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霞
摘 要:隨著阿里巴巴、淘寶、當當等電子商務企業成功案例的不斷出現,各種企業的運作模式也從傳統的小而全的“縱向一體化”模式向著集成化的一體化模式轉變。而隨著信息化的不斷推進,電子商務對物流供應鏈信息化程度的影響也越來越廣。本文從兩者之間的關系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手段。
關鍵詞:電子商務;供應鏈管理;競爭
一、電子商務與供應鏈管理的概述
電子商務是20世紀信息化和網絡化的產物,由于其自身的特點很快引起了人們的注意。電子商務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的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的進行各種貿易活動,實現消費者在網上的購物、商戶之間在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的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
電子商務的概念,包括了以下要點:(1)電子商務是實施整個貿易活動的電子化;(2)電子商務是一組電子工具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3)電子商務是電子化的購物市場;(4)電子商務是從售前到售后支持的各個環節實現電子化、自動化。電子商務主要有B2B、B2C、C2C、B2M等幾類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的增值過程和供應鏈過程類似,都是一個從生產到最終用戶的價值鏈上的價值增值過程,同時,電子商務是在一個更新、更快、更有效的網絡平臺上構建的供應鏈。因此,以農產品和蔬菜為例,實現它們電子商務的價值增值過程實際就是一個農產品、蔬菜供應鏈集成化的管理過程,也是保證供應鏈上每兩個農產品、蔬菜節點企業之間建立長期雙贏的合作關系過程。
二、傳統環境下企業運作模式
傳統環境下供應鏈是指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整個過程中各個環節所組成的鏈型結構與方式,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消費者活動全過程上、下游企業所構成的網絡,主要基于一個行業的供應鏈理念。傳統的供應鏈模式,信息化程度低,基礎設施落后和交易方式狹窄。當前,我國行業之間存在著產業延續、交叉明顯的問題,因此要求供應鏈的理念延伸到行業之間、產業之間、制造業之間、市場采購與分銷之間,進而組成完整的供應鏈體系。企業從原材料采購開始到將其進行加工,直到產品最終送到顧客手中為止這一過程,都被看做是一個環環相扣的鏈條,而其中的主要活動被視為鏈條上的節點。
(一)縱向思維方式同橫向思維方式的沖突
長期以來,“縱向一體化”思想使得我國企業一貫采取的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經營方式,許多傳統制造業擁有鑄造、加工、裝配、運輸、銷售等一整套龐大的生產加工體系,增加了企業投資和管理的負擔,但是產品開發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卻非常弱,無法快速響應用戶的需求。而供應鏈管理要求企業“橫向一體化”思想,只抓好最具有競爭力的資源,樹立競爭優勢。
(二)信息技術的之后阻礙了供應鏈強大的信息需求供給
在我國,大多數單個企業的信息系統尚未完善,應用EDI技術的企業仍然非常少。供應鏈模式下,通過信息系統供應鏈各成員企業之間進行數據的傳輸和共享,使企業能快速獲得所需的各種信息,提高供應鏈企業的運行狀況的跟蹤能力,使經營者從整體上提高供應鏈的競爭能力,對信息獲取和流動的要求遠高于單個企業。因此,傳統企業信息系統阻礙了供應鏈上的信息數據的傳遞。
(三)傳統企業封閉獨立的組織結構同集成化思想的沖突
傳統企業組織之間的界限十分分明。一般采用單獨操作,部門之間缺乏合作和溝通。而供應鏈管理的集成化思想要求把單個企業內部以及各成員企業看成一個整體功能過程,形成集成化的供應鏈管理體系。
三、電子商務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主要技術手段
在供應鏈成員企業之間傳輸數據主要有手工、半自動化(如E-mail)/自動化(如EDI)三種方式。EDI是供應鏈管理的主要信息手段之一,特別是在國際貿易中有大量文件傳輸的條件下。它是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想過業務數據的交換工具,它有一致的標準以使交換成為可能。典型的數據交換是傳向供應商的訂單。
電子商務在供應鏈管理中應用的主要技術有一下幾種:
(一)EDI技術
在商業貿易活動中,每個貿易伙伴每天都要與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在其他商業組織進行通信、交換數據,每天都發生大量的紙張文獻,包括訂購單、發票、產品目錄和銷售報告等。紙張文獻是商業貿易中至關重要的信息流,信息流一旦中斷,供應鏈將不暢通,從而導致重大的經濟損失。EDI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現有的計算機及通訊網絡資源,提高貿易伙伴間通信的效益,降低成本。EDI是在供應鏈中鏈接節點企業的商業應用系統中的媒介。在供應鏈環境中不確知的是最終消費者的需求,必須對最終消費者的需求作出很好的預測,供應鏈中的需求大都來源于這種需求的預測。雖然預測的方法有上百種,但通過EDI預測,可以最有效的減少供應鏈系統的冗余性,這種冗余性可能導致時間的浪費和成本的增加。通過利用EDI預測信息,用戶和供應商可以一起努力縮短訂單周期(循環時間)。EDI技術的應用使供應鏈變得更加集成化,使鏈中的“三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變得更加暢通,及時。
(二)財務技術
1、EFT(Electronic Funds Transfer )財務EC廣泛應用于業務和他們的財務機構之間,用戶可以通過匯款通知系統結賬,而不是通過支票。匯款通知數據包發票號、銀行賬號、價格折扣和付款額,用戶的財務機構將EFT系統將匯款通知信息傳遞給供應商的財務機構,供應商的財務機構將付款確認信息傳送給供應商,并收款結賬。付款存入供應商的賬號,同時從用戶的財務機構扣除此款。供應商則根據付款信息更改應收賬款、現金流量表等數據。財務機構會通過EDI- Lockboxs講付款信息傳送給用戶和供應商。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供應鏈成員企業的運作模式
電子商務的出現改變了傳統企業的運作模式和經營理念,基于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系統,是當代最先進的IT技術和管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核心是由客戶化需求—集成化計劃—業務重組流程—面向對象過程控制組成第一個控制回路(作業回路);由顧客化策略—信息共享—調整適應性—創造性團隊組成第二個回路(策略回路);在作業回路的每個作業形成各自相應的作業性能評價與提高回路(性能評價回路)。供應商管理正式圍繞這三個回路展開,形成相互協調的一個整體。
運用電子商務客源有效的鏈接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和用戶之間在供應鏈中的關系,改善部門之間的聯系,加強用戶“PULL”機制,是有效信息通過因特網以更低的成本加入到供應鏈聯盟中。例如,在農產品領域,南昌市需要的羊肉串就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網上訂貨,從內蒙古郵寄過來,大大提高了農產品供應鏈的運作效率。電子商務環境下,供應鏈企業可以更大程度的利用虛擬市場環境,發布電子廣告,實現網上訂購,實現POS機管理、職能目錄、安全付款等;完成電子訂單及子用戶支持服務系統。
參考文獻
[1]王愛晶.供應鏈管理. [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張成海.供應鏈管理技術與方法.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3]施先亮.供應鏈管理概論. [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