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5月30日,在深圳舉辦的“服務實體經濟、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系列活動中,深交所、深圳銀監局、深圳證監局以及銀行、證券、創投等各類金融機構就金融系統服務實體經濟問題展開討論。據了解,近期深圳市已經出臺《深圳市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設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完善中小企業融資增新與補償機制等30項措施,以解決本地中小微企業的發展難題。
前海金融業率先對外開放
一直以來,深圳在加快金融建設過程中都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重要內容,基于深圳政府對金融業發展提供一系列金融政策支持以及本地多元化資本市場發展,深圳金融業發展迅速。據統計,去年深圳GDP總量突破2000億美元,按照GDP總量進入全球城市30強,其中金融業占GDP比重達到14%,稅收貢獻達到16%,今年一季度深圳GDP增長達到9%。金融業稅收增長了33.8%,占全市稅收比重近20%。
提及深圳金融業體系建設,深圳市市長許勤認為,深圳金融業發展當前面臨重要機遇,一方面國家明確提出要加快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這將為市場化程度高、創新能力強的深圳金融業發展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另一方面,前海正在加快建設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示范窗口,將率先推動金融業對外開放,率先開展以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的金融體制、機制改革和業務模式創新。
中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的活力和潛力所在,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關鍵在于創新金融服務。許勤建議,全市金融系統應該加大金融組織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的力度,主動適應網絡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對金融服務提出的新要求,率先開展網絡銀行、網絡保險等創新金融服務。與此同時,金融機構還應積極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融資租賃、科技保險、資本運營、風險管理等業務;創新對消費新業態、高端消費等方面的金融服務;繼續推動區域中集優債、小企業私募債等創新產品,加大中小企業上市培育力度。
創新機制支持小微企業發展
針對小微企業貸款等金融服務,深圳銀監局局長熊良俊表示,2013年深圳銀監局將推出針對提升小微金融服務質效的六項措施,包括提高小微貸款可獲得性、加大金融創新力度、開展小微金融服務宣傳、完善深圳微笑指數、落實已出臺的激勵政策、督促銀行履行社會責任等。
深圳銀監局方面統計顯示,自2009年起,深圳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連續四年實現“兩個不低于”目標。一季度末,深圳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26.19億元,同比增長23.07%,高出各項貸款平均增速9.63個百分點,較年初增加75.02億元,為全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針對深圳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政策體系也在不斷完善。5月23日,《深圳市關于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是深圳首個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專門政策,創新性地提出設立深圳市中小微企業發展基金,由市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市民營及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分別投入一定資金設立,爭取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支持,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委托專業機構進行市場化管理運作,重點支持符合產業導向的初創期、成長期中小微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