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品友
摘 要:聽課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中心環節,預習、復習、作業和應考都是圍繞聽課這一環節而展開的,所以提高四十五分鐘物理課的學習效率是提高學習效果的關鍵。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學生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到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還有些學生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結合教學實際,從聽課、練習、復習及一些小竅門四個方面,談一談高中物理課中如何提高學習效率的體會。
關鍵詞:提高;物理;學習效果
一、從聽課中獲取知識
(一)課前準備
1.知識上的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前預習能培養自學能力,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預習不是走過場,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理清哪些內容有疑問或看不明白,分別作出標記,形成期待老師解析的心理定勢。
2.物質上的準備
教材、資料、練習本、草稿等提前擺好。
3.精神上的準備
一種是課堂內頭昏腦漲,頭重腳輕;一種是課內精力旺盛、頭腦清醒。當然是后者會學有所獲。
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學習。每天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休息時間,還要注意上課前不應看小說、下棋、打牌、激烈爭論等,以免上課后還不能平靜下來,使思維的興奮點沒有轉向課堂學習。
(二)課堂聽課
有的學生在聽課時往往忽視教師講課的開頭和結尾,這是錯誤的。教師講課開頭,一般是概括前節課的要點和指出本節課要講的內容,是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起來的環節,是全堂講課
的綱。
學生要克服課上不專心、一心二用,學習活動與教學活動沒有互動,甚至背道而馳和沒有養成動手訓練的不良習慣。我歸結為五到:
耳到:就是專心聽講,聽老師如何講課,如何分析,如何歸納總結;另外,還要聽同學們的答問,看是否對自己有所啟發。
眼到:就是在聽講的同時看課本和板書,看老師講課的表情,手勢和演示實驗的動作,生動而深刻地接受老師所要表達的思想。
心到:就是用心思考,充分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緊跟老師的思路,分析老師是如何抓住重點,解決疑難的。
口到:就是在老師多角度、多層次的啟發、誘導、提問下,主動回答問題或參加討論。
“物理是思維的體操。”思維的體操就是要我們主動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主動暴露自己的思維活動。這樣教師才能通過對信息的反饋把握住思維方向的調控。
手到: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筆記,一份永恒的筆錄,可以克服大腦記憶方面的限制。
課堂能夠真正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精神便會高度集中。
二、從練習中提高解題能力
只要做到五到,這一節課所學的重要內容便會在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堂上45分鐘做好了,實際上就等于你扼住了物理的咽喉。要想攻破物理還要提高解題能力。這沒有捷徑,一般都要從簡單模仿、反復練習、變式練習做起,這叫先易后難、“先死后活”。
1.基本訓練反復進行
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同學,常輕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學習與訓練,經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認真演算書寫,但對難題很感興趣,以顯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騖遠,重“量”輕“質”,陷入題海。到正規作業或考試中不是演算出錯就是中途“卡殼”。學習物理,要做一定數量的題,但要把基本功練熟練透,這不是主張“題海”戰術,而是提倡精練,即反復做一些典型的題,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要訓練抽象思維能力,對一些基本定理的證明,基本公式的推導,以及一些基本練習題,要做到不用書寫,就像棋手下“盲棋”一樣,只需用腦子默想,即能得到準確答案。其中有些是不用動筆,一眼就能作出答案的題,這樣才叫訓練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實的人,遇到難題辦法也多,不易被難倒。
2.多做綜合題
綜合題,由于用到的知識點較多,頗受命題人青睞。
做綜合題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效的有力工具,通過做綜合題,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彌補不足,使自己的物理水平不斷提高。
“多做練習”要長期堅持,每天都要做幾道,時間長了才會有明顯的效果和較大的收獲。
3.總結歸納
我們做題時通常習慣于簡單的模仿,往往答一題就丟一題,以為問題得以解決就萬事大吉,忽視積累解題經驗。
4.良好的解題習慣的養成
在新課、習題課、復習課、作業和測試講評課中,我們既要學習怎樣解題,更要理解教師為什么這樣解題。也就是做到四個重視:重視“分析過程”,教師對例題中已知條件與設問間內在必然聯系的分析;重視“解題過程”,教師對解題思路和步驟的歸納;重視在講解典型例題中對各種解題模式的歸納;重視計算能力的培養,計算能力提高了,就相當于增長了思考的時間,也就等于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5.如何糾正錯誤
作業中,最能發現錯誤的概念、錯誤的思想。糾正錯誤不僅僅是改正它,還要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澄清概念。
教師通常還會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習題,練習題,讓學生有機會暴露錯誤,將糾正錯誤進行到底。
三、切忌“臨時抱佛腳”,復習在于平時
1.課后回憶。即在聽課基礎上把當天所學內容回憶一遍。
2.精讀教材。對教材理解的越透,掌握得越牢,效率也就自然提高了。
3.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本上,使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
4.課外學習,包括閱讀課外書籍與報刊,參加學科競賽與講座,走訪高年級同學或老師交流學習心得等。
5.補缺補漏,系統掌握知識結構。
6.循環復習。將甲復習完后復習乙,在復習完乙后對甲再進行一次復習,然后前進……這種循環復習利于記憶。
四、學習小竅門:建立個人學習物理檔案
具體內容有《失分回收》《錯題解》等,它好比一個的病歷,用來跟蹤記載“常見病”“多發病”的典型癥狀,并開出藥方。根本目的是克服“盲目點”,走出“誤區”,做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縣羅波高
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