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剛過去的2012年對視頻網站來說是個跌宕起伏的年份。各類網絡服務中,在線視頻服務的用戶規模一舉達到4.9億,并且取代搜索服務成為用戶規模首位的網絡服務,這一年,在線視頻廣告整體收入到達60億元,各路廣告主蜂擁而至。
年初,還為版權爭得不可開交的優酷土豆兩家上市企業突然合并引爆視頻行業大震動,優酷、土豆輕而易舉地坐上視頻網站頭把交椅。在視頻內容方面,《甄嬛傳》、《中國好聲音》等大熱內容在視頻網站上的播出,極大地刺激了在線視頻行業用戶規模的增長。與此同時,視頻網站加大自制內容的推廣,開始向電視臺輸出節目,實現資源反哺。
一度高得離譜的版權價格也在版權購買聯盟的成立之下向理性回歸;更重要的是,以前千人一面、內容高度同質化的視頻網站開始有了自己的特別屬性。
2013,哪個視頻網站是你的菜?
網絡占領電視
目前,視頻行業的內容格局漸漸明朗化,各家企業存在差異化內容定位。其中,優酷土豆合并后,內容綜合性更強,類型題材分布最廣泛;騰訊大舉殺入,依靠強大的騰訊平臺,提供綜合內容,穩居行業第一陣營。愛奇藝通過百度的支持,繼續延續在長視頻方面的優勢;搜狐主打美劇,樂視網則建立起行業最全的影視劇庫,并成為第一家盈利的視頻企業。56網并入人人公司后,全面擁抱視頻社交化,并以UGC內容和娛樂十足的自制綜藝節目深受年輕用戶群體喜愛。
2013年年初,PPTV和PPS先后發布新年戰略,PPTV強調要對亞洲娛樂營銷和體育娛樂營銷兩大內容雙塔進行差異化運營,之前PPTV主要以體育類節目為主,大量足球、籃球等體育賽事的轉播抓住了青年男性群體。
而PPS則啟動了微電影的藝術形式和營銷手段,從自身資源入手,通過多檔自制節目和很多藝人建立合作,創新提出“微電影+MV+KTV”的模式,聯手音樂人推出自己的微電影和MV,以“接地氣”為主旨,將不同人群的心理與故事用微電影的形式推向觀眾。此外,時裝周、賀歲檔主題微電影將打明星牌,以“微”形式拍攝大制作。
可以說,除了在熱播影視劇上加大投入力度之外,各家視頻網站都在逐漸建立自己的特色,吸引特定的收視人群,因此自制內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2年各大視頻網站都在不遺余力地推廣自制內容。獨家版權、可定制廣告等諸多優點讓自制內容成為視頻網站新寵,尤其是版權內容高度同質化的今天,差異化自制內容的建設成為視頻網站推廣品牌的首選利器。
搜狐視頻推出《向上吧!少年》,通過與湖南衛視合作進行網臺聯動,反向輸出到傳統電視臺播出渠道。由土豆網獨立出品的偶像劇《愛啊哎呀,我愿意》分銷給了深圳衛視和安徽衛視,PPTV推出的《囧人的幸福生活》則登陸江蘇衛視,優酷的《曉說》更是被多家電視臺看重。
最有趣的還要算56網自制綜藝節目《微播江湖》居然遭遇電視臺的盜播。之前都是視頻網站大量盜播電視臺的節目,如今算是成功逆襲。事件發生之后,多家電視臺紛紛表達了合作意向,而《微播江湖》也投懷送抱,表示愿意將完整節目在2013年免費提供給上述電視臺播出。
可以預見,2013年將會有更多視頻網站的精彩自制節目實現對電視臺的反向輸出,由此減輕對版權方的倚賴,爭取更大的話語權。
爭奪掌上市場
移動互聯網是視頻網站不可忽視的重要戰場,諸多網站移動端的流量在2012年已經占據網站總流量的20%以上。優酷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稱,來自其移動終端的日視頻播放量(VV)率先突破1億。這意味著在新的一年,移動用戶將成為優酷極為重要的關注點。
在過去的2012年,視頻網站們在移動終端動作頻頻。
3月,樂視推出視頻分享的移動社交應用“大咔”,發展了包括“樂視影視”、“看音樂”、“大咔”、“移動web站”四大類移動視頻類產品,而且體育客戶端也將推出。緊隨其后的是搜狐視頻,它們成了手機視頻收費吃螃蟹的先行者。在升級的iPhone客戶端展開付費模式,強化SNS屬性。
6月,56網推出Android 3.0客戶端,滿足用戶視頻社交體驗,該客戶端還專門整合了拍客功能,支持“離線上傳”。7月,愛奇藝在iOS端正式啟動標準化廣告售賣模式。11月,愛奇藝推出Web App化視頻觀看站點m.iqiyi.com,采用html5技術實現高清流暢的客戶端式觀影體驗。
10月,PPS將其人氣UGC平臺“愛頻道”移植至移動端。11月,PPS移動端IOS“邊拍邊上傳”功能正式上線,開辟移動端原創視頻新階段。12月,優酷為移動端訪問提供自動適應播放頁。首先開放iPad平臺供用戶體驗,整體視覺更符合移動終端使用習慣。
雖然各大視頻網站使出渾身解數拼命擠占用戶手機桌面,但在過去的一年,視頻網站對于移動互聯網流量變現的探索仍然還處于初期階段,雖然像PPS、搜狐視頻等已經開始試水移動互聯網商業化,但用戶反響并不好。
不過,隨著4G網絡的建設,業界一致認為未來視頻行業的增長點將會集中在移動端。因為手機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用戶的碎片化時間,增加用戶規模及黏性。而在研發技術方面,采用html5等技術更加方便移動端廣告的植入,有利于移動視頻的商業化進程。
2013年,視頻網站如何開發移動互聯網將成為一大看點,在用戶體驗和流量變現中間尋找到一個平衡點,或將成為視頻網站的新課題。
爬上電視機
國家三網融合進程加快的最大受益者當數智能電視廠商,蓄謀已久的智能電視終于能夠掛牌上市。但糾結于廣電總局規定,須有內容牌照才能完成售賣。如此一來,作為內容提供方的視頻網站敏銳地嗅探到了商機。
2012年9月,視頻網站樂視網率先宣布進軍智能電視行業,正式披露“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組成的“樂視生態”及未來的戰略布局,并在12月底推出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樂視盒子C1。PPTV與微軟就在全球推出基于Windows Azure云平臺的PPTV電視云平臺達成戰略合作備忘錄。
愛奇藝、騰訊等也在積極謀劃進軍智能電視領域,2013年智能電視或將成為視頻網站的又一塊戰場。其實國外的谷歌與蘋果兩大巨頭早已在此領域布局,但是由于政策限制,一直未能進入中國市場。國內的視頻企業也囿于政策限制,只能選擇與7家集成播控平臺牌照商合作,顯得較為被動。
誰都知道隨著用戶生活品質的提高,對視頻觀看體驗的要求變得越來越為迫切,客廳大屏幕大沙發的觀影效果加上遠多于傳統電視的海量內容功能,讓視頻企業對于OTT TV業務充滿期待。但是從早先的盛大盒子一路早夭,再到不久前小米盒子高調推出繼而又被迅速叫停,種種現狀預示著這個市場或許不是那么簡單地就可以“恣意妄行”。
不過,中國人總是有許多變通的方法。本來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定,在國內銷售互聯網電視機頂盒需要有華數、百視通等牌照持有方的編碼,而市面上流行著大量沒有任何牌照的山寨機頂盒。
目前的山寨機頂盒,用網線或者Wifi連上網絡,便可以很流暢地觀看眾多視頻網站的高清視頻內容,還可以收看許多海外電視臺的電視直播,內容非常豐富。此外,電視棒也比較流行,類似于U盤的一種電視棒只要插在電視機的USB接口上,通過Wifi就可以用電視機上網,觀看豐富的視頻內容。目前互聯網電視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電視機直接上網,另外一種就是用互聯網電視機頂盒搭配傳統電視。相比之下,后者的成本更低,更新換代更快。
隨著多屏互動等新一代技術的日益成熟,未來手機、平板電腦上的互聯網視頻可以非常容易地無縫同步在電視機上播放,機頂盒也許只是一個過渡產品,最終將不得不面臨被淘汰的悲慘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