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 王琳(《育兒周刊》執行主編)
于小林的理想幼教
特約撰稿 王琳(《育兒周刊》執行主編)

他在美國多年,刷過油漆、唱過歌劇、開過餐廳,就是沒搞過幼教。如今,他卻是6家幼兒園的園長,他會給孩子們玩發動機、扳手、釘錘,也會解雇大量老教師、啟用新手,讓保育員當園長……許多業內人士都想知道,這個幼教“野路子”究竟走的是什么路子?
2012年的6月,四川部分幼兒園園長組團到日本訪問學習。在一所幼兒園里,參觀完之后的答疑時間,四川的園長關心的問題集中在該幼兒園的師資管理、課程設置、安全管理等方面,突然,一個低沉的男聲問:請問你們如何理解美國的高瞻課程?大家的目光紛紛投向一個留著大胡子的中年男人。
他叫于小林,訪問日本期間,隊伍里偶爾會浮現他的歌聲,得到的掌聲不算多,這個中年男人,有點孤獨。
他在美國多年,刷過油漆、唱過歌劇、開過餐廳,就是沒搞過幼教。
2006年底,于小林從美國回來,創辦了一家幼兒園,名字叫“加州陽光”,以蒙特梭利為主要課程。既然開始了,還是得做得像模像樣,所以夫婦倆幾次到美國、北京學習蒙特梭利,然后開始在幼兒園實踐,漸漸的,于小林把幼兒園當成了正事兒。
多年之前,一個美國的老太太,國際蒙特梭利組織的專家到他們幼兒園組織學習。我第一次對這所幼兒園做過一次報道,反響還不錯。第二次,我到他們幼兒園采風,碰到了于小林,他對我說:你們這些記者,如果要寫幼兒園,就要到幼兒園蹲點,否則,就不要寫。這人,也太不記情了,之后的好幾年,都少有聯絡。
再次跟于小林有聯絡的時候,他已經有了6所幼兒園,兒子就在他們自己的幼兒園上學,夫人天天泡在幼兒園,他也天天泡在幼兒園。一家子都在幼兒園里了,他也時不時地出現在行業里各種場合,給不同人,不同的感受。
大約4個月前,聽說,他解雇了加州陽光幼兒園東苑的大部分老師,提了一個保育員當園長,招聘了30個應屆畢業生當老師。這是走的什么路子?
“這幫孩子開始什么都不懂,但是現在干勁很高,每天晚上都加班培訓,沒有任何怨言。”誰培訓他們呢?“我?!?/p>
一個冬日的中午,陽光燦爛,我拿著相機來到加州陽光東苑幼兒園,于小林正在會議室里看書,偌大的一間房間,空空的椅子,一堆書放在桌子上,他面前的書名字叫《理想的教學點子——家長工作坊的必備資源》。
“為什么不要熟手?”我問他。他說,有經驗的人很難接受新的事物,頭腦里條條框框太多,而且工資低了還不干,我為什么要這樣的人?“那現在的老師,你滿意嗎?”“滿意,這幫孩子現在干勁很高,每天晚上都加班培訓,沒有任何怨言。”誰培訓他們呢?“我。”
于小林說:“我走的是以蒙特梭利為基礎,融合瑞吉歐及高瞻課程精華的一條艱辛的探索之路。美國的幼兒園對我的啟發和影響比較大,在美國,很難有單一的課程,在他們的幼兒園里,既可以看到有蒙特梭利的教具,又可以看到高瞻課程的材料,還可以看到瑞吉歐‘主題’,至少是2~3個教育理念的融合?!?/p>
新老師們每天會有觀察記錄,于小林會親自閱讀,甚至會把老師們寫得好的段落抄下來。于小林把他的厚厚的筆記本翻給我看,他要求每個人每學期貢獻十個教學點子,可以做蒙特梭利教學的延伸,也可以通過高瞻十大核心經驗挖掘主題,比如玩沙,他們現在總結了50多種玩法。在于小林看來,新老師們經驗不夠,總結能力也不夠,但有激情,非常熱衷于做這樣的事情,每天晚上工作到8點,沒有額外的費用?!拔矣绊懰麄兊氖侨宋闹髁x思想,我把我認為好的方法都告訴他們。比如,現在幼兒園每個教室門口的簽到簿,就是我在臺灣愛彌兒幼兒園里看到的,讓每個孩子簽到,寫不來名字的,就用符號代替,以后慢慢就會寫自己的名字,然后再讓孩子們寫(畫)天氣、發生的事情等等,這慢慢地也會衍生成課程。

于小林從廢舊工廠中撿回來的機械

根據皮亞杰的圖示理論設計的軌道
有位老師常規建立不好,希望到其他班學習幾天。可跟班半天后,那位老師就想離開了。于小林問,“才半天怎么就想走?”老師說,她已經想她班里的孩子了。于小林說,這件事情讓他很感動。相比經驗或履歷,他更為在乎的,正是這份熱情與溫度。
“我要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里感受到人文氣息。”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帶有強烈的個人色彩。以東苑為例,從大門開始,粗糙的木柱子,樹皮搭成的人字形的遮陽處,“下雨天家長來接娃娃,好有個避雨的地方。”于小林說,進門之后,是一小片操場,他指著教學樓旁邊的植物,“這些都是人家不要了的植物,我撿回來種的,沒想到活了?!苯虒W樓的大門是用紅磚砌成的,外面沒有包裹任何東西,有點像國外的博物館?!拔宜⑦^漆,所以,對顏色很有感覺。”于小林對自己的設計很滿意,博物館式的大門內是一個七八十平米的接待廳,有幾張沒上漆的桌子,桌子上面擺著一盆粉色的花。一邊掛著來幼兒園參觀過的重要領導的照片,其他幾面都懸掛著孩子的照片,“我要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照片,他們長大以后來,還能找得到。”于小林說。
這棟教學樓一共三層,每層設有多個功能室,樓梯、過道等空間也被利用起來,功能室包括木工室、科學實驗室、國學室、陶藝室、美術室、機械室、圖書室等等。帶著我們參觀的時候,他會隨意指著一個物件說:“這個是我在磚窯里挖的別人燒的樣品,個個都是孤品。”“這個是我在工地上找的廢木頭?!薄斑@個,你們可能沒見過,是我到農村收的木工用具,擺在這里給小朋友看稀奇的?!薄斑@個是我在廠里撿的別人不要的器械,孩子可以扭。”……他滿世界搜羅廢舊物品,旅行、逛街,只要感覺可以用在幼兒園的,都淘回來?!巴蟮恼f,我是廢物利用;往小的說,沒錢就打沒錢的主意?!钡?,我感覺他是有這種嗜好。
這些功能室里都會有一兩張大桌子,由幾塊大木塊構成,沒上漆,下面直接用紅磚墊著,粗糙,有藝術感,“我要讓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里感受到人文氣息?!辈粨陌踩珕幔俊懊商厮罄變簣@的孩子,懂得規則,操作能力強,安全不是我最擔心的問題?!庇谛×终f。
“這個軌道是我設計的,這個軌道蘊涵了皮亞杰的圖示理論?!庇谛×种钢變簣@操場外圈的鐵軌說。
幼兒園有寬闊的操場,一個小型鐵軌環繞操場一周,“這個火車軌道,是按照皮亞杰的圖示理論來設計的,軌跡、旋轉、鏈接,他的5個圖示理論中,我這個火車軌道至少體現了3個?!庇谛×种钢變簣@操場外圈的鐵軌說,他會對每一個來參觀的人講。

幼兒園自創的“戲水區”

考古現場還需要充實更多內容
操場邊上有茅草屋、有傳統游戲區、有種植區、有樹干做成的水渠、有紅磚砌成的小屋子……都是他設計的,里面的物品都是他開著車去二手市場、農村、廢舊廠礦找來,或者低價買來的。“這里面花了我很多心血,我出想法,工人去實現,有時候我也自己動手。”于小林說,茅屋的稻草是買來的,里面有風簸機(打谷子用的),去農村收的,有用植物做成的迷宮,“我就在現場,給工人說,邊說邊做,圖紙都不用,就做成了?!?/p>
操場沙地旁邊有一輛廢舊的汽車,“我說了好多好話,才從別人手里買來,小朋友可以在車里玩游戲,擺弄里面的東西?!彼f。

孩子們未完成的木工作品

功能室里的扳手等教具
操場中央是一大片沙地和一個考古現場,他說,他準備按照歷史的發展埋藏不同的物品,讓小朋友去挖,現在是金沙的現場,下學期會換成西漢,按照歷史沿革,無窮無盡的教學內容,開展不完。這也是方案教學的體現?!睂τ诃h境創設,他的想法很多,這些想法,組成了一個幼兒園的藍圖,說是藍圖,是因為在這些物件中留下的孩子的痕跡不算多,可能是剛開園幾個月的原因,這個美麗的外殼,還需要更多充實的東西。
采訪后記:
什么樣的人可以辦幼兒園?百度上面沒有答案,現實世界里也沒有答案,所以,于小林這樣的中年怪叔叔來辦幼兒園也沒什么奇怪的。在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方面,帶有強烈的現實主義色彩,在課程設置方面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他渴望被老師們理解,期望被同行認同,但是他又離經叛道。在一次行業會議上,他直接對指導老師說:“你那個例子沒有現實意義,沒有討論的必要?!边x擇老師的方式也很奇怪,“老師太沒有經驗?對教育理解太淺?為什么不可以把好的東西直接給老師?為什么一定要讓老師們經歷一個曲折的過程?我不信?!边@是于小林的想法。這想法,至少跟我不一樣。
一群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會給他什么樣的答案呢?我在猜想,但愿不是于小林一個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