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羽 黃岡師范學院
大別山紅色旅游經濟資源的開發與建設探析
■陳麗羽 黃岡師范學院
大別山地區橫跨鄂豫皖三省六地36縣(市區),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本文分析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發揮資源經濟優勢,形成大別山經濟協作區,為武漢城市圈提供農副產品、工業原料及其加工品,在各區縣興建一批能輻射整個大別山的批發市場;拉長旅游產業鏈;拓寬紅色旅游業融資渠道等優化措施。
大別山 旅游經濟 開發建設
大別山地區橫跨鄂豫皖三省六地36縣(市區),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中國紅色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擁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生態資源和旅游經濟資源。在紅色旅游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大別山地區如何抓住機遇,利用自身優勢,開發和促進大別山紅色旅游經濟的發展,加強區域旅游合作,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大別山紅色旅游經濟資源缺乏規劃開發。大別山區神奇的土地上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位于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交界處,目前經濟區景點分散,景區未形成體系,紅色旅游經濟帶沒有與其他旅游景區點相連成串,旅游線路和游程安排面臨較多困難,跨行政區域的多頭管理造成了旅游管理上人、財、物資源的浪費。大別山紅色旅游經濟資源需要加強規劃開發,提高景點間的連通性,形成經濟帶,充分發揮紅色經濟旅游區的口碑效應,這是大別山紅色經濟旅游業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2.旅游品牌投資開發資金有限。大別山是革命老區,具有人口多、經濟基礎薄弱的特點,大別山景區等級較低,通訊、環衛等設施落后,旅游基礎設施建設乏力,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別山革命老區受自然、技術、交通、勞動力素質等條件的限制,投資環境相對較差,難以吸收外來資金,景區開發和配套旅游設施建設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資金短缺成為制約本區旅游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大別山區旅游人才素質不高。紅色旅游經濟帶的發展取決于旅游業的特色服務質量,這些需要高素質的旅游專業人才隊伍。當前大別山旅游經濟區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較低,缺乏旅游專業的人力資源。當前大別山旅游資源開發中,必須挖掘人力資源的開發,引進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和經濟人士;加強大別山地區旅游人員的管理、培訓,提高其綜合管理水平和能力,形成大別山區紅色旅游業人才快速成長機制。
1.促進區域發展,形成大別山經濟協作區。大別山要加強區域發展,打造大別山旅游經濟圈,形成大別山經濟協作區。在經濟區內形成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市場體制。從大別山區發展態勢看,可以依托京九鐵路、國道,建立多層次的銷售網絡,同時借助武漢城市圈的建設,使大別山區域經濟與市場結合,加速與市場接軌,打造大別山品牌。在市場建設上,各地區要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要求,積極組織地區之間商品、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圍繞紅色旅游區的發展,有效整合資源,帶動區域發展。大別山區三省要共同編制大別山區域旅游總體規劃,建設大別山旅游交通網絡,設計大別山精品旅游線路,共同開放旅游市場,實現資源共享,構筑以原生態和紅色旅游為品牌的大別山旅游經濟圈,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變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促進大別山旅游經濟業的可持續發展。
2.發揮資源經濟優勢,拉長旅游產業鏈。大別山區是革命老區,政府部門要著眼于統籌城鄉發展、增創后發優勢、策應大別山旅游業發展大局,發揮資源經濟優勢,拉長產業鏈條,建設大別山紅色生態文化旅游經濟帶。以黃岡大別山旅游經濟帶建設為例,黃岡市政府統籌謀劃,以黃岡大別山經濟區為主體,著力建造紅色旅游品牌,發展以“千里躍進,將軍故里”為主題的紅色旅游業,打造了羅田、英山等大別山生態觀光基地,通過建設黃州東坡文化旅游等景區打造歷史文化品牌。通過以上舉措,將文物保護與紅色資源開發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資源經濟優勢,拉長旅游產業鏈,打造大別山旅游品牌。
3.提高人才素質,加強紅色旅游人才培養工作。加強紅色旅游人才培養工作,景區中通過和大中專院校合作等方式,對旅游區工作人員培訓,提高人員綜合素質。通過邀請高校專家、教授、經濟法律業的高層人士等擔任咨詢專家模式,為宏觀決策出謀劃策,為項目推進提供智力與技術支撐;通過兼職、咨詢、講座、技術合作等方式引進高層次人才;通過引進各類專業人才,根據當地人才隊伍結構需求情況,建立緊缺人才需求信息庫,做好引進和招聘工作。通過各類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大別山區經濟發展、騰飛提供智力支撐。
4.吸引各方資金,拓寬紅色旅游業融資渠道。旅游區投資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一是要爭取省市政府投入,加強大別山景區的開發和建設;二是按照聯合合作模式、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吸引各方資金;三是積極爭取中央、省紅色旅游專項資金;四是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加大對發展紅色旅游的扶持力度,通過金融融資、吸收民間資本、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大別山旅游的投資、開發和經營,不斷拓寬紅色旅游業的籌資渠道,不斷完善紅色旅游基礎設施條件。
[1]課題組.建立大別山國家級生態經濟區的戰略構想.理論建設;2011; 03:13-20
[2]萬青.關于開發大別山地區紅色旅游資源的探討.中國農學通報; 2006;6:505-509
[3]夏學文.發揮區域優勢建立大別山經濟協作區.商場現代化;2006;5:251-252
陳麗羽(1975-),女,湖北武漢人,黃岡師范學院招投標中心主任,高級會計師,武漢理工大學碩士研究生
本文經費由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大別山旅游經濟與文化研究中心資助,項目編號2012CR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