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 靜,萬美玲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廣東 深圳 518036)
教育從本質上講就是師生雙方借助交往和溝通實現的。良好的師生溝通對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非常重要,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育的有效性[1]。為探討臨床護理教學中師生溝通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為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發展護理教育事業提供依據,本研究選取深圳市一所二甲醫院和一所三甲醫院實習的臨床護生為研究對象,對其采用自制的“護生與帶教教師溝通狀況調查問卷”進行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深圳市一所二甲醫院和一所三甲醫院實習的臨床護生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實習3個月以上,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既往有精神病史,嚴重的經前不適者。
1.2.1 調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抽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深圳市某二甲和某三甲醫院實習的護生共120人,采用自制的“護生與帶教教師溝通狀況調查問卷”對其進行問卷調查。問卷第一部分為調查者的一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生源、學歷、是否獨生子女、是否班干部;問卷第二部分共10個條目,采用Likert五點計分法計分,得分越高,表示溝通狀況越好。問卷的重測信度為0.761,問卷綜合了數位護理專家的意見、建議,保證了問卷內容的效度。所有問卷經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發放并當場收回,問卷有效回收率為100%。
1.2.2 統計方法 所得數據經檢驗、核對后錄入SPSS13.0軟件,采用描述性分析,t檢驗和方差分析。
實習護生中,護生性別、年齡、是否為獨生子女3項在師生溝通狀況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在實習護生中,第一次見到帶教教師時會主動做自我介紹,大部分時候會這樣做的護生只占40.00%;能在一至兩天時間內了解帶教教師的基本信息,大部分時候會這樣做的護生只占36.67%,這說明大部分實習護生在與帶教教師溝通上缺乏主動性。這可能和我國臨床護理傳統的教學觀念有關,臨床護理教師把信息傳遞給護生,護生是知識的接受者,即使強調師生互動,也是教師采用啟發性教學,師生之間是一種封閉的單向交流[2]。再者,護生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面對患者、醫務人員,面對工作上的緊張、疲勞,愛與歸宿的需要表現尤為突出[3],如果帶教教師不注重與護生的溝通,很多護生就會無所適從。

表1 實習護生師生溝通情況[n(%),人]
在實習護生中,對帶教教師的提問、指導總是能及時地給予反饋的護生占60.00%;在工作中,總是會經常把自己的想法告之帶教教師的護生占29.17%;工作中的疑難問題總是能主動向帶教教師請教的護生占56.66%;工作中的閑暇,大部分時候會和帶教教師聊些工作、學習以外的事的護生占30.00%。這說明大部分實習護生主動和帶教教師的交流少,只有在遇到問題時才會和教師溝通,在師生溝通上比較被動。這主要是由于護生年齡小,社會經歷少,臨床護理經驗缺乏,雖然在校學習了有關溝通技巧的理論,但不能很好地理論聯系實際并將溝通技巧應用于實踐。護生剛剛接觸臨床,對復雜的人際關系無所適從,在與帶教教師溝通的實踐中,他們會感到困惑,想和教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但又不知從何做起。
54.17%的護生大部分時候會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想給教師留下好印象;在工作中總是態度積極、主動的護生占62.50%;15.83%的護生從未記下帶教教師的Email或電話號碼,而56.67%的護生從不會以Email或電話的形式聯系帶教教師。這說明大部分實習護生有進取心,想和教師溝通,但又不知如何溝通,結果使師生之間的溝通、認識不深。
表2 不同生源、學歷及是否班干部護生師生溝通情況(±s,分)

表2 不同生源、學歷及是否班干部護生師生溝通情況(±s,分)
類別 得分 t/F P生源城鎮鄉村學歷本科專科中專是否班干部班干部非班干部3.81±0.63 3.39±0.65 3.71±0.62 3.64±0.61 3.12±0.76 3.77±0.47 3.48±0.73 3.580.000 6.510.002 2.700.008
(1)實習護生中,城鎮生源護生師生溝通狀況優于鄉村生源護生,這可能與護生的社會成長環境、家庭因素等有一定關系。
(2)實習護生中,本科、大專護生師生溝通狀況無顯著差異,但其均優于中專護生。本科、大專護生起點高,知識面寬,對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相對較強,信息交流方面較自信。而中專護生年齡較小,正處在身體、思想的發育階段,世界觀、人生觀還不成熟,渴望與教師溝通,但又不知如何溝通。也可能因為中專生學歷低,面對困難時比較容易焦慮和自卑。
(3)實習護生中,班干部護生師生溝通狀況優于非班干部護生。擔任學生干部的護生溝通能力優于非學生干部的護生,這與學生干部較之普通學生具有更強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且與擔任學生干部后需要處理各類事務,協調各類人際關系也有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干部溝通能力及技巧的提高[4]。
臨床護理教學過程中,有效人際溝通的意義不僅在于對教學活動的促進,還對護生在今后的護理實踐中運用和發展溝通技巧有很大的影響。實習護生的師生溝通能力尚待提高,帶教教師應重視與護生的溝通,優化教學人際環境,創造親切、民主、和諧的教學環境,幫助護生發揮自己的潛能,以達到最佳的實習效果。師生雙方均應注重師生溝通,增強交往的主動性,培養護生與人交流的方法及藝術,達到雙方良好溝通的目的,以保證和提高臨床護理教學質量。
[1]倪娟萍.臨床護理帶教中建立良好師生溝通關系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4):84.
[2]廖穎輝.影響護理教師與護生溝通的因素及對策[J].衛生職業教育,2007,25(11):87.
[3]方玉珊,辛映華,楊愛梅,等.高級護理教學實踐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實用醫技雜志,2006,13(6):1014-1015.
[4]林發全,羅群,崔亞斌,等.護生溝通能力調查[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