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娜 王志欣 方艷輝
【摘要】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汽車行業應加快實現物聯網,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從而降低運營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關鍵詞】條碼技術;RFID;物聯網;汽車;數據信息
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了條碼識別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2015年,到2015年,我國要在核心技術研發與產業化、關鍵標準研究與制定、產業鏈條建立與完善、重大應用示范與推廣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初步形成創新驅動、應用牽引、協同發展、安全可控的條碼識別物聯網發展格局。
在國家的政策引導和支持下,物聯網技術在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
一、條碼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一)條碼技術在汽車零部件管理過程中的應用
條碼技術是隨著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而誕生的,它是集編碼、印刷、識別、數據采集和處理于一身的新型技術。
(1)汽車零部件采購
在零部件采購過程中應用條碼技術,在采購訂單、送貨清單、物料卡標簽上打印顯示對應的采購訂單號、送貨清單號、物料卡編號等關鍵信息。
由于訂單的條碼化,大大提高了零部件物流配送的效率,減少了供應商等待時間。基本操作流程為:卸貨一托盤碼放一掃描槍掃描采購訂單條碼一檢索、顯示、確認信息一打印接收清單一核對清單與實物一條碼入庫。
(2)汽車零部件倉儲管理
汽車制造所需要的零件成千上萬,入庫管理使用條碼技術,采集終端記錄外包箱上的條碼信息,選擇對應客戶信息和倉庫及貨位信息,然后批量把數據傳輸到條碼管理系統中,系統會自動增加相應庫存信息,并記錄相應的產品名稱、描述、生產和采購日期。
出庫管理使用條碼技術,系統均與采集終端進行自動校對和傳人,實現自動化作業流程控制,極大限度的提高了出庫工作效率。
零部件盤點使用條碼技術,管理時系統會產生盤點單,可以根據倉庫規模的大小,選擇是全倉盤點還是分倉位盤點。不但可以準確的計算出理論庫存和實際庫存的差距,還可以精確定位到出現差錯產品的條碼,繼而可以有效追蹤到單品和相關責任單位。
(二)條碼技術在汽車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應用
配置在生產現場的在線檢測設備,通過動態工序的監控,既反映零部件生產中的波動狀況,又能預測工序、指導工序,特別是通過采取及時的調整措施,把質量隱患解決在未形成產品之前,企業質量控制層必須迅速地獲取第一手的信息,利用數據網絡把信息傳送至車間,質量控制中心,進行在線控制,通過對產品的監測實現對動態工序的質量管理。
可以利用條碼技術和其在線條碼識讀設備采集全車間各個工序管理點的狀態信息,進行質量在線實時跟蹤管理;車輛下線、交車、質檢部驗車、入庫收車等過程,均可采用條碼技術來完成。
條碼技術還可應用在車輛定位系統中,自動監控每量車的移動及跟蹤其當前停車位置。通過這一系統可加速車輛生產,縮短車輛定位時間,節約成本;條碼技術也可普及到配套的零部件廠家、以及汽車銷售和物流管理方面。
二、RFID技術在汽車行業的應用
(一)RFID技術的優點
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識別的目的,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具有很多優點,諸如數據存儲量大、可讀寫、非接觸、識別距離遠、識別速度快、保密性好、穿透性強、壽命長、環境適應性好以及能同時識別多標簽等等,并且可工作于各種惡劣環境。
(二)RFID技術在汽車整車裝配環節的應用——以Ford汽車公司墨西哥工廠為例
Ford汽車公司墨西哥工廠2002年開始采用RFID技術,首先在組裝車輛的托架下面安裝可回收、可無限重復使用的RFID標簽,然后為每臺組裝車輛編制相應序號,并用讀寫器將此序號寫入RFID標簽中,標簽隨著裝配輸送帶一同前行。其次,將讀寫器安裝在生產線地板下面的防爆尼龍盒中,根據需要分別在車體焊接部門、噴漆部門、組裝部門放置適量的讀寫器。當承載組裝車輛的托架通過讀寫器時,讀寫器就可自動獲取標簽中的數據并經網絡傳送到中央電腦作業系統中,該系統對這些實時數據進行一系列分析,使工作人員及時了解物料配送、制造成本等多方面的現場運作情況。對異常情況,該系統還可立即通過分析提出相應解決方案,這就有效避免了由人工處理易產生錯誤的弊端。RFID標簽代替了條形碼或紙制識別卡,使工廠基本實現了無紙化操作;工作人員更新整車裝配進度、確認每一工序基本步驟是否正確完成以及落實物料供應情況更加高效;RFID標簽的重復使用還可節省大量成本。
三、汽車車聯網
車聯網是指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車與傳感設備等交互,對車輛進行有效的引導、監管,并提供多媒體與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服務。從客戶買車、維修、停車、養護到賣車或報廢,車聯網可以幫助4s店將服務延伸到汽車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之中。“車聯網”這一新興概念,正在國內悄然興起,據預測,未來10年,國內車聯網行業會迎來高速增長期,汽車后市場將邁向車聯網時代。
四、結論
在汽車的零部件管理、汽車制造、汽車物流管理、汽車營銷等環節,物聯網技術開發應用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汽車行業應加快實現物聯網,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導下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