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義
(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阿爾泰語系復數附加成分的語序類型研究
陳新義
(沈陽師范大學 文學院,遼寧沈陽 110034)
阿爾泰語系的名詞都有單數與復數的變化。各個語言的復數附加成分形式不同,都附加在名詞的后面。“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可以稱之為名詞復數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出現在句首、句中和句尾。
阿爾泰語系;語序;復數
格林伯格(1963)在他提出的45條語言共性中,涉及到數范疇的有10條,占22%。可見,數范疇在人類語言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各種語言,都離不開數的表達與制約。數范疇是名詞的內部范疇,因為它直接影響名詞的數量義的變化。阿爾泰語系的名詞都有單數與復數的變化。單數沒有附加成分,是零形態,而復數都有附加成分。各個語言的復數附加成分形式不同,但都附加在名詞的后面。“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可以稱之為名詞復數結構,這個結構可以出現在句首、句中、句尾。下面分別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①為了行文簡便,文中所有的民族語言都用簡稱:維吾爾語稱維,哈薩克語稱哈,柯爾克孜語稱柯,撒拉語稱撒,塔塔爾語稱塔,烏孜別克語稱烏,西部裕固語稱西裕,圖瓦語稱圖,蒙古語稱蒙,東鄉語稱東鄉,土族語稱土,達斡爾語稱達,保安語稱保,東部裕固語稱東裕,康家語稱康,滿語稱滿,錫伯語稱錫,鄂溫克語稱鄂溫克,鄂倫春語稱鄂倫春,朝鮮語稱朝。語言注釋中所用數字符號的意思是:CAV:并列副動詞;3GS:第三人稱領屬單數;3P:第三人稱復數;3G:第三人稱領屬;2P第二人稱復數。
“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居首是指名詞復數結構直接出現在句子的開頭。名詞復數結構在句首時,它可以單獨在句首,也可以在前面加修飾語。
名詞復數結構單獨出現在句首時,可以做句子的主語,也可以做句子的賓語。例如:



以上是名詞復數結構單獨做主語的情況。指人名詞、表動物的名詞都可以直接加復數附加成分做主語。當兩個名詞一起出現時,復數附加成分加在第二個名詞后面。復數附加成分還可以加在形容詞的后面,使形容詞具有名詞的復數意義和句法功能,如柯爾克孜語。下面是名詞復數結構在句首做賓語的例子:

名詞復數結構在句首做賓語時,名詞后面要出現兩個附加成分:復數和賓格附加成分,復數附加成分在前,賓格附加成分在后。這些例子中都沒有主語出現。
阿爾泰語系的復數附加成分可以加在指人的名詞后面,可以加在指動物的名詞后面,還可以加在指物的名詞后面,所以,阿爾泰語系名詞復數附加成分不區別生命度。光桿名詞加上名詞復數附加成分之后可以出現直接在句首,做句子的主語或賓語。作為內部形態,復數附加成分只引起其前面名詞數的意義的變化,而不會對后面的其他詞有什么影響。
跟漢語一樣,阿爾泰語系的指人名詞后面可以直接加上名詞復數附加成分,表示以這個人為代表的某些人。例如:


名詞復數結構出現在句首時,前面可以有指示詞、領屬詞、形容詞做修飾語。例如:


關于指示詞結構、領屬結構、“形容詞+名詞”結構以及復數附加成分加其他名詞附加成分的結構后面要專門討論,這里不做分析。在“修飾語+名詞+復數附加成分”結構中,復數附加成分首先和名詞組合,構成名詞復數結構,然后這個名詞復數結構再與前面的修飾語組合,構成名詞性結構。
阿爾泰語系的大部分語言中,名詞后面有復數附加成分時,前面不再加表示多數意義的修飾詞語,或者,當名詞前面有表示多數意義的修飾語時,名詞后面不再加復數附加成分。但鄂溫克語、鄂倫春語卻相反,名詞前面有表示多數意義的詞“baraan”(許多)時,名詞后面還要加復數附加成分。
有些語言中不可數名詞后面也可以加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如西部裕固語。
前面分析的都是名詞復數結構前面出現簡單的修飾語。名詞復數結構前面還可以出現復雜的修飾語。例如:

正在喝茶的客人都是我的朋友。
名詞前這些復雜的修飾語是關系從句。關于關系從句后面還有專門論述,這里不做分析。復數附加成分跟前面的修飾語沒有關系,只跟名詞有關系。另外,復數附加成分還可以出現在形動詞的后面。例如:

阿爾泰語系中,形動詞除了具有動詞的功能特點之外,還有名詞的某些功能特點,所以在形動詞附加成分后面可以直接加復數附加成分。這個例子也說明,阿爾泰語系動詞要變成名詞性成分,要分兩個過程:首先在動詞后面加上形動詞附加成分,然后在形動詞附加成分的后面加上復數附加成分。
“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可以在句中做賓語、補語或定語。在句中時名詞復數結構的前面一般不出現修飾語。例如:

語料中,這樣的例子不多,這也說明,名詞復數結構不常出現在句中。句中并列出現兩個名詞時,要在第二個名詞后面加上復數附加成分。這反過來也表明,阿爾泰語系的名詞復數附加成分可以管轄其前面并列出現的幾個名詞,使它們都具有復數意義,這種以一控多的情況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
名詞復數結構在有些語言中可以單獨做句尾,也可以和其他附加成分一起結尾。這種句子一般都是簡單句。例如:

阿爾泰語系中,這種情況非常少。在維吾爾語的例句中,復數附加成分同時與兩個成分有關系。這種關系如圖所示:

復數附加成分分別指向兩個名詞性成分,具有兩種功能:它與主語NP1(名詞1)聯系,因為NP1具有多數意義,所以這種聯系使NP2(名詞2)與NP1保持數的一致關系;它加在NP2的后面,使NP2具有復數意義。
在哈薩克語的例句中,主語是單數形式,復數附加成分加在數詞的后面,使這個數詞具有名詞的復數意義。這個附加成分是由數詞決定的,因為這個數詞在這里表示“四十歲的年齡”,這具有復數的意義,所以用復數附加成分與其對應。
阿爾泰語系名詞的數范疇的共同語序類型特點是:
(1)復數附加成分都在名詞的后面,而且大都是附加在詞根上,其后才允許出現其他附加成分。它的構式是:名詞詞根+復數+格+領屬范疇。就是說,如果名詞后面既有復數附加成分,又有格附加成分、領屬附加成分的話,靠左邊最先出現的是復數附加成分,其次才是格附加成分和領屬附加成分。這符合格林伯格的共性39:
共性39:如果表示數和格的語素一起出現,并且都前置或后置于名詞,那么表示數的成分總在名詞詞根和表示格的成分之間。
(2)阿爾泰語系各語言的數范疇都有單數和復數的區別,單數都是零形態,復數都有附加成分。復數附加成分都是后綴的形式。
(3)與印歐語不同的是,阿爾泰語系名詞數范疇與數量結構不同現。如果是數量結構+名詞,即使表多數義,名詞的后面也不出現復數附加成分,即“數量結構+名詞”與“名詞+復數附加成分”互補,前者表示確切的數量,后者表示不確切的數量。而且,復數附加成分并不是強制出現的成分,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根據語境已知名詞具有多數義,就不用加復數附加成分。因此,復數附加成分的地位不如格附加成分的地位突出。這跟它的語序位置和功能有關。因為它粘附在名詞詞根上,后面還可以出現其他附加成分,因此從認知的角度看,它前后都有其他成分,它處在中間,這樣它就不具有顯著性。另外,雖然復數附加成分與名詞的關系最近,與名詞形成一個意義整體,但它的功能僅限于表達名詞的數量義,就是說,只能向內擴展,不能向外延伸,即不能與其他成分構成語法關系。
(4)阿爾泰語系的名詞復數結構既可以在句首出現,也可以在句中出現,還可以在句尾出現。從現有語料來看,名詞復數結構出現在句首的語例最多,出現在句中的名詞復數結構次之,出現在句尾的名詞復數結構最少。這也反映了阿爾泰語系名詞復數結構的語序分布特點:
句首<句中<句尾
這是因為主語在句子的開頭,是句子最顯著的位置。帶有信息量大的成分應當處在顯著位置,這容易引起別人的注意。
[1]陳新義.蒙漢語名詞復數形式的比較分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1(5):79-82.
[2]清格爾泰.蒙古語語法[M].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145-146.
[3]《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編委會.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簡志叢書(修訂本)(第5、6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28-97,20-75.
[4]格林伯格.某些主要跟語序有關的語法普遍現象[J].陸丙甫,陸致極,譯.國外語言學,1984(2):45-60.
H5
A
1674-5450(2013)02-0161-04
2012-07-03
陳新義(1968-),男(蒙古族),遼寧朝陽人,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文學博士。
【責任編輯 楊抱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