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天姝
活動讓學習在表演中進行,在自我展示中前進,讓學生的每一節課都能得到掌聲,都會有人欣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不愛學習的學生動起來,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才是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最好途經。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素質教育、探究式教學已經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要教學模式。在整個課堂中教師不在是主體,而學生成為了課堂中真正的主人。然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興趣該如何激發呢?讓我們這些從事職業教育的教育者們感到迷茫。搞活動讓學習在表演中進步,在自我展示中前進,讓學生的每一節課都得到掌聲,都會有人欣賞,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不愛學習的學生動起來,由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才是掌握知識學習技能的最好途徑。
一、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現狀
隨著我國人民文化素質的提高,人們的思想意識也隨之發
展,讓孩子多讀書成為了現代家長的最大愿望。上普通高中考大學已經成為了人生的必經之路,即使孩子的成績不好,只要孩子愿意讀下去這樣的初中畢業生也都流入了普通高中。這就使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職業高中的辦學形式嚴峻。
1.招生成了大問題
由于職業學校招生生源緊缺,學生進入學校學習的門檻就會降低。從原來的高分數線到后來的低分數線再到現在的沒分數線,就是這樣一個過程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大大降低。現在的招生現狀就是只要是愿意繼續學習的適齡青年,都可以進入到職業教育的學校接受教育。這就決定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入校時整體素質較低,學習主動性差。
2.學生學習沒有興趣
到中等職業學校來就讀的學生主動想學習的少之又少,由于他們初中階段學習成績差,不再被老師關注,他們對學習早已經失去了興趣。所以針對這些沒有學習興趣的同學,仍然采用普通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如在中等職業學校有一種比較普遍的教學現象,就是動手實踐課好上,教學效果也不錯,而理論課只動腦不動手的課難上,教學效果也不好。面對這樣的學生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另辟蹊徑。改變課堂的教學方式,讓這些在初中階段沒有受到關注的學生得到關注,讓他們重新找回自我。
3.學生自律性差
這些學生在初中時是老師放棄升學的對象,家長對其要求也就隨之降低,他們的自律性也就逐漸減弱,使他們變得散漫,自我約束能力差。在某種程度上還產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這樣一來要想讓學生學得好就不需要做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利用教學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就會收到很明顯的效果。
二、抓住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里特征
“播種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種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薄靶膽B改變,命運就能隨之改變?!笨梢娨粋€人的心態決定這一個人的命運。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年齡都在14~19歲,這一時期的孩子心理發展頗具特色,看問題片面化和表面化,固執己見,好走極端。在自我意識上,自我評價不獨立,易受周圍人的影響。自我評價不穩定,對自己的評價在消極和積極之間轉化很快。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但不穩定,也不持久。自尊心強而敏感,最怕別人看低自己,最希望得到社會的承認和別人的鼓勵。我們要抓住他們的心里特征,給他們鼓勵,讓他們得到別人的鼓勵與贊賞。比如舉行一次展覽,進行一次比賽。這樣就可以通過活動的評估來鼓勵他們,讓他們對自己的積極評價占主導地位。生活的變化始于量變,多次變化的積累導致較大的變化即質變。隨著一次次活動的開展自信的爭強,從而改變他們對待學習的心態很思想,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
在我的班級里就有一名這樣的學生,她在初中是學習成績很差,而且給人的感覺總是覺得自己很美,這種行為在初中是經常被老師批評,說沒把心思用在學習上。而到了我們學校以后,學校開設了舞蹈這門課,她對舞蹈的感悟力很好,自我表現力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她在我們舉行的舞蹈演出中找到了自我。使她不僅在對舞蹈課產生興趣,對其他學科也是信心滿滿。
三、活動課的優勢
1.活動課的形式多樣化
活動課可以根據教學內容不同有多種形式存在。可以搞知識競賽、學習成果展示、學生展演等等。在活動課開展前教師要設計好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例如服裝設計這個專業,由于它專業特征動手性比較強,要求學生要多動手才能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那么就要在課堂中多開展一些比賽性的活動。這樣就讓同學為了比賽的勝利而用心去做。要是一堂普通話課,那就可以組織學生的演講比賽。在整個比賽過程中教師只要負責評比工作,其他的所用準備都由學生來完成,學生通過這樣一次活動完全可以達到教師預先設想的教學目標。
2.活動課可以激發與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對于小學生可以通過卡通片、彩色圖片、故事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就要以活動的形式來促使他們不得不去為參加活動而去思索,從而激發其求知欲?;顒拥脑O計者也可以是學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會更高。每次活動的內容都可以是學生剛剛學過的知識,這樣學生越容易獲得成功建立自信。當活動結束后學生會有滿足感,每搞一次活動學生就有所收獲,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對學生做出肯定評價就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以維持下去。
3.活動可以引發學生的競爭意思,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十六七歲的孩子進去取心是很強的,爭強好勝是他們的心理特征。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之所以學習不主動,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與好學生競爭的能力,而放棄了競爭的機會,而不是不想去競爭。在課堂中創立他們競爭的機會,設計容易達到的勝利的競爭目標,引發他們對競爭的興趣和信心。
4.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中等職業教育的最終方向有一少部分升學,大部分就業。成為一個社會人對他們來講十分重要,他們要在中職階段建立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活動的過程中既可以鍛煉學習技能同時智慧技能和動作技能也得到了完美的學習,他們的組織能力與合作能力也從中進行了訓練。
綜上所述,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課堂中活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應該貫穿于課堂的始終,用活動課來讓這些對學習失去興趣的同學重新愛上課堂,讓失去競爭意識和自信心的他們重新找回自我。讓他們所有能力在活動的過程得到增強,讓學生通過活動找到被關注的感覺,讓中等職業教育的課堂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撫順縣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