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碧妍
“太悲傷的,我急于遺忘;
太幸福的,我卻已不忍回憶;
我只知道,這些照片是我的回憶寶盒;
當有一天,我可以看著照片微笑時,
我已經走出來,優雅而淡然。”
女孩攏了攏頭發,柔和而平靜,在攝影師和佇立的閃光燈對面位子坐下,開始講述,晶瑩的淚水,從青春的臉龐滑落……
臺灣攝影師徐圣淵在社交網絡尋找拍攝對象,通過與女孩們單獨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傾聽女孩們的秘密和故事。用相機記錄她們流淚的瞬間,記錄女孩們堅強外表下真實情感釋放的瞬間。已有超過200位女生在鏡頭前哭泣過。故事從2011年夏天開始,現在仍在繼續。
藝術作品仿佛是一面鏡子,透過它,遇見未知的自己。徐圣淵也坦白,在開朗的外表之下,自己其實是個悲觀的人,創作源于自身的欲望、恐懼和寂寞,特別是寂寞。通過走近她們,攝影師也靠近了自己。
影像記錄需要打破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感,讓被攝者感受到被理解、被信賴,在此基礎上而建立的溝通才更為真實、真切。這種“親密感”并非一個定值,因為攝影的發生,作者可以與女孩的內心突然拉近,所產生的效應或許一直延伸至之后的人生,或許只停留在拍照的那一刻,結束于離開房間后。這種奇妙的體驗,“又寂寞又美好”。
女孩們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日本、馬來西亞等地,雖然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身份、地位、經歷各異,但除了口音的差異,到底都是普通人,都有著同樣的情感經歷,親人的思念,失戀的痛苦……都會受傷、難過、流淚,沒有誰的眼淚不是咸的。
但請記住,再心痛的悲傷都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