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娟,高 紅,顧海燕(海門市中醫院外科,江蘇 海門 226100)
圍手術期情志護理對乳癌根治術康復的影響
周彩娟,高 紅,顧海燕(海門市中醫院外科,江蘇 海門 226100)
目的:探討圍手術期對進行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實施情志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62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31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情志護理,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和抑郁狀態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實施情志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負面情緒,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圍手術期;情志護理;乳癌根治術
乳腺癌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目前手術治療是常用的根治方法,但是乳腺癌根治術會將患者的整個乳房、胸大肌、胸小肌、腋窩和鎖骨下淋巴結全部切除,因此患者的身心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患者不僅需要面對惡性腫瘤的侵襲,同時還要承受手術過程帶來的痛苦,因此患者會產生嚴重的不良負面心理壓力[1]。對進行乳腺癌根治術患者圍手術期實施情志護理干預取得了較好的護理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患者62例,分為觀察組與治療組,每組31例,所有患者均確診為乳腺癌并需要進行乳癌根治手術。觀察組年齡33~80歲,平均(58.21±4.65)歲。對照組年齡28~77歲,平均(55.69±4.34)歲。兩組患者年齡、疾病情況等一般資料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兩組患者均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治療。對照組:對患者實施乳腺癌手術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健康教育,做好手術后的傷口護理、疼痛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給予患者情志護理,具體包括:對于心虛膽怯的患者由于擔心手術失敗和預后差等心理變化,護士要采取勸解疏導,養心暢情志,護士要積極用鼓勵性語言關心患者,術中采取放音樂等方法消除患者不良刺激,讓患者保持樂觀的情緒,以喜勝悲;對于肝氣郁結的患者,針對其疑慮較多,煩躁易怒,護士要進行耐心細致解釋,爭取患者信任,術中注意語言溫和,保證患者情緒穩定,讓患者氣機條暢;對于心腎不交患者由于出現惶恐同時伴有憂慮過度,如夸大手術疼痛等情況,一般可出現心慌健忘、聞聲而驚等癥狀,因此護士要鼓勵患者,調養心腎,可采取暗示性言語反復對患者講解,振奮患者精神,促進患者康復。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使用SPSS 15.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參數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改善情況詳見表1。兩組護理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均有所改善,與護理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改善效果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改善情況(± s ,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自評量表評分及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改善情況(± s ,分)
組別 例數 焦慮自評量表評分 抑郁自評量表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1 54.65±5.36 42.16±4.23 59.53±7.73 46.23±5.16對照組 31 54.26±5.53 48.53±4.81 59.12±7.59 53.02±6.27
乳腺癌發病率近年來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發病的年齡也呈現年輕化,而且由于乳腺對于女性的重要性,因此對于實施乳癌根治手術后女性患者心理上出現應激反應,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手術的過程會對患者造成患者心理功能與社會功能的紊亂,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大多數患者由于對惡性腫瘤的不了解都認為乳腺癌屬于不治之癥,因此采取逃避、屈服與幻想等消極方式應對,而這些不良的負面心理情緒會讓患者出現不適,產生各種身心不良癥狀,容易產生對治療的抵觸,不利于患者的預后[2]。
情志護理是根據中醫學七情理論發展而來,根據怒、喜、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變化,當這些情志的變化超出人體生理調節后,會發展為致病原因,造成患者氣機的紊亂,氣血發生失調,加重了原有疾病的發展。中醫學理論認為心主血脈,主神明,在志為喜,是人體生命活動主宰,膽主勇怯,以氣血為基礎,而肝主疏泄,在志為怒,和情志關聯密切,腎則主水,可以上濟心火,在志為恐,因此當驚恐過度,患者心腎失調,上擾心神,因此手術的患者由于既要承受疾病帶來痛苦,又要承受情志變化引發的焦慮、恐懼、抑郁等不良壓力,這些都會對患者后期的康復與治療帶來不利影響[3]。我院在常規護理的同時護士注意收集患者潛在情志變化,對患者性格、經歷及手術的認知進行分析,進行個體化的辨證施護,對患者給予關心體貼、言語開導、移情易性的給予多種干預措施,讓患者七情平順,氣機調暢,五臟平和,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焦慮和抑郁狀態改善程度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進行乳腺癌根治手術的患者實施情志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狀態,緩解患者不良的心理負面情緒,值得在臨床上大力推廣使用。
[1]應麗霞.乳腺癌患者圍術期整體護理模式探討[J].當代醫學,2010,16(22):133.
[2]黃 蓓.情志護理干預對乳腺癌手術患者焦慮狀態的影響[J].中醫藥導報,2010,16(4):100.
[3]張月東.術前心理干預對乳癌根治術患者焦慮及術后疼痛的影響[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08,14(6):338.
2013-07-16 編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