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興道 黃明麗 雷志雄 李秀蒲
腰硬聯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是剖宮產術中常用的兩種麻醉方法,腰硬聯合麻醉融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優點,麻醉起效快、阻滯效果好、麻醉時間長,且便于術后鎮痛[1]。我院自 2010年12月~2012年6月對 35 例肥胖產婦在剖宮產中進行腰硬聯合麻醉,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符合剖宮產手術指征、無妊娠合并癥的 70 例產婦,隨機分為CSEA組和EA組。CSEA組 35 例,年齡 21~37 歲,平均(24.5±5.1)歲;孕周 33~42 周,平均(35.3±2.6)周;身高 151~170 cm,體重 78~120 kg,體重指數(BMI)≥30 kg/m2;ASA分級I~Ⅱ級。EA組 35 例,年齡 20~39 歲,平均(25.1±5.4)歲;孕周 34~41 周,平均(35.8±1.5)周;身高 150~171 cm,體重 79~122 kg,體重指數(BMI)≥30 kg/m2;ASA分級I~Ⅱ級。
1.2 麻醉方法 CSEA組穿刺點為L2~3,使用B-D型聯合穿刺針,硬膜外腔穿刺成功,確定腦脊液回流后注入 0.5%布比卡因 1.5~2 mL,注藥時間為 10~15 s。注藥結束后拔出穿刺針,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約 4 cm。EA組穿刺點為L2~3,向頭側置入硬膜外導管 4 cm,硬膜外腔用藥為 2%利多卡因。控制兩組產婦麻醉平面在T7平面。若阻滯平面較低,麻醉效果不佳,則經硬膜外導管單次追加 2%利多卡因。為預防仰臥位低血綜合征的發生,麻醉后產婦均向左側傾斜 30°。麻醉后產婦若出現低血壓,則靜脈注射小劑量麻黃堿。
1.3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3.0 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麻醉效果比較 CSEA組麻醉起效時間顯著短于EA組,鎮痛效果為 0 分的例數顯著多于EA組、1 分的例數顯著少于EA組,肌松效果為 0 級顯著多于EA組、Ⅰ級的例數顯著少于E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麻醉后低血壓、麻黃堿使用次數、輔助用藥情況比較 CSEA組麻醉后低血壓、麻黃堿使用次數顯著多于EA組,但輔助用藥例數顯著少于EA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新生兒Apgar評分在 1 min及 5 min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產婦麻醉效果比較

表2 兩組麻醉后低血壓、麻黃堿使用次數、輔助用藥情況比較

表3 兩組產婦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3.1 肥胖產婦麻醉的特點 CSEA和EA是目前國內外剖宮產術中常用的兩種麻醉方法。但對于肥胖產婦,麻醉方式的選擇仍有一定爭議。肥胖會降低心肺儲備功能,而肥胖產婦在妊娠時使膈肌升高,增加了血容量,進一步降低了產婦的心肺儲備功能[2-3]。此外,肥胖患者在術中若因麻醉效果不佳而改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時,可能因困難氣道而導致插管困難,進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4]。所以,肥胖產婦行椎管內麻醉時,應保證良好的麻醉效果,避免更改麻醉方法。
3.2 肥胖產婦剖宮產中行腰硬聯合麻醉的效果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CSEA和EA這兩種麻醉方法均可用于肥胖產婦的剖宮產術中。但CSEA與EA相比,麻醉起效時間短,鎮痛和肌松效果確切,醫生和產婦均感覺舒適,且麻醉輔助用藥較少。CSEA麻醉后較多產婦出現低血壓,可通過維持呼吸平穩、控制麻醉平面、及時增加補液、使用麻黃堿等途徑得以緩解。CSEA組與EA相比,產婦不良反應、新生兒Apgar評分(1 min及 5 min)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CSEA對母嬰沒有不良影響。肥胖產婦由于脂肪肥厚,行椎管內麻醉時給穿刺帶來一定困難,醫生應選擇合適的穿刺針細心操作。
[1]趙兵,劉文東.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肥胖產婦剖宮產術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09,2(5):15-16.
[2]孔令杰,楊立華,張晨霞.100 例腰麻剖宮產的臨床觀察[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7,23(12):1019.
[3]鐘明強,王麗.腰硬聯合麻醉在肥胖產婦剖宮產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1,31(30):120.
[4]梅松春,廖永強,謝華杰.全麻用于子癇前期肥胖產婦剖宮產的臨床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21):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