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懷起
高中物理學習是一個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認識的過程,如果盡快地與高考接軌。就可能出現主觀愿望很好,但效果不一定能達到,即“欲速則不達”的情況。
據有名的對比實驗證明,個別教學在成績和能力的提高方面比群體教學有明顯的效果。這使得在教學中考慮如何采用的班級授課制的群體教學達到個別教學的效果。如果用同一教學尺度要求學生那就會使一些問題對于知識基礎好、思維和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比較簡單,而對知識基礎薄弱、思維和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比較難。為了使層次不同的學生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在知識應用復習中采用分層教學,具體做法如下:
一、學生分類成組
教師把學生分成A、B、C三種類型。A型是基礎知識掌握牢固、智力水平較高且學習積極性高的、有較高的分析思維能力的學生。B型為這三項一般的學生。C型為這三項都較差的學生。然后,把這三類學生按1∶2∶1的比例劃分學習小組。以此來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據實際進行調整,使C類向B類轉化,B類向A類轉化,共同提高學習效率。
二、復習知識綜合分類,掌握目標程度分層
教師在復習時要明確考試說明、知識的命題思路、測試理念。在此基礎上重視基礎知識的系統化,重視理論聯系實際,然后通過一些專題把這些知識綜合整理,待考試檢測時可有序的提取,靈活地應用。
布魯姆強調,“有效的教學始于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么”這樣就促使教師在組織復習教學內容時必須課前作好“三備”(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使得這三類學生都有各自的任務可做,做到掌握目標程度分層。
三、按型上課,分類指導
課型分三類:知識系統復習綜合課、專題練習課、引導互助自學課。
1.知識系統復習綜合課
明確所復習知識的要點與學習要求,然后對重點、難點進行剖析。
例如:復習高中物理中的電磁感應的內容。
(1)列出知識結構圖譜:
(2)重點、難點知識反芻梳理剖析
(3)電磁感應現象
(4)感應電動勢大小
(5)感應電流(感應電動勢)的方向
2.專題練習課
注重能力和素質的考查,這是高考命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綜合能力考試,強調學科內部的綜合和跨學科的綜合,對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物理教學中,必須狠抓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并以此為前提,注意物理學科各部分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和滲透,通過對典型問題和情景的分析、引導,讓學生掌握處理綜合問題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知識應用復習課教學中,一般都是設置同樣的問題。這樣會影響不同程度的學生的目標達成度。所以,對他們不能用同一尺度要求,就在同一復習課堂中對這三種類型的學生設置三種類型的題目以不同的學習目標要求他們。讓A型的學生做類似高考題目提高綜合分析能力以高起點要求。讓B型的學生解決中檔題目。讓C型的學生解決基礎性題目。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做好“三備”,不能胡亂的選擇題目。
3.引導互助自學課
在復習中適當的組織一些練習,這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但并不是復習教學的目的。終極目的是教會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能力。為了便于學生系統的掌握知識,可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間互相幫助,把分散的知識整體化。
(1)教師的引導
教師必須從整體性考慮對學生引導,使學生做題不應就題論題,而應盡量將需要查漏補缺的內容進行組合,使知識一體化,教師還要在查漏補缺時不能只局限于某一題目的某一差錯,要區別因疏忽造成的差錯和因沒有理解或掌握方法引起的差錯,全面分析學生認知結構中存在的缺陷。此外,教師要主動發問,引導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掌握的薄弱之處,進一步完善知識結構。
(2)學生間的互相幫助
在同一學習小組中A類型學生足以能夠指導C類型的學生的學習。也可以幫助B類型學生提高學習成績。這樣使教師的精力主要放在A類型和B類型學生身上,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團結精神。
四、注意事項
復習課分層教學必須使不同類型的學生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達到全面掌握知識的復習效果。要做到這些,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教師必須有高深的知識、充分的備課內容;教師“導”的能力強,對三種類型的學生引導到位;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和意志培養。
(作者單位 山東省棗莊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