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連 哈爾濱市阿城區雙豐街道辦事處
企業的發展就是資金的流動, 受到外部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以及內部產品生產質量、企業形象、管理理念等因素的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動可能面臨困難,嚴重的會出現資金的匱乏,即人們常說的企業資金債務,如果不能有效的處理好企業的資金債務問題,企業的發展將會受到影響,嚴重的可能需要申請政府的破產保護,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條件實現債務的有效重組,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深入研究額問題,下面將對這一問題進行具體的分析。
當一個企業無法償還大量的外債資金時,債權人為了保護自身的經濟利益,可以要求政府對欠債企業進行破產處理,但按照以往的案例分析,及時進行了破產保護,債權人的利益也會受到嚴重的損害,所以,一些債權人希望可以進行債務的重組,最大限度的減少經濟損失,這樣債務重組概念就應運而生了。
債務重組概念是受到國家法律保護的,因此是一個具有法律保護效益的合理處理方式,它通過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達成的新的合約關系,而重新定義了原有債務的處理。 與傳統的單一破產償還債務相比,債務重組更加體現了人文的關懷行,使市場經濟融入了人情。如果順利的實現了債務重組,那么將給雙方都帶來經濟利益,是一種互惠的經濟措施。
1.對債權人的影響。 債權人對債務人的欠債義務有了讓步,這樣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一定的資金流失,給債權人帶來利益的縮減。 雖然以一定的企業控股和企業固定資產作為抵押和控股, 但是在短時間內還是沒有實現資金利益。 對于一些國有企業而言,這樣的債務重組,作為債權人的國有企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國有資金的流失。
債權人將現金債務轉化為重組的企業控股,這樣債權人的流動資金就會明顯的減少,輕則影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新項目的落實投資,由于這部分債務不會再短時間內得到償還,嚴重的可能影響企業的正常經濟流通,給企業的運行帶來隱患。
市場經濟變化莫測,無論是財力多么雄厚,歷史多么悠久,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都可能在瞬間化為烏有, 而一個看似不具備發展空間的企業,可能面臨了新的機遇而從此快速發展起來。所以相對于片面的破產,直接造成的經濟損失而言,債權人也希望給欠債企業一個新的發展機會,一旦該企業發展起來,并逐漸的壯大,那么債權人的經濟損失也就相對的減少了,這樣債務的真實性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債務轉為資本方式下的債務重組,原債權的賬面價值必然大于轉為資本的公允價值,即債權人在債權轉為資本的同時,遭受了重組損失,試想如果債權人不同意讓步并進行債務重組,而是要求債務清償,債務人進入破產清算。在這種情況下,債權人完全可能獲得更有利的地位,因為其全部債權都可以列為破產債權,在出資者之前獲得清償。
債權人將與債務人一同承擔企業未來的經營風險,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則債務會如數得到償還一旦企業實現了債務重組之后還沒有繼續發展,那么債權人的經濟損失也會隨之加大,因此,實現債務重組對于債權人而言也是一種變相投資。
2.對債務人的財務影響。( 1)債務人因為得到了債券方的讓步和理解,而暫時緩解了債務的壓力,可以試圖通過企業的發展來形成一定的償還能力,債務人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破產,但是不代表債務的消失。
( 2)債權人的讓步不可能是無條件的,一般情況會以債務人某些資產的所有權作為交換,所以對于債務人來說,企業的所有權發生改變,這種債務的減輕只是資金層面的,實質上的債務沒有緩解。
( 3)能夠盤活企業閑置資產。 債務重組可以用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如果債務人能夠償債的閑置資產剛好是債權人需要的非現金資產,這樣實現資產重組,從而盤活企業閑置資產,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例如:債務人用閑置的廠房來抵償債務,債權人剛好用該廠房新上個項目,因為債權的財務狀況好就可以做到這點。
( 4)短期內能夠減少債務人的資金流出,借此機會,債務人可以進行資金的重組,并利用有限的資金,通過改善管理和對外洽談獲得重新發展的機會,理想化的狀態是,債務人通過改變觀念,提升產品質量和企業形象,獲得新的銷售渠道和市場,通過產品的銷售獲得經濟效益,最終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
( 5)債務人減少資金流出,那么企業的控股權就會出現了轉讓,所以對于債務人來說,未來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理念等內部的企業規劃,都將受到債務人的影響,而且在沒有完全償還債務之前,這種制約不會改變,這對原有企業既是一個機遇同時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政府作為一個執政的機構,也應該參與到債務重組中來,進而保證債務重組的合法性。 一方面,立法機關要對目前的債務重組漏洞進行立法約束,確保各項工作有法可依;其次,政府要帶頭轉變思想,把債務重組問題看成是企業發展和金融進步的一個標志,不能諱疾忌醫;最后,政府機構聯合執法部門,對企業的債務重組問題進行有效監督,發現不法行為及時嚴肅處理,絕不姑息縱容,以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
綜上所述,債務重組問題不是企業之間的協調問題,為了保證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債務重組必須以市場為基本的導向,并以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基本準繩,政府有義務有必要參與到債務重組問題上來。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未來債務重組不僅方式多樣化,而且效率也會得到提升。
[1]2006 年度注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輔導教材
[2]劉燕債務重組會計準則與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對《 債務重組會計準則的》的法律思考.會計研究,2004.8
[3]對實施《 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的幾點思考.來自中國大學生網,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