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秀芳 姚博
女性卵巢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且致死率極高[1]。隨著醫學的發展,對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護理重點已逐漸向身心健康護理轉變。陜西省鎮安縣醫院對晚期卵巢癌患者進行了心理調查與分析,制定并實施了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明顯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陜西省鎮安縣醫院2007年3月~2 0 1 1年4月婦產科接受晚期卵巢癌患者6 0 例,年齡48~65 歲,平均年齡(62.2±0.4)歲,所有患者均無精神障礙,通過術后病例檢查均確診為原發性卵巢癌,其中Ⅲb期22 例,Ⅲc期28 例,Ⅳ期10 例。中專及中專以上文化水平患者35 例,初中文化水平18 例,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7 例,手術治療后均給予化療治療,化療5 個療程以上的42 例,5 個療程以下的18 例。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0 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病程、文化程度等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內科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1)消除心理障礙[2]:由責任護士以溫和的語言、親切的態度,配合握手或撫摸患者身體等肢體語言安慰并鼓勵患者,向患者講解卵巢癌的基本知識及有效治療方法等,告知患者卵巢癌的治愈率在逐漸上升,只要配合醫護人員治療,是會很快康復的,不是必死無疑的結果,并鼓勵治愈的卵巢癌患者做現身說教,與患者進行交流,給予患者鼓勵,提高患者的治愈信心,改善消沉的情緒。對焦慮嚴重的患者適當給予鎮靜劑,精神緊張的患者適當通過聽音樂、深呼吸,或適當做一下或聽一下感興趣的事情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2)化療心理護理[3]:化療的副作用比較明顯,多數都超過了患者的承受能力,在化療房間適當擺放色彩鮮艷的盆栽,光線柔和,溫濕度適宜,通風良好,室內無異味,在每次化療前都向患者講解化療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而且告知患者化療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在化療中不斷鼓勵患者,適當通過交談、看電視等轉移患者注意力,減輕患者的痛苦。(3)親情支持[4]:有目的的安排家人陪護,給予患者鼓勵與支持,并對患者加倍關愛,讓患者感受到自己在家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感受到家人對自己的重視與關愛,提高配合度與康復信心,并適當增加親友探視,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讓患者在愛的氛圍中接受治療。(4)康復心理護理:在康復期間適當安排患者看電視、聽音樂,參加集體娛樂活動,鼓勵患者結交更多的朋友,進行心理溝通,告知患者良好的心態是促進康復的良藥,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每日堅持鍛煉,養成定時作息的習慣,保持規律生活,
1.3 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的改變情況。采用生活質量評定表(EORTC QLQ-C 30)進行生活質量評估,包括5 個功能量表,分別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軀體功能。共100 分30 個題目,根據患者實際狀況填寫,得分越高,表示功能越好,反之,則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 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軀體功能及角色功能評分護理前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較護理前升高,護理前后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評分觀察組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對比(±s,分)
注:a表示與護理前比較,P<0.05,b表示觀察組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P<0.05
組別 社會功能 情緒功能 角色功能觀察組護理前 57.61±14.60 52.51±13.18 54.33±20.85護理后 66.02±12.83 ab 67.52±8.71 ab 67.92±13.83 ab對照組護理前 53.33±15.10 55.41±14.02 55.22±21.02護理后 57.45±18.03 a 58.32±9.85 a 59.22±9.86 a
卵巢癌是女性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致死率極高。由于病變的折磨以及治療帶來的痛苦,包括患者本身對癌的恐懼,使患者容易產生一系列消極的情緒,包括焦慮、緊張、失落甚至絕望,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心理護理是從患者面對疾病產生的一系列心理變化進行的心理安慰、心理支持以及配合相應措施改善不良的心理狀態,使患者從消極的狀態轉變為積極、健康的狀態,身心完全放松,正確面對疾病,提高治療配合度與積極性的一種護理方法[5]。
本研究組對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的心理護理,包括消除心理障礙、化療心理護理、親情支持、康復心理護理,完成了整體的心理護理過程。消除了患者對卵巢癌的恐懼以及絕望心理,提高了治療信心,在化療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措施緩解了治療帶來的痛苦,通過家屬與親友的關愛與支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積極性,感受到了愛的氛圍,改善了心情,在康復過程中保持良好心態與積極的生活態度,促進了身體機能的恢復,使患者保持正常的生活節奏,提高預后適應能力。結果顯示,通過心理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比較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表明心理護理能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生活質量,促進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加快康復進程,使人類對抗癌癥病魔的能力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1]陳旭鋒,鄭偉卵.巢癌腹腔鏡二次探查術3 例臨床分析[J].浙江醫學,2012,37(7):536-537.
[2]白麗紅.晚期惡性腫瘤患者的負性情緒分析及心理干預[J].腫瘤治療與預防,2010,23(3):246-248.
[3]司海霞.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患者負性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2011(12):148-149.
[4]文曉劍.綜合心理干預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1,6(8):247-249.
[5]彭惠芳.卵巢癌患者的心理狀況分析及心理支持[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20):2584-2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