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松



緬甸行政區劃一共下轄7個省區和7個邦。7個省的主要人口為緬族,7個邦的主要人口由當地的少數民族構成。在擁有135個民族的緬甸,中央政府與一些少數民族一直處于內戰狀態。1989年至2005年間,17支較大的少數民族武裝與政府達成停火協議。根據協議,停火期間少數民族組織實行有條件自治,在轄區內保留武裝,自主管理地區事務。
克欽獨立軍屬于占緬甸總人口7%的克欽族,是緬甸北部最有勢力的民族武裝之一,成立于1961年2月5日,當時大約有四五千人。1991年,它與政府軍簽訂停火條約以后逐漸穩定成長。克欽獨立軍的主要收入來自伐木、經營賭場、玉石買賣和對跨國界貿易收稅,同時在整個克欽邦和撣邦北部招募新兵。2009年,獨立軍應該有15000名到25000名“山兵”。
1991年,克欽獨立軍位在克欽邦和撣邦邊界的第四旅由獨立軍中分離而出,獨自和政府簽訂了和平協定。克欽獨立組織接下來面對了其他的內部分裂。2010年,緬甸實現了軍政府向民選政府轉型。緬甸政府根據新憲法加緊對少數民族武裝進行整編,導致雙方關系再次緊張。
緬甸政府軍與克欽邦獨立軍零星的交火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近日,戰火再次升級。2012年12月底至2013年1月初,上萬難民涌入中國云南境內,有3枚炮彈甚至越過了國界,擊毀了中國的一棟民居。
戰爭讓生靈涂炭。在緬甸克欽邦,連年戰爭使得當地人流離失所,淪落為難民。約有10萬克欽族人在戰火中四處逃亡,不少邊境災民選擇逃到中國。
中國政府在2011年6月后曾將大約2萬多克欽難民短暫安置在云南的20多個難民營內,隨著戰爭延續,難民管理難度也不斷增加,2012年9月中國政府將這2萬人遣返回國,他們最終由聯合國和克欽邦接收。
在緬甸境內的難民營里,49歲的德沛娜當抱著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的兒子德馬瑞努。德馬瑞努已經8歲,2歲摔傷后就一病不起。到難民營后,德馬瑞努由于長期營養不良,還沒來得及喝上NGO工作人員送來的奶粉,就在難民營死亡。
一戶人家的電視里,正播放昂山素季呼吁停止戰爭的節目。
一位奶奶陪著持玩具槍的孫子玩耍。在克欽邦,所有男子年滿13歲就被征召入伍,且終身不能退伍。每戶人家必須有一半子女參軍,獨立軍部隊還時常從村莊中強拉“壯丁”來填充部隊編制。
“山兵”不讓南扛著仿制的“八一”自動步槍,騎著摩托來到拉咱會場的難民營里,把孩子和妻子接回家小聚。第二天他又得重返前線。在克欽軍隊中,許多前線的士兵最終都難逃“炮灰”的命運。
性格溫和的景頗族民眾圍在一起看電視里的美國格斗節目。克欽邦沒有自己的電視臺,他們的新聞節目會插播到一個緬甸自由組織在瑞典辦的一個電視臺信號播出。
戒毒人員和山兵們在點著蠟燭做當天最后的禱告。
一位婦女打電話問家里的情況。電話是政府提供的公用電話,通訊都是用中國的信號,當地人買得起手機的非常少。
結束勞動的戒毒人員和山兵一同下山。由于財政困難,當地政府采取自食其力的方法開展戒毒。開展戒毒一年多來,中央省的拉咱戒毒所已先后有500多名戒毒人員。因沖突影響,克欽邦政府把非拉咱本地的200名戒毒人員放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