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芹
教師是課堂的指導者、參與者、組織者和幫助者。學生是課堂的參與者、主宰者、體驗者和受益者。在教育教學中,引入鮮活事例,創設活動情境,克服課本資源的滯后性,讓思品課堂激情飛揚。比如,斷臂鋼琴師劉偉,他是學生崇拜的偶像,他的故事震撼著學生的心靈。
故事簡介:斷臂鋼琴師劉偉——用雙腳綻放生命
劉偉10歲時,因高壓電痛失雙臂,但是他陽光開朗,學會了用腳做事。他堅強的意志感動了億萬國人,獲得“中國達人秀”冠軍。在維也納金色大廳,他以《梁祝》的動人旋律,贏得了持續了至少兩分鐘的掌聲。他“破繭成蝶”,飛向了更廣闊的世界舞臺。
情境運用:第一次運用: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強》的活動課,引用劉偉的故事,播放劉偉的演出視頻。
出示探究問題:劉偉的哪些品質感動了你?你怎樣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強?
學生小組探究后,紛紛展示自己的啟發:要自尊,充滿自信,發揚優點,克服缺點,做最好的自己。要做到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主處理生活和學習中的難題。不再依靠父母督促自己的學習;自己清掃房間,收拾自己的物品,還要幫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因為學習是自己的事情。要自強不息,在困難面前不低頭喪氣,想辦法克服困難,積極進取。敢于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第二次運用:戰勝挫折,做生活強者。
學習“挫而不折,積極進取”時,引用劉偉的故事。
綜觀劉偉的奮斗歷程,學生認識到:人生難免挫折;挫折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強者來說,挫折能夠磨煉意志,激發斗志,使人迸發出巨大的力量,走向成功。所以要直面挫折,戰勝挫折。
學生聯系自己實際有感而發。如:有的學生說:原來,遇到困難就抱怨家長,抱怨老師;現在,知道了,任何人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遇到困難、挫折很正常,困難和挫折并不可怕,想辦法克服就是了。有的學生說:以前,學習中遇到困難和挫折,就沒有了信心,甚至自暴自棄,有時,遇到難題了,不會也不請教,導致不會的內容越來越多,學習成績下滑,自信缺乏。現在,懂得了: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善于尋求他人幫助。
第三次運用:珍愛青春,讓青春無悔
上《為青春喝彩》活動課時,播放劉偉獲得“中國達人秀”冠軍的視頻:他坐到特制的琴凳上,優美的旋律從他腳下傳出,十個腳趾在琴鍵上靈活地跳躍著。觀眾陶醉在優美的旋律中,激動地站起來為他鼓掌喝彩。
學生被震撼了,感動了——被劉偉的事跡感動,被劉偉自強不息的意志感動。學生主持人即興談到“劉偉身殘志堅,用雙腳彈奏出完美人生,那四肢健全的我們,怎樣活出自己的精彩?”。
話題拋出,學生爭先恐后地發表觀點:
“青春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惜。”
“珍惜青春,就要珍惜時間。”
“珍惜青春,就要努力從點滴小事做起,聽好每一個課,做好每一次作業。”
劉偉故事的每一次運用,都激起學生情感的狂濤波瀾;每一次運用,學生都熱淚晶瑩飛揚;每一次運用,學生都有發自內心的感觸;每一次運用,學生都深深地自悟反省;每一次運用,都給學生注入前進的動力……
鮮活材料有助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使學生把握時代脈搏,樹立“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意識,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
鮮活事例,讓思品課堂激情飛揚。
(作者單位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文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