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鑫 張曉東 胡云峰
【摘 要】成本會計在舊中國只是初具雛形,在新中國才有巨大發展。企業成本會計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歸因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文章對此變化進行深入分析,并對成本會計如何順應國際國內市場環境及生產環境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成本會計;發展趨勢;研究對策
企業成本會計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本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會計電算化已經或者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建立內部網(In
ternet)情況下,實時報告便成為可能;二是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傳統上對成本控制并不關注的行業都對成本控制投入了巨大精力。因此,成本控制已變得不可或缺。成本會計的變化歸因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化以及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后者又起源于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外部環境的變化既要求企業的制造環境有別于以前,也對管理理論與方法進行再創新。
一、新制造環境對成本會計的沖擊影響
1.新制造環境充分利用了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具體表現為自動化和電腦化兩個特征,具體包括如下內容:(1)電腦輔助系統。包括:電腦輔助設計(CAD)、電腦輔助工程(CAE)及電腦輔助制造(CAM)系統。該系統不但提高了電腦的功能,并且為廠商提供了更為寬廣的發展空間,從而減少企業人工成本、壓縮時間并提高了工作效率。(2)制造資源規劃(MRP Ⅱ)。指制造業所采用的電腦管理信息系統。它的前身是目前流行的材料需求規劃(MRP I)。MRP Ⅱ有助于管理當局進行及時、有效的投資與生產經營決策。(3)彈性制造系統(FMS)。指使用機器人及電腦控制的材料處置系統,來結合獨立的電腦程式機器工具進行生產,它有利于產品制造程序的彈性化。使用FMS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從事多樣化產品的生產,滿足對產品多種軟件需求。(4)電腦整合制造系統(CIM)。指以電腦為核心,并結合FMS、CAD、CAE等所有新科技的系統,形成自動化的制造程序,實現工廠無人化管理。
2.傳統的成本會計技術與方法所帶來的問題。(1)成本管理手段落后,無法形成科學成本體系。(2)成本管理的現狀不利于企業轉換經營機制,不利于企業成為市場競爭主體,也不益于成本宏觀調控。因此,要求對成本管理的方法手段進行改革,并建立全新管理模式。
二、當今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
成本會計作為一種管理經濟的活動,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發展變化具體體現如下:(1)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升級,應用范圍加大擴寬。會計電算化的普及運用,已經或正在取代手工記賬,而且在企業內部網絡的大范圍覆蓋情況下,實時報告便成為可能。傳統上對成本控制并不重視的行業如:醫院、計算機生產廠商、政府機關等都對成本控制投入了相當的精力,成本控制已變得不可或缺。(2)成本管理思想不斷更新。企業的成本會計人員運用限制理論,從全局出發,全面分析企業生產經營的各環節以及企業發展的限制因素,找出企業的薄弱環節,并將有限的資源利用在該環節上,從而加強整個企業鏈,而不再是片面地強調降低成本。該支出所帶來的效益將大大超過一味強調降低的成本,從而符合“成本一效益”原則。(3)對作業成本法的推廣。針對傳統成本會計不適應新環境的局面,國外提出了作業成本法(即ABC法),目前在歐美等國的企業,尤其是在那些競爭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術企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作業成本法在西方之所以流行,是因為作業成本法可更精確地衡量產品的贏利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然而該方法存在不完善的一面,但它給企業成本管理帶來了新理念和方法,以核算為基礎的成本管理發展到以作業為基礎的成本管理是成本會計發展的最大趨勢。(4)成本會計的核算范圍不斷拓寬。為滿足全面質量管理對員工業績的計量與報告的需要,產生了質量會計。由于提高產品質量所產生的收益難以計量,因而質量會計的重點將放在質量成本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上,成本會計的核算也就延伸到了質量成本領域。一般認為質量成本包括:預防成本、檢驗成本、內部失敗成本、外部失敗成本和外部保證成本等。新經濟時代中,成本會計將提供更系統、更全面的質量成本信息,以滿足全面質量管理的需要。
三、完善成本會計的對策
面對現代企業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即作業成本法與作業基礎管理的興起,我國企業如何適應國內外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生產環境的變化,理應結合國情。應采取以下對策:(1)加強成本理論研究并應用于指導實踐。要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會計理論研究方法體系,理論研究者必須沖破傳統會計觀的束縛,解放思想、勇于開拓新的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應本著創新精神、務實態度和嚴謹作風,深入企業調查研究,同實際工作者緊密合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廣泛開展案例分析,從理論高度提煉成功經驗。在此基礎上,建立成本會計理論成果的考核、評價和激勵機制。(2)推進實現成本會計電算化轉型。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為現代成本會計的一種必然趨勢,為了推進會計電算化深入發展,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的腳步,將會計信息系統有機地融入企業整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電算化的應用,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3)全面推廣作業會計方法的應用。完善成本會計方法,就是要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保障從業人員有章可循。對于推廣成本會計,要求企業以及人員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各種成本會計的經驗,全面推廣成本會計的實施。與傳統的成本計算法相比,作業成本核算法為作業分析提供了可行的依據,有利于開展作業管理,即通過投入——產出的因果分析,揭示出作業的特性,并提供詳細的作業信息。(4)總結以人為本,推廣我國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方法。我國企業在長期實踐中,經過會計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如編制成本計劃階段的項目測算法,成本指標歸口分級管理,包括班組經濟核算在內的廠內經濟核算制,實際上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充分調動廣大企業員工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企業管理成本的重點從以內部生產為中心,延伸到對供產銷全過程的控制。(5)完善成本會計組織體系,提高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意識和素質。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需要,促進現代成本會計的科學發展,必須完善成本會計的體系,建立和完善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成本會計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提高全體員工成本意識和素質。
綜上所述,只要是順應我國企業生產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需求,凡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的會計方法,都應視為現代成本會計方法。為了發展和完善我國企業成本會計,我們必須結合國情企業的實踐需要,及時總結,認真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理論與方法,在現代企業生產實踐中應用和推廣,從而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成本會計理論研究體系。
參 考 文 獻
[1]宋志敏.新經濟形勢下企業成本會計的認知與發展策略研究[J].中國科技財富.2012(12):23~25
[2]馬健.企業成本發展趨勢及完善策略[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2(31):44~45
[3]宋小明.成本會計發展的九大歷史規律[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8(6):11~13
[4]唐剛.新經濟環境下我國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J].科技咨詢導報.2007(12):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