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鵬亮 哈爾濱商業大學MBA、MPA中心
世界上任何一家企業,只要是與市場經濟所接觸,那么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會隱藏著不同程度風險。由于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其未來所可能面臨的結果隨著市場的變動而充滿了不確定性,并且企業在經營上所得到的高利潤,也必然就面臨著高風險,這使得經營風險成為了直接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這一因素是無法消除的。假如說獲得經濟利益就是企業進行經營活動的主要目的,那么就經營風險對于企業來說,既是必須要承受的代價,也是促進企業發展的一種動力。下文主要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成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控制手段,以期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提供參考。
學術界一直以來都對于經營風險這一概念有著不同的解釋,而目前較為統一的一個觀點是:經營風險是企業在進行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市場經濟變動等各種不確定因素所直接影響下而出現的一種隱藏性威脅,而這種潛在的威脅會隨時使得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某一個方面或者某一個經營環節出現問題,當由于經營風險所導致的問題出現后,通常會使得企業面臨財務上的風險,并且這種風險如果不加以控制,還會逐漸擴大,最終將微小的經濟損失演變成為絕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情況下還會將直接給企業帶來流動資金斷鏈的危機。因此,對經營風險進行研究和控制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通過某些方式來減少企業財務上出現風險的幾率,從而避免經濟危機轉變成為現實效益上的損失。
對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進行分析,能夠更為精確的把握到風險產生的實質,從而對進行一定程度的上的預測和規避,利用有效的應對措施來規避風險并且加以防范。不同行業的企業產生經營風險的原因都不一樣,但是從絕大多數情況來看,主要風險因素可以分為企業的內部因素以及外部因素這兩個方面。經濟市場上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僅僅是政策因素這一點,其中所包含的銀行利率以及國家信貸等部分所產生的對于企業不利的變化,就可能會導致企業無法繼續正常經營或者面臨巨大的經營風險,這是對所有企業都有影響的共同因素。這類外部因素基本上是企業無法對其進行控制的,再加上任何的外部因素都還需要與企業內部因素相結合,因此,對于企業來說最為需要研究、控制的就是內在因素。
企業內在的風險因素主要有經驗決策錯誤、資本配比結構不合理、管理經營方式錯誤、財務工作漏洞等。而這些內在因素中,對企業危害最大的因素便是領導團隊的錯誤決策,當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自身缺乏對于風險的預測和把控的能力時,僅僅只依靠主觀上的判斷以及以往的經驗來引導企業發展的走向,這促使企業在經營風險出現時既有可能受到致命的威脅。因此,企業管理層人員必須要對企業運營風險予以高度的重視,并且對風險的出現及發展要有所掌控,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加強企業對于風險的防控能力,從而使得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風險。
1.北京市某中小企業經營風險控制的實證分析
某市的一家中小型有限責任公司主要是一家以生產鍋爐、銷售、服務為一體化的公司,其注冊資本達到了7600萬元,總資產大約8000萬元,目前該公司職員總數為130余人,其鍋爐的生成能力在每年50000臺左右。年營收在5千萬元至1億元之間,現目前,該公司所銷售并且投入部分地區使用的壁掛鍋爐數量已經有20000臺左右,根據對客戶的回訪情況來看,鍋爐的運行狀況較為良好。
(1)計算該企業近五年的綜合功效系數。以公式“G=∑Gi×Wi”計算該企業近五年的綜合功效系數:
G=0.1X1 0.08X2 0.06X3 0.06X4 0.08X5 0.04X6 0.04X7 0.04X8 0.075X9 0.075X10 0.05X11 0.05X12 0.075X13 0.075X14 0.04X15 0.03X16 0.03X17=72.5298
由此可得,該公司的綜合功效系數為72.5298。
(2)判斷該公司的財務預警警度。本文案例企業在2007-2011年之間的綜合功效系數僅為72.5298,通過這一系數便能夠明確的判斷出該企業當時的經營環境是處在中等警戒范圍內,而從單項的功效系數中,同樣可以發現,其公司運營的功效系數并不高,其企業內部主要有來自于資金和資金周轉等方面的風險。
2.控制經營風險的一般策略。首先,企業必須要不斷的提升企業管理人員對于經營風險控制的意識,并且樹立起企業全體員工對于風險管理理念的控制意識,在企業的內部建立起高效的風險預警系統以及財務風險預警分析體系。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能夠將企業財務經營體系中任何隱患提前告知企業管理層,企業管理層則能夠通過預警指標來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從而使得管理層能夠對預警系統所警示的區域進行重點監控,并且采取相應的措施,從而將可能發生經營風險所造成的損失盡可能的降低。
此外,企業在運營的過程中應當對當前的運營環境管理方式不斷進行深入的研究,以此來掌握當前市場上所發生的變化以及未來的趨勢,利用分析的結果與當前市場環境、行業特性等結合,從而制定出多種不同的應變措施,再根據未來市場實際走向以及變化進行管理思路和方法的調整,最大的限度的避免不利因素對于企業所帶來的風險,有效的提升企業對于市場的應變能力以及適應能力,將不利風險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綜上所述,企業的經營風險出現會對企業在運營以及發展的過程中帶來巨大的影響,甚至有時候這類影響是致命的,因此,企業必須要學會對經營過程中的風險進行識別和評估,還必須要隨時準備較為有效的安全措施,從而極大的降低企業運營過程中所可能出現的風險,將所有潛在的威脅和經濟效益損失降到最低,為企業發展提供保障。
[1]王霆鈞.財務風險與控制.中國證券期貨,2012(02):103.
[2]桑洪峰.企業經營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其控制[J].質量春秋,2011(5):6-28.
[3]姜艷艷.基于財政政策的中小企業經營風險規避對策研究[J].電子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