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麗麗
摘 要:課堂教學是美的藝術,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追求美的過程。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創設和諧美,讓學生在和諧的、寬松的、美不勝收的課堂里遨游,感知知識的魅力,欣賞英語的美。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和諧美
英語課堂教學既是科學,也是美的藝術。成功的英語課堂教學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陶冶情操,更應該給人一種美的享受。教師通過教的藝術,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和濃厚的興趣中輕松地掌握教材中的英語單詞、句子和語法等知識,擴大思維空間,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記憶和運用。
一、和諧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體現
1.師生關系的和諧美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任何一個健康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現。因此,現代英語課堂教學應首先有師生平等的教學觀念,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平臺,將師生關系理解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間的較量和對權威、尊嚴的挑釁,讓師生在率真、坦誠、互尊的環境里一起學習,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2.教學內容的和諧美
教材不是我們的教學目的,教材只是我們實施教學的途徑。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和諧的教學內容不單單是知識的教學,更重要的是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因此,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結構和接受能力,體現出教學內容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學習感受,選擇合適的教材,或者對現有的教材進行必要的加工和重組。不以教師權威、學習文本壓制學生的思維,而是積極引導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思考問題,使學生敢想、敢說、敢質疑,充分體現尊重人、理解人、發展人、激勵人、提高人的教育原則,形成和諧的、人文的課堂環境。
3.教學方法的和諧美
在當前倡導“以學生為本”的理念下,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英語的本質功能是交際,在英語教學中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如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中構建現實生活的真實場境,形成英語交際的語言氛圍,把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去。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受,這樣不但對所學內容記憶深刻,而且能挖掘語言靈感,創造性地學習英語,提高英語交際能力。
4.教學過程的和諧美
愛因斯坦曾說過:“教學中無論是運用課文中美的東西去感染學生,還是教師用組織教學的藝術美作用于學生,都要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讓學生將學校規定的功課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教師在教學中要向學生展示的不僅是他的語言、板書、教態,更重要的是要展示他的思想和課堂教學的魅力。教師通過語言、動作、表情、色彩、聲音、圖像等手段,創造具體、形象、直觀的教學情境,使學生產生情感共鳴,認知活動得以優化。
那么,在實際教學中,作為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從哪些方面實現英語課堂教學的和諧美呢?
二、實現英語課堂教學和諧美的有效措施
1.做到教師與學生的和諧統一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系。教師是整個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是教學計劃的實施者,是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人物。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人格,并由此去影響學生。
2.做到教師與教材的和諧統一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和教材相互依存。教材是教師形成教學能力的工具,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主要依據。教師是學生與教材之間的橋梁與紐帶,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要媒介。要達到教師與教材的和諧統一,必須使教師所講的內容與教材內容和諧統一,教學方法與教材本身的特點和諧統一,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必須做到“入乎其內”,又“出乎其外”。
3.做到學生與教材的和諧統一
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與教材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開的。教材所提供的語言點、語法體系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來源,學生主要通過教材,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開發智力、陶冶情操的最終目的。因此,學生與教材的和諧統一是英語課堂教學的另一個重要的方面。
如何達到學生與教材的和諧統一呢?首先,必須要求學生熟悉教材,搞好課前預習。學生通過預學,初步熟悉課文,然后在課堂上與教師的分析相印證。其次,教師還必須在課上通過深入淺出的分析,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掌握教材。學生與教材的和諧統一,是隨著教師的分析、講解,隨著學生疑難問題的逐步解決而逐步實現的。
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和諧美能激發教學主體的創新激情、產生教學主體的幸福體驗、有利于教學主體的共同發展。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教學內容及和諧的教學形式,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來完成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教學效果達到最為理想的境界。
參考文獻:
[1]于月清.對和諧英語課堂模式特點的探討[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5.
[2]杭寶桐.中學英語教學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 浙江省浦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