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桂麗
【摘 要】由于科學技術的變革和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企業為了立于不敗之地并不斷發展,迫切需要加強內部控制,改善經營管理。于是內部審計開始對從經營決策到經營結果和效果的全過程開展審計,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服務,為促進企業長期健康、穩定地發展服務。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管理;職能
現代內部審計是建立在兩項基本職能基礎上的:一是內部審計要識別企業所面對的戰略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這些風險包括關聯交易、合資以及合伙風險,企業重組、包括合并和購置風險,或現金流量變化的能力、信息系統風險以及聲譽風險等等。二是內部審計要評價管理部門為減少風險而設置的控制是否適當、有效,最終目的是幫助組織實現它的目標。結合實際,內部審計的職能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檢查經濟活動,監督責任履行
任何單位的經濟活動,都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來進行。內部審計的基本職能之一就是指以財經法規和本單位的規章制度以及各項計劃、預算等為依據,對被審計對象的財務收支和其他經濟活動進行檢查,以衡量和確定相關經濟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合理性、有效性,并通過檢查被審計對象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及是否存在違法亂紀、貪污浪費等現象督促企業維護財經法紀,落實和有效執行各項制度和計劃,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揭示和查處,促進組織加強管理,實現組織經營的良性循環。
二、鑒證相關信息,評價責任履行
該職能是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狀況、財務成果、會計工作以及企業經濟活動信息等加以鑒定、證明和評價。由于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企業管理中,下屬部門或單位往往報喜不報憂,夸大成績、掩飾缺點,內部審計部門就應該揭示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經濟效益的真實情況,評價組織的各種計劃、預算、決策、方案、報告及相關信息的可行性、合理性和真實性、可靠性,從某種程度上為領導正確決策提供經過鑒證的可靠的信息和依據。內部審計部門應該是領導最雪亮的眼睛和可靠的情報機構,要對領導關心的重要問題和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調研和評價,為組織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三、檢查內部控制,促進企業良性循環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對各種經濟活動、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及有效所進行的獨立評價系統,以確定既定的政策和程序是否貫徹,建立的標準是否遵循,資源的利用是否合理有效,以及單位的目標是否實現。從某種意義上講內部審計是對其他內部控制的再控制。它通過審計的檢查監督,針對內部控制和管理方式提出改進和建設性意見,以促進企業不斷地實現自我監控和自我約束,從而達到企業自我改善、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
四、識別風險因素,進行風險預警
內部審計應當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風險管理自我評估的協調人和總體策劃者,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必須建立高頻高效的審計平臺,設立多層次的內部審計網絡,建立起風險預警機制。一是從評價內部控制制度入手,在生產、采購、銷售、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等各個領域查找管理漏洞,識別并防范可控風險。二是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加強對各單位經營動態的實時跟蹤,加強與各單位的內部溝通,定期分析指標來鎖定疑點,洞察異常現象。三是內部審計機構和內部審計人員還應重點防范各類隱性風險,如企業擔保風險、融資風險、合作經營模式風險、市場風險等。通過這種風險預警機制,為組織發展識別風險,解剖問題產生的各種主客觀原因,尋求解決之道,并促進和幫助組織為防范和控制風險建立和運行有效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幫助實現組織目標。
五、利用工作優勢,提供咨詢服務。
內部審計人員在收集資料、認識并評價風險的過程中,對經營和改良時機產生了深刻見解,這些見解可能會對機構帶來諸多利益。這些有價值的信息可以以咨詢、建議、書面報告或通過其他產品的形式(如程序設計、提供培訓等)呈現出來。內部審計應該利用其工作具有綜合性和接觸面廣的獨特優勢,提供建議以及相關的客戶服務活動,以增加價值并提高機構的運作效率。內部審計的咨詢服務豐富了增值型內部審計的內容。咨詢服務通常是由保證服務直接產生的,但有時咨詢審計業務也可能衍生出保證服務。內部審計的服務功能主要是通過咨詢職能來實現。
總之,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治理系統,才能徹底解決舞弊、腐敗和管理不當的問題,在這一系統中,內部審計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隨著當代企業經營管理環境的變化、風險的增多、內部治理的加強以及組織機構的重整,內部審計工作應在改進風險管理和完善治理結構等方面發揮積極的審查、評價及促進作用,由此賦予了內部審計人員更重,更多的職責和使命。
參 考 文 獻
[1]陳錦烽,蘇淑美.內部審計新紀元[M].大連:大連出版社,2006
[2]羅伯特·莫勒爾.布林克現代內部審計學[M].北京:中國時代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