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彬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北京 100871)
私募股權投資(Private Equity,PE),是指通過私募基金對非上市公司進行的權益性投資。在交易實施過程中,PE會附帶考慮將來的退出機制,即通過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兼并與收購(M&A)或管理層回購(MBO)等方式退出獲利。
廣義的PE涵蓋企業首次公開發行前各階段的權益性投資,即對處于種子期、初創期、發展期、擴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個時期企業所進行的投資。狹義的PE是指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的,并且已經產生穩定現金流的成熟非上市公司的投資,主要包括創業投資后期和Pre-IPO的私募股權投資部分。目前,國內的私募股權投資主要集中于狹義的投資。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內資本市場建設逐步完善,PE投資引起國內各界的密切關注,也吸引了眾多的外資股權基金進入我國。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從事私募股權投資的各類機構將近1萬家,所投資領域涉及國民經濟的諸多方面。尤其在2010年以來,隨著創業板的推出,增加了股權投資退出渠道,同時催生了一大批億萬級富豪,造富效應大力催生了股權投資市場的繁榮。同時,2008年度以來的貨幣刺激政策造成國內資金流極度充裕,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良好的融資環境。
但是,2011年全球經濟陷入低迷,國內實體經濟也遭受到了較為嚴重的創傷,尤其是國內A股市場持續熊市,IPO節奏也隨之放緩。在此影響下,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也悄然發生著一些變化。
根據清科中心發布的2012年市場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國內活躍的創投管理機構多達6,290家,而在2005年僅為500家。而且,所募集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也呈現穩步上升趨勢。
2012年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投資交易數量與2011年基本持平,共完成投資交易680起,其中披露金額的606起投資涉及金額197.85億美元,金額與去年全年相比下降28.3%。

圖1 2012年前PE投資情況
伴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與資本市場的繁榮,加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企業加大國內外并購重組的政策支持。近年來,我國的并購重組案明顯增加,尤其是跨國并購創歷史新高。

圖2 2012年中國企業國內并購和跨國并購數量

圖3 2012年前中國企業國內并購和跨國并購金額
2011年,全球經濟二次探底,資本市場陷入低迷,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自下半年以來也漸入寒冬,尤其是2012年國內IPO暫停,迫使國內上市數量快速下滑。從整體來看,2011年以來上市數量和融資額雙雙出現回調。

圖4 2012年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數量

圖5 2012年前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融資金額
一方面,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大量的民間財富;另一方面,2008年度金融危機后政府采取了寬松的貨幣刺激政策,國內M2屢創新高,使得市場上的資金流十分充裕。尤其是房地產和股市的造富效應,使得少數個人財富快速提升。
根據招商銀行與貝恩公司共同發布的《2013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的高凈值人群超過70萬人;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18%,已超過2008年人群數量的兩倍之多。其中,超高凈值人群規?,F已超過4萬人,可投資資產5千萬元以上約10萬人。2012年中國高凈值人群共持有22萬億人民幣的可投資資產;人均持有可投資資產約3,100萬人民幣。受我國經濟體制的影響,國內現有投資渠道以房市、股市為主。但是,房地產和股市均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出現了一定的下滑,迫使部分資金轉向了如農產品、礦產、股權投資等投資方向。
現階段,國內企業主要通過銀行、上市、信托等進行融資,一方面,上市屬于稀缺資源,只有少數企業能通過上市獲得融資;另一方面,金融機構對大型企業青睞有加,對于真正需求資金的中小企業則刮目相待,使得大部分中小企業無法獲得融資。如此,中小企業不得不高額舉債,從而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
而作為私募股權投資所具備的股權融資性能,則更加青睞于有成長潛力的中小型企業,可避免企業面臨高額資金成本,并可為企業發展提供全方位的增值服務,幫助企業規范、有序的發展。
現階段,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主要集中于成熟的PE投資,以期在3-5年內實現上市。因此,在投資后,投資者都會要求目標企業進行規范化治理,一方面規范財務核算與稅收繳納;另一方面完善內部治理,建立規范化的內部控制。
同時,投資者會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要求,迫使目標企業必須加大研發、市場等投入,為利潤提供保障。根據中國歐盟商會2002-2008年進行的調查顯示,獲得投資的企業員工在調查期間增加了16%,其增幅是同類上市公司的兩倍,且薪資上漲速度更快。同時,企業研究開發費用投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是同類上市公司的2.5倍還多。
30年的改革開發,培育了大量的中小企業,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絕佳機遇。而且,我國金融體制也在逐漸完善,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因此,近年來我國私募股權投資發展迅猛,大量國內外資金涌入該領域。在大的發展機遇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也滋生了較多的問題,如瘋搶項目、非法募資等。未來的競爭勢必面臨更加嚴峻,部分中小私募股權機構甚至將面臨清盤倒閉的尷尬局面。但是,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尚起步,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市場價值判斷勢必回歸理性,私募股權投資也將向早期投資延伸,更加充分發揮其投融資的積極作用。且從國外私募股權投資發展歷程來看,我國私募股權投資仍然充滿著機遇,必然會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有生力量之一。
自改革開發以來,中國經濟一直保持平穩快速增長。在今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全年國內經濟增速仍有望超過9%。且從長遠來看,中國的經濟增速應有所回落,但總量上,仍應保持在一個較高的增長率水平,如此將為私募股權投資創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同時,越來越多的行業向民間資本開放,如電力、能源等。而且,我國正在大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迫切需要在附加值高的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特別是低碳節能領域進行投入,都為私募股權投資增添了新的投資機會。
2011年,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中國采取了相對緊縮的財政政策,尤其是存款準備金率的提升,使得銀行可貸資金迅速減少,此舉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的融資。而且,從長遠來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將持續存在,因此,為私募股權投資提供了機會。
自2006年來,《合伙企業法》、《公司法》、《創業投資企業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相關法律的修訂以及管理辦法的出臺,為我國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建立了良好的法律環境。2011年11月23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發改辦財金[2011]2864號《關于促進股權投資企業規范發展的通知》,該通知分別在募資方式、風險控制等五個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為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法律基礎,將引導該市場更加規范發展。
退出機制在私募股權投資整體運作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從某種程度來說,退出機制決定了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運作的成敗。通常情況下,在該產業發展比較好的國家,基金退出機制一定是多元化的,其可選擇的退出渠道更多樣且更具效率,從而對基金的發展起到了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2009年10月,創業板正式推出,給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權益實現開拓了新的渠道,為我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未來,如新三板的推出都將為私募股權投資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同時,隨著國內實體經濟的日趨壯大,以及上市公司增多,并購重組必將在私募股權退出渠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且從國外私募股權投資發展現狀來看,并購重組也是其最主要的退出渠道之一。2012,中國參與的國內和國外并購案分別為837和154例,較2010年有明顯的增長。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正逐漸參與到國內外資本運作的浪潮中,并購重組正日益增多,我國股權投資多元化的退出渠道正逐漸形成。
2009年10月,深交所創業板正式推出,由于創業板具有高技術、高增長等特性,使得新股發行市盈率都較高。因此,通過一級市場參股擬上市公司,短時間內便實現了十倍、數十倍,甚至百倍的增值,激發了全民參與PE熱情。受此影響,2010年和2011年,私募股權投資募資額和投資額均呈現快速增長。彼時,作為賣方的股權持有方而言,也越來越認識到股權的價值,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參股公司的價格也水漲船高,一度達到PE15倍甚至以上。
但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國內A股市場出現深度下跌,新股發行市盈率也在明顯下降,同時,新股發行節奏也有所放緩。因此,2011年下半年開始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正隱現危機,投資企業利潤呈現下滑、已投資企業上市節奏放緩、股權承諾出資不到位,甚至將出現退出反而虧損的局面。如此,行業的競爭將更加充分,迫使投資團隊需更加專業、盡職,去發現企業價值,并承擔更多責任。從長遠來看,投資回報率將顯著降低,投資將向VC和天使投資前移,迫使股權投資更加回歸理性,并充分發揮其投融資功能。
私募股權基金不同于一般的行業,它是一項專業性強、技巧性高的專業投資活動,為被投資公司提供深度的增值服務是其獨有特征。投資者除了提供資金外,還需要為企業提供戰略規劃、技術支持、企業管理等服務。因此,作為實際從事投資決策和后續管理的從業人員,投資人員應是具備多項技能的綜合性人才,既要有高度的市場敏銳性,又得精通金融市場運作,并需要懂得實體經濟運作,能進行有效的企業管理。由于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尚處于發展初期,因此具備綜合性技能的復合型專業人才較為缺乏,目前的從業人員大部分系從投資銀行、服務中介、企業高管等轉型而來,大部分僅對某一方面較為熟知,而其他方面則相對薄弱。為了私募股權投資的長遠發展,我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應注重復合型人才的培育,通過專業的培訓與實踐訓練,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素質,培養一批精通資本市場運作、市場敏銳度高且又能參與企業經營管理的高層次基金管理人才。
作為新興的金融工具之一,其發揮的作用已愈來愈明顯。自2006年以來,國家對一系列法規進行修訂,并出具新的管理辦法,尤其是對于私募股權投資合伙制的獲準,為私募股權投資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但是,私募股權基金在我國尚處初期發展階段,為使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國家應從多方面加大力度引導私募股權基金更為健康、良性的發展。筆者建議,首先,應擴展私募股權投資的融資渠道、監管機構應及時修訂法規,允許和鼓勵更多機構與個人參與至私募股權投資中;其次,國家相關部門制定以及完善相關配套政策,結合行業的運作特點,制定如更具針對性的稅收優惠等相關政策,為其發展創造更好的政策環境。次之,鼓勵創業投資處于種子期、起步期等創業早期的企業。最后,需加大金融類復合型人才的建設,為私募股權投資的長遠,以及走向全球金融資本市場打下堅實基礎。
總體而言,私募股權基金在我國已經取得了較好的起步,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F階段,有越來越多的機構與個人加入了行業中,行業融資規模和投資規模均呈現了較快增長。我國30年的改革開放,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投資機遇。伴隨著中央、地方政府出臺法規支持私募股權投資的發展,私募股權投資面臨著絕佳的發展機遇。一方面,投資機構應抓住機遇挖掘潛力企業,另一方面,機構還應加強風險控制,并積極配合部門監管和行業自律。在實現自身盈利之外,應充分發揮其在穩定經濟、促進產業發展以及完善金融體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從而確保我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共同繁榮。
[1]李曉峰.中國私募股權投資案例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2]李磊,陳傳進.私募股權投融資指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
[3]清科集團.中國創投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2012年全年數據回顧[C].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