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升
摘 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僅農村在校小學生達9000多萬,小學校園安全事故的頻繁發生及其嚴重后果使農村小學校園安全問題也成了社會關注的熱點。尤其是近幾年來,國家開始提倡規模型辦學,整合教育資源以后,各地農村經濟發展不均衡,以及社會總體發展較快,導致農村小學校園安全因素增加,致使農村小學校園安全事故多發。
關鍵詞:校園安全;學校;家庭;社會
安全是社會發展的前提,是個體發展的基本保障,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活動中永恒的主題,伴隨著人
類歷史發展的全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經濟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人類文明的進步,安全問題已
顯得越來越重要。學校安全工作是全社會安全工作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系到青少年學生
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長,關系到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幸福安寧和社會穩定。學校是學生求知的場所,肩負著傳播文明的神圣使命,被譽為“一片凈土”,然而,靜謐和歡樂的校園中卻存在著許多安全問題。尤其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學生自我防范能力較差,安全意識薄弱,較容易受到傷害和發生意外事故。保護好每一個孩子,使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意外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已成
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內容,也已經成為新形勢下
不可忽視的一個社會問題。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大多數小學生還都是在農村,農村小學的校園安全已成為
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農村寄宿制小學的校園
安全問題更應引人關注。
農村寄宿制小學學校發生安全事件的原因很多,校園安全問題錯綜復雜,但觀其形式、究其原因不外乎就是客觀隱患、主觀疏忽、管理不力及外部影響和自然原因等方面引發的安全事件,由校園內部因素、社會外部因素、社會內部因素構成。這就要求加強農村小學校園安全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提高學校工作人員的安全
管理水平。
總之,寄宿小學學校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全社會都來關注。構建和提供有效的學校安全環境,已經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必不可少的資源建設和投入。學校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相關因素具有多樣性和復雜性,這既與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有關,也與教育發展的階段和水平相關,還和整個社會對安全的重視程度及安全防范技術有關,但最關鍵
的還是與學校的安全管理和學生安全教育狀況密不可分。因此,減輕學校安全工作壓力,提高學??拱踩L險的能力,保證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促進校園安全形成長效機制顯得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邱衛東.中小學校園安全的憂與思[J].教學月刊,2007.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遷西縣舊城鄉河
東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