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書君
無言的愛
母親給我的愛太多了,我在病時,她焦急的目光,背我去診所時蹣跚的步伐,我遠行前的不厭其煩的叮囑。我久別回來時翻來覆去的問候……我想母親對子女的愛是用不著子女來敘述的。
可是,長這么大,我卻從沒對母親說過一句感激的話,我對母親是感激的,有著同樣的愛。只是我不習慣于用語言表達。
記得在初中的一節(jié)語文課上,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回報母親的愛”,要我們回家都對母親說一句感激的話。可是當我回家時,面對著母親,路上想的一番真情實意的話,卻怎么也說不出來,于是干脆決定只說一句,便雙目直視母親開始運氣,但還是說不出來,憋得面紅而赤,母親看著我莫名其妙,問我怎么啦。我還是說不出來。母親開始著急,摸瘼我的頭“你病了吧?”我終于鼓足勇氣說了句:“媽媽,謝謝你對我那么好!”這句話把母親嚇了一跳,恐慌的問我:“孩子,你怎么啦。有什么不順心的事可要想開了,對媽說。”
我想為人子者都能體會我的心情,兒子不像女兒那樣,可以躺在母親懷里撒嬌似的說一聲:“媽,你真好。”兒子尤其是長大了些的兒子是無論如何說不出口的。
于是,我再也不想對母親道謝,我只是默默地無聲地回報母親。
當母親在干活時,我一聲不響地幫她干。
當我有病時,我咬牙挺著,對母親說:“沒事”,這樣可以錫去母親過份擔心。
當我犯錯時,我既不認錯,也不狡辯,無聲地傾聽母親的批評,然后在心里決定:下次絕不再犯了。
母親是個十分勤儉的人,也許是以前的困苦生活給她造成節(jié)約超過了限度的性格。剩菜剩飯餿了,也不肯扔,我們不吃,她吃,可是,那些東西吃了會傷害身體的。你又能絕對說服不了她。我只發(fā)偷偷將它們倒掉。然后說我吃了,直到有一次我倒得太多而母親不信我有這么大的胃口,事情終于敗露,然而面對母親的指責,我仍一聲不吭,心里卻有一種苦澀的喜悅……
祝福母親
一個禮拜天的下午,我偶然扭開收音機,碰巧是有獎回答時間,主持人問:“你知l道母親節(jié)是哪一天嗎?”對方答了在次也未答對。主持人又接了一位聽眾的電話,仍然答不出來。主持人不乏遺憾,他說:“是五月的第二個星期天。這位朋友,別忘了送給母親一束康乃馨。”我翻了一個桌子上的日歷,后天便是母親節(jié)了,送給母親點什么呢?
母親沒念過幾天書,這倒不是她不去學,而是姐妹太多,她又是老大,便失去了上學的機會。然而母親極羨慕,尊敬那些有學問的人,這也是她嫁給父親的原因之一。母親常笑著對我們說,當時你父親窮得叮當響,唯一值錢的就是那個糊口的鍋。別人都勸我找個條件好點的。可我就認準了一個理兒。“什么理兒?”每逢這時,我們總?cè)滩蛔枴!耙覀€有文化的人。”
母親對上學有著近乎狂熱的迷戀。吃夠了不識字的苦后,她發(fā)誓讓兒女們都上大學。這絕非易事。為供我們上學,母親干過很多活,極勞累的工作使母親的背過早地彎了下去。
印象中,母親打我最狠的時候,不是考試不及格,而是逃學,小時候貪玩的我不肯上學,母親就揪著我的耳朵拎到學校,目送我走進搖搖欲墜,破舊不堪的教室后才離去。倘若放學時不見我從教室里出來,定少不了一頓皮肉之苦。上學于年幼無知的我,是一種無邊無盡的苦海。等我走上社會后,才驀然發(fā)覺知識的重要,才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
母親對賭一向深惡痛絕。當年外公因賭最終積勞成疾而死。母親不允許我們提及“賭”字。一次吃飯時,偶然說漏了嘴,母親悠然大怒,揚手給我一巴掌,打得我眼前直冒金星,母親不依不饒,竟兩頓沒讓我吃飯。母親經(jīng)常告誡我們:賭是一種最害人的游戲。無論賭什么,最終都將導致家破人亡。做人切莫嗜賭。
如今,母親的頭上悄悄爬滿了白發(fā),兒女,像一只只羽毛漸斗的燕子般飛離了哺育了自己長大的溫巢。父親整日讀收陪母親說話的大多時間屬于家里那臺彩電。可母親時常看著看著就睡著了,父親看累了,起身休息時,肯定發(fā)現(xiàn)母親早已倚慶面眠,只有在周末,當兒女都回來時,母親的臉才注滿了笑容和慈祥。
如果母親能讀懂這些文字,她也許要比得到一束康乃馨要欣慰得多,盡管她認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再平常不過了,但我卻非常感激生我培養(yǎng)我的母親。并祝福母親快樂。
母親的日記
母親文化不高,僅讀過幾年私塾。卻愛好寫日記,每天晚上,母親收拾好桌碗后,便戴起老花鏡,蜷伏在桌邊,執(zhí)著地把一天的所聞所見所感用簡練質(zhì)樸的文字記錄在她的日記中。從母親退休的年頭起,她老人家就開始寫日記,每年厚厚的一大本,至今已寫了20多本。
在母親的日記中,絕大多數(shù)記載的是家事。諸如教育孩子的心得,當家理財?shù)捏w會,親友交往的軼聞,生活瑣事的感慨等。也有國事,如三中全會的召開,香港,澳門的回歸,法輪功的鏟除等,還有單位,鄰里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母親說,每天不記載這些見聞感受,總覺得生活缺少了些什么。
母親的日記,如實地記載了她老人家?guī)资陙淼纳罡惺埽喫先思业娜沼洠覀兗润w驗到母親的辛苦,又激活起對對往事的回憶,以及對流逝年華的回味。
母親的日記還是持家經(jīng)驗的寶典。一次,妻子聽別人說自制的“豆制醬油”味道非常鮮,就想學著做,但不知道如何做。于是,我們便翻閱老母的日記,里面果然記載著清清楚楚。于是,我們買來了黃豆一顯身手,制成了醬油味道果然好極了。
多年來,母親堅持不懈的寫日記,有僅充實了她退休后的精神生活,磨煉了她老人家的意思,而且對調(diào)節(jié)她老人家的身心也大有裨益。因為每天堅持寫日記,啟迪了思維,激活了腦細胞,增長了智力,使大腦的功能不易老化。
這不,老母親今年已七十五歲高齡,身子骨也蠻硬朗的。
陪母親下棋
母親自工作崗位上退下后,緊張有序的生活節(jié)奏一下子松弛下來,每天除了做做飯、干些家務活外便無所事事,生活顯得既單調(diào)又枯燥。
望著母親日漸增多的白發(fā)和愁眉不展的臉旁,我不由得憂心如焚。這不,母親節(jié)到了,我除了給母親買點物質(zhì)上的禮物外,還能給她些什么精神上的禮物呢?
怎樣才能培養(yǎng)母親的一項愛好,給生活增添些樂趣呢?我想到了教母親下軍棋。母親節(jié),我與妻子和父母吃完飯,當我把想法告訴母親時,她顯得有些猶豫:“媽年紀這么大了,能學會嗎?”我鼓勵母親說:“軍棋簡單易學又十分有趣,只要您肯學,保證能學會。”母親答應了。
為了讓母親能盡快參加“戰(zhàn)斗”,我不厭其煩的講解軍棋的規(guī)則和每個棋子的作用,母親則像小學生似的認真記著筆記。但她覺得已基本掌握軍棋的下法時,便開始進行實站演練。剛開始,母親顯然不是我的對手。她手下的兵將常常被我殺得丟盔卸甲。不是“司令”中彈身亡,就是“軍長”被生擒活捉。但母親不氣餒,仍下得一板一眼,她已經(jīng)沉浸在軍棋的樂趣中了。
連玩了幾局后,母親逐漸熟悉了用兵之道,也可以做出一些有效的抵抗了。這樣,她下棋的勁頭更足了。再后來,我發(fā)現(xiàn)母親居然把“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等經(jīng)典戰(zhàn)術(shù)用到實戰(zhàn)中,收效頗大。此時的母親一掃往日的愁容,正襟危坐在棋盤前,就像一位指揮著千軍萬馬的大將軍,“運籌幃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經(jīng)過三個多月的實戰(zhàn)演練,母親終于贏了第一盤棋。望著母親臉上孩子般可愛的笑容,我感到由衷的高興。以后,我不敢再枉稱“師傅”了,但陪母親下棋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陪母親下棋,既豐富了生活內(nèi)容,又開發(fā)了智力,同時也盡了做兒女的一片孝心,真是一舉多得啊!
母親節(jié)的花
他自從結(jié)婚后就很少回父母家。一方面是因為有了自己的新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工作忙。
又到了母親節(jié),他在去農(nóng)村的路上,忽然想起了什么。于是到一個花店門口,打算買一些鮮花,叫花店給母親送去他知道母親喜歡鮮花。
當他走到花店里時,正有一個小男孩也在買花,挑一把玫瑰,在付錢。小男孩面有愁容,因為他發(fā)現(xiàn)所帶的錢不夠,少五元錢。
他問小男孩:“這些花是做什么用的?”
小男孩說:“送給我媽媽。今天是母親節(jié)。”
他拿出現(xiàn)錢為小男孩湊足。小男孩很快樂的說:“謝謝你,叔叔,我媽媽會感激你的慷慨。”
他說:“沒關(guān)系,我也要給我母親買些花。”
小男孩滿臉微笑地抱著花轉(zhuǎn)身走了。
他選好一束玫瑰,一束康乃馨,付了錢,給花店老板寫下他母親的地址,然后開起車,繼續(xù)上路。
僅開出一小段,轉(zhuǎn)身一個小山坡時,他看見剛才那個小男孩跪在一個小墓碑前,把玫瑰花攤放在碑上。小男孩也看見他,揮手說:“叔叔,我媽媽喜歡我給她的花,謝謝你,叔叔。”
他將車開回花店,找到老板,問:“那兩束花已經(jīng)送走了嗎?”
老板搖頭說:“還沒有。”
“不必麻煩你了。”他說“我自己去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