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
【摘要】目前,我國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已成為影響大學專業英語教學水平提高的障礙。本文通過對經濟類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的分析,提出提高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以培養出既精通英語,又精通專業的適應新世紀經濟挑戰的復合型高級商務人才。
【關鍵詞】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復合型人才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中國經濟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加入WTO以來,我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合作與日俱增,對外交流已經擴大到了整個社會。社會對外語人才的需求也已呈多元化趨勢,各行各業對復合型人才,即既精通專業業務又有較強外語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外語的工具性和應用性特征日益明顯。然而現如今很多大學生即使拿到英語六級證書,畢業后卻翻譯不了一張說明書或無法進行簡單的商務交流,以至于社會上發出大學英語是“費時低效”的感慨。可見“傳統單一的外語專業知識和基礎技能型人才”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社會急需的是“英語語言+經濟知識”的復合型外語人才。改革追在眉睫,大學英語在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同時,必須加強學生的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鑒于此,探討如何使經濟類專業英語雙語教學滿足高速發展的社會和經濟需要,培養出21世紀的復合型應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經濟類專業英語的教學現狀
Hutchinson和Waters把英語劃分為普通用途英語(Englishfor General Purposes.EGP)和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Purposes.ESP)。經濟類專業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指已在從事或將要從事經濟行業的專業人才所學習或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經濟類英語教學并非簡單的一般性英語語言教學,其目的是培養學生在經濟業務中的工作能力與應變能力,比一般的英語專業有更強的專業性,它要求學生不但要具備英語語言的基礎知識,還要熟悉商貿知識,并能夠熟練地運用專業術語頗多的商務英語從事商務活動。但在課程設置、師資建設、教學模式等方面卻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在這種情況下,改革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水平,培養出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知識面較寬、應用能力較強、專業素質較高的復合應用型英語專門人才,是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的緊迫任務。
新大學英語《大綱》頒布后,專業英語教學受到普遍重視。新《大綱》主張由專業課教師上專業英語課,而相關研究和實踐表明,專業英語教學目前主要由英語比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和英語教師擔任。通過實際情況和研究表明,這兩種教學模式均存在不同的弊端:一是英語教師不懂專業知識和ESP理論,上課很吃力,不知道該講語言還是講知識;二是專業英語教師英語水平不過關,不熟悉外語教學理論,對語言講解不透,對教與學理解不深,難以勝任。這種狀況必然會妨礙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甚至有的學校專業英語教學在課堂上僅滿足于翻譯一些專業術語;還有的學校開設的專業英語課程與學生專業所需聯系并不密切,而是根據教師所能。因此,不能完全達到《大綱》教學的目的。
二、影響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的原因
首先,語言培訓時間過長。根據當前的實際,即使將英語比較好的專業課教師培養成專業英語教師,花費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師資緊缺的問題無法迅速解決。即使是口語、聽力很好的國外歸來的專業教師,也很難與經過正規外語院校培訓的英語教師相比,因此,首先要解決語言水平問題。英語水平的提高沒有兩到三年的時間,是難以達到教學要求的。其次,缺少外語教學理論和ESP理論。教學多年的英語教師迫切需要提高的不是外語水平,而是外語教學方法論和教學理論。專業教師更是如此。要教好專業英語,缺少扎實的英語功底、外語教學理論、ESP理論和豐富的外語教學經驗中的任何一樣都不行。再次,學校缺乏重視和投入。這種教學實施和投入的難度使得學校裹足不前。學校缺乏必要的措施和資金的投入,結果就造成了“有名無實”的“雙語”教學。
三、提高經濟類專業英語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應該嘗試將英語教師培養成略懂專業知識的專業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
(1)基礎英語教師自身要了解所教的專業知識
首先,基礎英語教師要有所教課程的專業課本。然后,再找來專業原文書籍,對每一章有個大致了解。這樣每當英語課上有涉及專業方面的知識時,就可以進行專業英語滲透。
(2)學校要積極創造英語教師學習專業英語的環境
學校應開展專業英語實踐培訓,培訓可分為兩種方式:(I)學??梢幎ɑ蛱栒儆⒄Z教師每學期必須聽專業教師的專業課(所教的專業),也可規定這位英語教師長期教授這一專業的公共英語課。這無論對教師還是學生都有很大的好處。(2)學??稍诩倨陂_展統一的專業課培訓,由專業課教師主講。通過培訓應達到:①準確掌握專業術語及中英文互譯;②基本掌握相關理論課程的基本原理和結構。③掌握ESP學習理論,比如學會分析ESP學習者的特點、需求等。
(二)在英語課上進行專業英語滲透
英語教師通過以上專業課學習,初步掌握了專業知識,在英語課上就可進行專業英語滲透。當然這一步驟必須在學生學完這門專業課程后進行。這樣進行專業英語滲透時,一方面,學生可以對專業知識進行回顧;另一方面,會極大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1)專業術語滲透
當英語課文學習涉及到經濟類專業術語時,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回顧,然后再滲透給他們。
(2)專業名詞滲透
(3)專業理論滲透
當學習到英語單詞“Mission”、“Media”、“Measurement”時,就可以給出兩個名詞“Message”、“Money”,告訴學生這就是他們所學的專業課上的知識——“廣告”的五大目標,即五個“M”。這樣不但復習了專業知識,還復習了英語單詞,更為重要的是教會學生把二者融合在一起。
(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師生協作性的教學模式
協作性教學模式主要強調,教學活動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以教師講授、師生討論和教師指導下的分組討論相結合的學習模式進行。運用協作性教學法,首先必須處理好師生在教學中的角色關系。教師不再是主角,只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和引導者,主角是由學生擔當。其次,教師應注重教學內容的精練,將知識以最佳的方式傳給學生,使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攝取到最有價值和最有效的知識信息;同時教師應使用有效的課堂教學語言,將教學內容貫穿與整個課堂活動中,要巧設教學活動項目,激發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運用自己已掌握的語言知識和語言策略進行積極思考,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采用情景式教學法。由于經濟類專業英語具有實用性的特點,所以在實際教學中不能只拘泥于詞匯、句型、語法的講授,需要為學生提供一個可以親身體驗實踐的環境,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情景式教學法恰恰可以為學生提供這樣一個環境,它改變了傳統英語教學中以課文為主的局面,把教師的講授運用到實踐中,促進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增長了學生的實踐經驗。情景式教學法在課程中的運用,正契合了現代商業社會對實際問題應對能力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自己尋找需要的語言表達知識,且由于學生的思維一直處在積極狀態,記憶效果遠遠好于似懂非懂基礎上的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常常能夠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課本與實踐活動接軌。此外,國際活動在日新月異地不斷變化,我們的學生必須密切注意這一切變化,包括國際和國內的經濟動態兩方面,在課堂之余,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學生查看因特網、電視、廣播的經濟節目,以獲取有關信息,了解新詞匯。教師也可從廣播、電視、外報、外刊、因特網中選材,豐富教學資料,使學生可以接觸到當代的真實材料,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能更好的實現優秀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四、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與世界各國經濟合作和雙向投資的與日俱增,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在一個國際化和信息化的時代,大學英語教學目的由單一性向多樣性發展,經濟類專業英語將更蘊藏著無窮的發展機遇和潛力,它在國際經濟貿易交往中將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然而,在擁有機遇的同時,也具有更大的挑戰。因此,教學中必須以交際能力為綱,以語言實踐為主線,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應作相應的調整和改革,以適應新時代的需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專業英語素質,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培養適應社會和經濟需要的復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