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亮
摘 要: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之一,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如何使音樂教育發揮其特有的作用值得廣大幼教工作者探討。
關鍵詞:音樂活動;活起來;動起來;跳起來;飛起來
音樂教育作為藝術教育之一,在藝術教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特殊意義。廣大教師在開展音樂活動時應采取怎樣的策略?如何創新幼兒音樂教育的旋律?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真正放飛他們的靈性是值得探討的。下面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和大家分享幾點粗淺的經驗。
一、音樂活動“生活”起來,讓幼兒在興趣中“活”起來
在音樂活動中,首先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環境,營造良好的氛圍,同時教師還要根據幼兒的身心和年齡特點為幼兒創設適宜的、游戲化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在愉悅的氛圍中愿意參與,從而使整個活動一開始就活起來。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應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入手,來激發和培養幼兒的興趣。在音樂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堅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把音樂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把歌詞或旋律等以故事的形式引出,與生活的情節相互融合,一來可以引發幼兒的興趣,二來可以讓幼兒更快理解作品。藝術教學要與知識探索溝通,與兒童生活實際溝通,與社會生活世界溝通,從而全面激活課堂教學的“一江春水”。
二、音樂活動“自由”起來,讓幼兒在體驗中“動”起來
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注意遵循面向全體、照顧個別差異原
則,充分了解每一位幼兒,給每一位幼兒表現的機會。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精心設計了小步遞進“階梯式”的教學模式,提出合適的要求,盡可能使教育個別化,使每個幼兒都能按各自的步調發展。此外,我盡可能給每個幼兒當領頭人的機會,如讓幼兒擔任指揮、領唱、領奏等,使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滿足自我表現的需要,樹立自信心。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同時發揮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尤為重要,只有充分發揮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尊重和理解幼兒的想法,給予幼兒探索的機會,才能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從而使音樂活動自由起來,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音樂的體驗中動起來。
三、音樂活動“絢麗”起來,讓幼兒在游戲中“跳”起來
音樂活動不是讓幼兒跟隨鋼琴枯燥地唱歌,不是讓幼兒在教師的示范下呆板地做韻律活動,也不是讓幼兒在教室里整齊地打擊樂器,更不是讓幼兒在椅子上欣賞悅耳的音樂旋律。音樂活動是以上諸多方面的有機結合和相互融合。如我在音樂教學中會把難以用文字表達清楚的意思,改用圖片、影像來表達;把幼兒難以想象的事物,用圖片、影像來再現。最后制作成簡單易懂的圖譜讓幼兒易于理解和接受,這樣既拓寬了幼兒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幼兒的感受力與表現力。游戲是幼兒表現生活、表現學習的重要方式,他們常在游戲中以最自然的方式抒發情感、表現自我。我在音樂教學活動中常貫穿各類有趣的游戲來開展音樂活動。這些玩起來很簡單的游戲不僅減輕了幼兒的心理壓力,讓幼兒體驗到了無窮的樂趣,還無形地鞏固了活動的內容,輕而易舉地實現了活動的目標。
四、音樂活動“提升”起來,讓幼兒在創造中“飛”起來
音樂活動包括感受、想象、理解、創造等思維階段,它對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及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當然,在音樂活動中,教師要善于巧妙地、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去表現美、創造美,使音樂活動不斷得到提升,讓幼兒在創造中“飛”起來。如在教學活動中,我從讓幼兒改編歌詞、敲奏簡單樂句開始,發展到為圖片故事配音樂、創作樂曲、編動作等,激勵幼兒從自身實際出發,通過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創造力。教師要遵循和把握好維果茨基“最近發展區”的理論,讓幼兒跳一跳才能摘到樹上的果實,在音樂活動中不斷提升幼兒的已有經驗,從而加速幼兒的發展。
幼兒時期的音樂教育不是把每個幼兒都培養成藝術家,而是使其綜合素質得到提高,多方面得到健康發展,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他將來適應社會及終身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我們亟待幼兒音樂教育的深入研討和反思,以使我們的音樂教育能夠放飛自由的旋律,激發幼兒的靈性,真正讓幼兒在藝術的課堂里幸福生長。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西張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