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奇智 貴州財經大學MBA中心 北京曙光航空電氣有限公司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集團由誕生到發展經歷了漫長的過程中,由于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步伐不斷加快,國內及國際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這無疑給我國企業集團帶來更為嚴峻的挑戰。因此企業集團要想在國際競爭中謀得市場優勢,就需要企業集團管理者根據自身的特點以及發展狀況出發,實施合理的管理政策。然而在過程中如何提高企業集團的控制力,如何適當轉型,從而保證企業集團更快更好的發展是當前業界人士所關注的問題。戰略管理控制是集團管理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提高集團控制能力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加快構建戰略管理控制才能夠使企業集團正確規劃發展思路,使企業各個部門實施該系統管理政策,從而促進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下文從戰略管理控制系統、戰略管理控制組織、戰略管理控制流程等方面淺述企業集團戰略管理控制應用,以供大家參考。
企業集團是以母子公司為主的一個企業聯合體組織,而企業集團的戰略管控系統特就是母公司為了實現集團的戰略目標而建立的一套較為健全的管理體系,以此來對企業集團以及子公司進行合理的控制與管理。在企業集團中,它的特征是:管控主體的多元化、管控層級的多極化、管控內容的多樣化、管控目標的差別化等。
(1)組織管控。所謂組織管控也就是企業集團未來實現管控目標而在組織設計中實施的管控的過程。在企業中要想戰略管控充分發揮作用,設計與建立相應的組織平臺是最為基本的要求。母公司在運行過程中,應該根據企業集團內部的運行狀態來建立健全的戰略組織體系,然后將該體系落到工作實處,從而保證企業集團有一個支撐點,推動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
(2)流程管控。所謂流程管控也就是為了保證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在運行過程中通過制定與規范流程來對企業集團進行合理的管理的過程。它是企業實施戰略管控的主要手段。通過流程管控可以有效的提高企業集團的實施效率以及工作效率。在設計與制定流程的過程中,管理者必須要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然后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改進與調整,從而使企業集團有效的運行。
(3)制度管控。制度管控也就是母公司根據企業集團以及子公司的發展要求來色劑與制定一定的管理制度,以此來規范企業集團與子公司的經營行為。它是企業集團管理控制體系中的重要內容。通過制度管控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集團的競爭實力,從而促進企業更快更健康的發展。
所謂戰略組織管控也就是母公司根據自身特點而建立的組織平臺,并在此基礎上對子公司的經營活動進行合理的管控。一般來說,企業在建立組織平臺的過程中分為三種管理模式,即:戰略導向性管控模式、財務導向性管控模式以及操作導向型管控模式。企業可以根據各個不同管控模式來建立組織平臺,從而對各個組織進行合理的管理。
企業集團在運行與發展的過程中,由于規模大、層級多,所以在設置組織結構的過程中必須要抓住重點,然后根據企業集團的特點來建立一個與企業運行相適應的組織管控模式,從而擴大企業集團的規模,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促進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在設計集團戰略組織管控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戰略導向原則。在建立組織管控模式之前,企業領導者必須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戰略目標,然后以此為中心,在滿足客戶與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建立一條企業動態價值鏈;
(2)效率優先原則。顧名思義,也就是在設計過程中應該將企業的工作效率進行考慮。這樣可以提高各個組織的管理效率,對企業集團進行全方位的管理。
(3)組織柔性原則。由于企業集團戰略管理控制系統具有開放新、動態化的特征,因此企業必須要使管理系統達到這一要求,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才能夠提高組織管理的柔性化。
(4)信息共享原則。企業集團在實際工作中,要想保證戰略組織管控充分發揮作用,就需要企業的各個部門之間相互協作,達到整體性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以此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所謂流程也就是企業各個組織為了完成工作任務而制定的程序與手段。戰略流程管控也就是母公司為了實現企業集團的戰略目標而對管理流程進行規范與調整,以此來對企業集團的運行與發展進行控制。在企業集團中,建立一個健全的、科學合理的戰略管控流程體系是戰略流程管控的重要內容,它是提高企業管控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與必然條件。
在企業集團中,戰略管控流程體系屬于一個循環運作的管理體系,一般來說,其流程主要分為六個方面的內容:(1)戰略議題分析及解決流程。(2)集團總體戰略規劃制定流程。(3)子公司業務戰略規劃制定流程。(4)戰略規劃質詢/批準/公布流程。(5)戰略計劃與實施流程。(6)戰略監控與評估流程。六大流程一共涉及母子公司四個層面的戰略部門及決策單位:董事會、戰略投資委員會、總部戰略管控部門和子公司戰略職能單元。
在企業集團中,要是戰略流程管控出現風險,那么極有可能給企業集團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不利于企業集團的健康發展。一般來說,風險會出現在戰略管理的整個過程中。因此在設計、制定與實施戰略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有企業各層領導者共同參與,根據實際情況將其運用在各個組織當中,以此來辨別風險,解決風險,從而保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優勢,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在企業管理者設計與制定管控戰略目標的過程中,首先需要權衡風險與企業發展和資金收入兩者之間的關系,然后不斷優化企業集團中的資源配置,盡可能的在市場中體現企業集團價值,促進企業集團更快更好的發展。
(1)戰略風險意識。主要通過制定風險管理相關政策、員工口常行為準則、業績指標和例外報告等方式強化戰略風險管理理念,樹立戰略風險意識。(2)戰略風險識別。主要通過企業內外部環境分析、事項目錄、擴大或底限觸發器、首要事項指標、風險數據庫等途徑對戰略風險進行過程流動分析,識別企業集團的預期戰略風險和費預期戰略風險。(3)戰略風險評估。以戰略風險偏好和戰略目標為前提和基礎,從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對企業目標的影響度兩個角度進行戰略風險評估分析。(4)戰略風險應對。根據戰略風險的可能性和影響度的評估效果、對風險的偏好和承受度、以及成本效益,從風險回避、風險降低、風險轉移和風險自留等應對機制中選擇合適的風險應對方案。
在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本文本著“立足實踐、探索實踐、服務實踐”的宗旨,對企業集團的戰略管控系統框架及其方案進行了實證與應用,進一步檢驗了本文研究結論的正確性、可行性和實用性。
[1]徐春杰.我國企業集團母子管理控制模式選擇[J].理論前沿.2007(01)
[2]范容慧,劉二麗,藍海林.企業集團管理控制研究綜述[J].科技與管理.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