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罕
長春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吉林長春 130000
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疾病之一,也是導致患者致死和致殘率不斷升高的疾病之一。據臨床資料統計,我國腦梗死發生率占全部腦卒中的70%~80%,而14.7%~31.6%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損害或后遺癥[1]。腦梗死的發生是由于腦血液供應障礙,腦動脈血流突然減少或停止引起該區因缺血、缺氧而造成腦組織壞死、軟化,從而出現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障礙。有學者認為[2],血液成分的改變、血管壁病變、血流動力異常、血管內皮損傷及自由基損傷等也是導致腦梗死發生的重要因素。為探討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治療方法,減少患者神經功能損害和后遺癥的發生,對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158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采用丹紅與血栓通聯合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收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1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觀察,均經頭顱CT或MRI確診,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診斷標準[3]。男186例,女124例,年齡37~85歲,平均(62.8±3.6)歲,發病時間2~63 h,平均(25.6±4.2)h;梗死部位:基底節區梗死224例,額葉梗死19例,頂枕葉梗死15例,顳葉梗死25例,腦干梗死8例,多發性腦梗死19例;其中伴語言障礙者92例,伴肌力障礙63例,0~Ⅰ級23例,Ⅱ級20例,Ⅲ級13例,Ⅳ級7例。內科合并癥:合并糖尿病44例,合并冠心病71例,合并高血壓103例。患者均排除腦出血和既往有腦卒中史而遺留神經功能缺損,排除肝腎功能損害。隨機將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152例,采用血栓通治療,研究組158例,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治療,兩組在年齡、性別、病程、神經功能評分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給予吸氧、降顱壓、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等常規治療。給予血栓通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國藥準字Z44020285)140 mg加入0.9%NaCl 250 mL中,1次/d,連用14 d;研究組在此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濟南步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30 mL加入0.9%NaCl 250 mL中,1次/d,連用14 d。觀察并記錄患者治療前后病情變化及血液流變學改變、神經功能缺損變化、不良反應等。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與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標準[4]進行判定: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無偏癱和失語等后遺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0%~100%為基本痊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輕,偏癱和失語癥狀顯著好轉或消失,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為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減輕,偏癱和失語癥狀減輕,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為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無改善,偏癱和失語癥狀無減輕甚至加重,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以下或缺損程度增加17%以上,為無效。
經統計,研究組基本痊愈51例,顯效62例,有效33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92.4%,對照組基本痊愈34例,顯效40例,有效39例,無效39例,總有效率74.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經統計,兩組治療前神經功能評分無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研究組神經功能評分為(13.4±3.5),對照組神經功能評分為(18.6±2.7),兩組比較,研究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水平下降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流變化比較
經統計,兩組治療前血液流變學變化無顯著差異性(P>0.01),治療后研究組全血黏度、血漿黏度、還原粘度等較對照組均有明顯下降(P<0.01)。見表1。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也是危害人們健康和生活質量的多發病。近年來,隨著環境、社會、生活習慣等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其發病率不斷呈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腦梗死發生后,細胞內鈣離子超載,興奮氨基酸增加,自由基生成增多,血管痙攣,從而造成神經細胞不同程度的損傷,凋亡[5]。特別是在急性發作時,腦細胞興奮性氨基酸大量增加,血栓素A2含量增加,使血漿及腦組織中自由基顯著增高,而自由基攻擊神經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使腦細胞局部缺血或壞死范圍不斷擴大,直接影響腦和肢體功能障礙,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腦動脈及側枝循環壞死范圍越大,導致患者嚴重后遺癥發生。因此,早期及時、有效的治療是控制病情發展,減少后遺癥發生的關鍵。
丹紅的主要成分是丹參和紅花,丹參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升高環磷酸腺苷(cAMP)濃度,興奮前列環素(PGI)合成酶活性的作用[6],從而有效擴張腦動脈,降低血液黏度,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減少因血管壁和血流動力引起的腦缺氧和壞死癥狀,縮小梗死灶周圍缺血半暗帶,在改善腦血液循環同時保護腦組織;紅花具有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有效提高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從而抑制血栓形成。另外,國內有學者報道[7],丹紅注射液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功能損傷,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并且能有效改善血液流變,降低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膽固醇和甘油三酯。血栓通具有抗神經細胞凋亡,降低血液粘度,抗氧自由基,增加腦血流、改善腦循環作用。經本組資料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在神經功能評分與血液流變學變化比較中較對照組均有顯著下降(P<0.01),總有效率達92.4%,與有關報道相近。
總之,丹紅注射液聯合血栓通可有效防止興奮性氨基酸對神經元的損傷,從而改善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改善腦循環,保護腦組織,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活質量,是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有效方法,具有滿意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1] 謝兆妹.丹紅聯合血栓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8):177.
[2] 李然.血栓通注射液與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醫臨床研究,2012(18):79-80.
[3] 黃銳.血栓通聯合丹紅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的臨床研究[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2(22):2862-2863.
[4] 劉建梅.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分析[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1):30-31.
[5] 張素芹,閆海躍.丹紅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0):230-231.
[6] 杜玲.丹紅注射液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2):227.
[7] 張永喜.丹紅注射液在急性腦梗死治療中的效果觀察及血流動力分析[J].當代醫學,2012(24):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