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摘 要:我國新課改要求將素質教育作為教學的重點,這當然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方向。把語文教學看成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場所,要求語文老師積極改革教學,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組織課堂教學,實現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素質教育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原則
1.重視對學生語文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我們一致認可的主題。要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還要注意興趣的培養,有了學習的興趣,才能更好地參與學習。很多科學家、藝術家之所以能成功,除了自身的能力外,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他們對這一行業的興趣,比如安徒生成為童話作家就是因為小時候在朋友家對讀書產生了興趣,錢夢龍之所以成為特級教師就是因為在小時候寫作得到了老師表揚,從此對語文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做好素質教育,關鍵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重視語文教學的德育功能
素質教育中最重要的是道德教育,我們通過語文學科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做人。初中生正處于叛逆期,但也是最容易塑造人格的階段,我們要多重視學生道德理念、價值觀的培養,讓他們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最終成為一個有較好思想道德素質、有學習熱情、熱愛祖國的優秀學生。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從教育心理學的方面看,要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必
須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明確學習目標,抓住學習重點。在語文學科中,將素質教育作為重點內容,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來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素質教育的實施
1.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制訂教學目標
為什么我們有那么多的學生不喜歡語文,覺得學起來辛苦,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沒有從學生的主體特點出發,關注他們的需求。因此,我們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同時明確教學目標,靈活采取各種教學方法。素質教育不是短時間能完成的,我們的目的是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道德素養。為此,我們還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從學生那里得到教學信息反饋,讓學生和教師形成信息交換,最終幫助學生進步。語文教學沒有統一的方法,我們老師要認識到什么是“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注意調動學生的熱情,讓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教學方法本身是一種藝術,如何運用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值得我們老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
2.課內外結合,鞏固課堂教學成果
語文能力的培養是最主要的教學目的,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語文能力。除了這些,還必須讓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情況下,開闊眼界,多接觸課外知識。學生在鞏固知識的過程中,我們要多加入一些生活信息、社會知識等內容,將課本中的認知規律轉變為實踐,讓學生的分析能力得到提高。例如,我們要描寫自然景觀,就可以組織學生去戶外寫生,一方面能夠緩解課堂學習的壓力,另一方面又讓學生形成熱愛自然的觀念。
3.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
語文老師的個人能力對教學質量有著直接影響,作為語文老師,必須在素質教育的引導下,積極提高個人能力,完善個人素質。因為語文老師作為教學的重要引導者,老師的能力以及品位對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有著制約性作用。全面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素質,這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
高質量的初中語文教學,是提高學生素質和綜合能力的關
鍵,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作為語文教師,要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正確地處理好語文學科與素質教育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鍛煉自己,發揮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最終形成正確的人文素養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楊傳武.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考試周刊,2010(25).
(作者單位 陜西省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