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
摘 要: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應該是件快樂的事情,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小學生還是中學生,總是感覺學習比較枯燥,找不到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要給學生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快樂地進行學習。
關鍵詞:快樂氛圍;教學觀念;課堂氛圍
快樂是人的心理需要,尤其是小學生,他們的思想比較單純,快樂的學習氛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使學生積極地在教學活動當中探索。所以,本文就如何給學生營造快樂的教學氛圍進行簡單介紹,以期能夠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首先,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改變以往的單一的、一刀切的教學模式,采用靈活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如: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從已知的教學環境中,找到探究知識的樂趣,并讓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感受到知識的應用價值。而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緊抓學生該階段的特點,創設符合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活動,真正使學生快樂地成長和學習。
其次,教師要讓課堂充滿愛,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和生活。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心靈溝通,老師在學生的成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學會尊重和寬容學生,與學生成為朋友。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求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能做,提升教師魅力,使學生打心底里“佩服”教師,并以教師為榜樣,進而得到健康的發展。
而且,我們非常清楚,十個手指都不一樣,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擁有不同性格的學生了,他們每個人都各有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能采取一刀切,不能沒有“區別”地對待每個學生,我們要肯定學生的優點,又要指出學生的缺點,使學生都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教師營造的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快樂地學習和成長。
學習是一種生活,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情感、價值都被忽略了,導致學生看到的都是學習的苦澀。所以,除上述之外,教師還要用微笑和幽默,營造和諧快樂的課堂教學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逐漸發現學習知識的樂趣和學習的價值。
參考文獻:
王欣.如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J].學周刊,2011(11).
(作者單位 山東省東營市春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