靜脈血栓。必要時,可適量采用抗凝藥物配合預防。③術后腸麻痹的預防:手術期過長、麻醉藥物的注射、術后鎮痛泵的使用等,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使患者出現腸蠕動減弱的情況,進而形成術后腸麻痹。術后要對患者及時地進行腹部按摩,并在飲食方面嚴格控制,術后1~2 d后才可進食流質、易消化的事物,禁止食用水果、甜食以及豆類食品[3]。
11例接受皮瓣移植修復術的患者經過治療后,皮瓣成活率100%,施術區域愈合情況良好,無術后并發癥以及排斥情況的產生。術后對所有患者進行皮瓣處血運的觀察,除1例患者因意外碰撞導致血運異常外,所有患者皮瓣移植處血運完全暢通,并在術后的7周內全部出院,健康狀況良好,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11例患者皮瓣移植修復術治療結果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皮瓣移植修復術可以應對多個部位的創傷進行針對性治療,本組患者的損傷部位分別為脛骨上段4例,中下段7例,通過1例隱脈皮瓣、2例小腿處筋膜皮瓣以及8例腓腸皮瓣進行移植治療后,全部成活并治愈,且無術后并發癥以及排斥情況的發生。另外,在治療以及手術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不同條件患者的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手術方案,禁止千篇一律;二是將手術時間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盡量縮短手術時間;三是在臨近創傷區域采取皮瓣時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進行,要根據患者的受創面進行科學合理的皮瓣設計,避免對供皮區造成過大的損害;四是皮瓣面積應大于受創面積,縫合時避免張力;五是將皮瓣設計的外形盡量美觀大方,使患者更加容易接受;六是要在術前對患者的受傷肢體進行潰瘍判定,必要時還可以采取活體組織進行監測,避免癌變的情況發生;七是合理使用消腫藥物,使患者創面恢復速度加快。
[1] 張燕,彭芳莉.橋式交叉組合皮瓣移植修復小腿嚴重創傷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1,26(16):1489-1490.
[2] 潘勇.皮瓣移植修復小腿皮膚缺損骨外露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9):43-44.
[3] 劉向業,匡新建.應用交腿皮瓣移植修復小腿骨裸露創面[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2,18(6):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