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倩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
藝術品投資行業目前在英美等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發展較為完善。國外的藝術品投資分為三種途徑:拍賣行、藝術品投資基金和指數化投資。其中拍賣行最為原始,也最為成熟。而隨著金融工具和藝術投資的結合,藝術品投資基金也在波折中不斷完善。目前已出現美術基金(FINEARTFUND)、菲門烏德藝術投資基金(Fernwood Art Investments)這樣比較著名的基金。隨著融入金融工具的使用以及方式的多樣化,對于藝術品的投資需求日益增長,而藝術品市場也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
國外藝術品投資產生的比較早,隨著西方商品經濟的發展,藝術品也逐漸出現商品化的趨勢,于是出現了藝術品拍賣行業。西方藝術品拍賣制度有250年的歷史,期間出現過拍賣行業的巨頭公司,也推進了藝術品拍賣制度的發展。而在這期間,經濟發展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二十世紀20、30年代大蕭條期間隨著經濟衰退,人們對于藝術品的關注隨之下降,從而藝術品拍賣行業出現不景氣的現象。而直到上世紀80年代隨著經濟的復蘇藝術品行業也才出現了一段新的繁榮時期。并且隨著金融業的發展,藝術品投資也融入了金融工具的使用。近年來藝術品投資基金也越來越引發人們的關注,英美等金融業發達的國家已出現比較成熟的藝術品投資基金。雖然藝術品投資基金目前還在藝術品交易市場僅僅占一小部分份額,但這種方式的出現也為藝術品投資注入了新的活力。
1.拍賣行——以索斯比拍賣行為例。索斯比產生于1744年,成立于英國倫敦,在經歷了250年的時間之后,索斯比逐漸成為了藝術品市場的領軍。
索斯比在發展過程,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拍賣流程。首先在拍賣前準備階段,公司會搜集優秀的藝術品或接受委托人的主動委托。委托人需要支付一定的傭金,并將藝術品的拍賣相關事項交給拍賣行處理,拍賣行有權驗證藝術品的真偽并提供建議價格,但底價最終需委托人決定。在決定好相關事宜并進行宣傳后,公司對藝術品進行拍賣。買家需進行叫價購買藝術品。若最終符合預期價格則成交,買家與委托人進行所有權的轉交,買家完成支付;若沒有達到藝術品將滯留拍賣行。委托人可選擇支付傭金取回藝術品或按照拍賣行降價規則再次拍賣。
從索斯比的交易流程看,通過拍賣行進行藝術品投資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投資方式。在這套體系中,索斯比完成了連接委托人和買家的工作,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中介,拍賣行起到了有效搜集藝術品和尋求最優買家的作用,讓藝術品的價值體現出來。并且作為中間人,拍賣行會對藝術品的真偽進行專業的界定,同時也會對買家的信譽進行檢驗,這也降低了交易的風險,同時促使了交易的效率。
但拍賣行的交易方式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拍賣存在了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有時候有價值的作品會得不到買家的認可最終無法出售,而一些普通作品會因為某些因素價格暴漲,產生了與其價值不符的價格泡沫。由于拍賣行需要一次性付完,對藝術品的投資需要大量的金錢,因此買家多為富人,而一些對于藝術品有投資愛好但沒有經濟實力的人無法進行投資,從而使藝術品投資無法實現大眾化。
2.藝術品投資基金。藝術品投資基金是一種新型的藝術品投資方式,它融合了金融工具,讓藝術品的投資更具備合理性。基金將閑散的資金集中起來,由托管人進行資金結算交付和披露,由專業管理人進行運作,從而讓風險性和收益性達到一定的平衡。
隨著經濟的發展,藝術品投資基金也呈現出多樣化。各種類型的藝術品基金層出不窮,而根據學者分析,目前主要存在三種藝術品投資基金:藝術品組合投資模式、藝術家信托投資模式和藝術品對沖投資模式。
藝術品組合投資模式是最常見的一種模式,管理人按照一定的比例購買不同種類的藝術品獲得回報,通過組合的方式降低風險。這些基金的投資范圍比較廣泛,而投資的手法比較相似。基金可以直接投資藝術品進行短期的投資,也可以通過部分資金投資藝術品并用部分資金提高知名度的方式使投資得到更高的回報率。
藝術家信托投資模式是一種以藝術家為主體的投資基金,藝術家需固定向信托基金提供自己作品,在保持自己所有權的同時,將經營權轉讓給信托基金。這種基金對藝術家更有益,能夠讓了解市場的專人人員運作藝術品,能夠讓藝術品得到合適的市場價值。并且這種基金整合了藝術資源,發揮了規模效益,讓藝術品成交更加方便效率。
3.指數化投資——以梅摩指數為例。藝術品投資的指數化是專家在這一領域不斷統計數據的成果。藝術品市場指數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藝術品市場的整體價格水平或某種藝術品的價格變動情況的統計指標”。目前藝術品市場指數有三個:新梅-摩西藝術品指數(Mei-Moses)、雅昌藝術品市場指數(AAMI)和中國藝術品市場投資指數(AMI)。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是新梅-摩西藝術品指數。
指數的建立是依靠背后龐大的數據庫和科學的計算方法,梅摩指數是追蹤藝術品每一次拍賣的價格,并以此建立數學模型得到的。更形象地來說,梅摩指數更像是藝術品市場的晴雨表,它反映了市場上藝術品的價格走勢,從而反映藝術品市場的整體態勢,也反映了一個發展趨勢。國外的許多著名期刊雜志,都以此作為分析藝術品市場狀況的指標,同時一些金融機構也開始利用新梅·摩西藝術品指數對他們的高端客戶進行個人理財指導。
顯然,像梅摩指數這樣的藝術品市場指數對投資者起到了向導的作用,從宏觀上投資者可以選擇投資的年份來達到一個預期的回報率。然而,這樣的指數也并非十全十美。雖然投資者可以在宏觀上把握投資的年份,但對于微觀層面的藝術品的投資抉擇還是存在較大的風險。并且對于指數的真偽的報道也層出不窮,根據沃森對蘇富比公司進行的調查發現,公司會為了吸引投資而假造藝術品市場的“繁榮”數據。“藝術品市場指數編制機構與藝術品市場的利益相關性強弱,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藝術品市場的準確性和客觀性”。而媒體的報道會增強這種放大效應,從而讓藝術品市場產生泡沫,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馬健.藝術品市場的經濟學——藝術品市場的魔鬼與天使.第66頁、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