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茹
日常生活中蘊含了大量的數學知識和數學情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鮮感,從而使他們感到數學不再枯燥、抽象,進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立足數學問題,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引領學生自主探討,激發學習興趣。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教學中,從學生的座位、電影院等引入平面直角坐標系,讓學生親臨問題情境,以幫助學生擴大思維空間,提高他們應用數學的意識,增強其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活中有廣闊的數學天地,許多問題都需要用數學技
巧來解決,所以,一線數學教師一定要關注同學們的生活經驗,努力從貼近學生生活題材的問題中,歸納數學實際問題,來引導學生體會數學知識的豐富多彩與生動有趣。
例如,教學相似三角形時,將同學帶到操場上,讓大家想想如何測量旗桿的高度。大家一聽傻眼了,上不去如何能測量。這時,我拿來一米高的標尺豎在了旗桿旁,此時標尺和旗桿的影子平行呈現在地上,我讓大家分別量兩個影子
的長度,這時候有人明白了:同一時間,旗桿與其影子的比例和標尺與其影子的比例是相等的,問題迎刃而解。經過這樣的實踐操作,不但讓學生夯實基礎知識,還提升了實際運用能力。
數學概念具有抽象性,但它畢竟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現實。因此,在教學活動中一定要借助大家固有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通過觀察、猜想和動手操作來體會數學知識生成
和發展的過程;從而體會到數學知識蘊含無窮樂趣,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比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時,我先讓學生在一般△ABC中,劃出A點的中線、角平分線和高,然后,借助投影變化△ABC頂點A的位置進行試驗,引導學生觀察以上三條線的變化情況并提出問題:當AC=
BC時,會有怎樣的特殊現象?這樣一來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引導他們積極地投入到這一問題的思考之中。
讓數學課堂與學生生活結伴同行,讓數學教學貼近學
生熟悉的數學與教科書上數學的聯系,使生活和數學融為
一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體會數學與人以及現實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讓數學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
源泉。
(作者單位 河南省清豐縣城關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