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妍
(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院,黑龍江哈爾濱150028)
目前我國已形成以四大國有銀行為主體,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小城市銀行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并存的金融體系。截至2011年底,銀行業資產總量達到114萬億元,是2003年的4.1倍,實現稅后凈利潤是2003年的31倍。其中生息資產的余額2011年底達到10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8%。主要上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和比例已經從2003年末的22479億元和26.53%,下降到2011年末的3358億元和1.03%,而且已經連續幾年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商業銀行抵御風險能力也有顯著的提升,覆蓋率從2003年末的9.9%提高到2011年末的246.25%。以上數據顯示,我國上市銀行總體的競爭力有所提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大上市商業銀行開始注重風險管理。截至2011年末,我國283家商業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經全部超過了8%。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03%,比上年下降0.12個百分點。其中次級類貸款達到1638.6億元,不良貸款率0.37%;可疑類貸款1958.7億元,不良貸款率0.49%;損失類貸款達到647.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0.13%。其中,國有上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比上年下降0.05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比上年下降了0.06個百分點。以上的數據說明我國商業銀行開始重視對經營風險的控制,并且努力降低不良貸款率。
多數銀行經營者缺乏市場營銷意識,缺乏用營銷的理念來對目標市場及顧客進行定位規劃,從而造成與其他商業銀行產品具有一定的同質性。金融產品的定價未完全實行市場化,從而不易體現價格方面的優勢。從渠道方面來說,銀行分銷渠道的網點密度過大,妨礙了集約化經營。許多銀行沒有找到自身的特點,而是與大家采用類似的促銷手段,無法讓消費者對自己的銀行形成獨有偏好。
隨著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我國銀行業應實施更加多元化的經營戰略。目前我國已經實施了利率市場化政策,而且還在不斷調整存貸利率,因此銀行不能再以吃利差作為自己的主要盈利方式。但我國銀行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在金融工具、業務項目和服務方式等方面都缺乏創新能力。金融產品同質化現象相當嚴重。
根據我國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情況,參照國內外上市銀行經營評估采用的方法,本文選取以下的評價指標:資產收益率X1,成本收入比率X2,銀行凈利差率X3,經營凈利潤率X4,不良貸款比率X5,貸款資產比率X6,資產利用率X7,權益乘數X8,凈利潤增長率 X9,營業收入增長率X10。
為了對變量進行比較,并消除由于觀測量綱的差異及數量級所造成的影響,將樣本觀測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使標準化后的變量均值為0,方差為1。
表1 指標評價體系
其中,X2、X5為逆指標,本文采用倒數方法對其進行同向化。
將樣本各個指標輸人 Spss 19.0軟件,然后進行KMO與Banlett檢驗,結果如下:
KMO檢驗值為0.541,大于0.5,說明本文樣本選取較為合理,因此本文數據適合于采用因子模型進行處理分析。
本文選取主成分分析法來提取因子。利用Spss 19.0得出表3。
在計算的過程中,用主成分方法作為提取因子方法,并設定選取3個因子,它們對樣本方差的累計解釋率達到了77.368%。因此提取3個因子就能對12家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做出較合理的解釋,其中因子1的方差貢獻率占全部方差的比率是最大的,達到32.875%,說明其綜合原有變量的能力最強;因子2占全部方差比率為29.486%,因子3占全部方差的比率為15.008%。旋轉后的3個因子的貢獻率與未旋轉的結果有所不同,旋轉后的因子 1的方差貢獻率占全部方差的比率為31.453%,因子2的比率為23.387%,因子3的比率為22.528%。這3個因子基本上綜合了本文所采用的12項指標的信息,原來的12項具體指標轉化為現在的3個綜合指標。
表2 2011年我國12家上市商業銀行指標數值
表3 解釋的總方差
表5是旋轉后的3個因子的負載值表格,通過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因子 1 在 X4,X2,X3,X10,X9,X7上均有較大的載荷,這表明因子1對這6個變量的影響比較大。可以定義其為盈利與運營因子。同樣,因子2在X10、X9及X6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定義其為成長性因子。因子3在X5和X1上有較大的載荷,可以定義其為安全性因子。由表5可以看到,就3個因子對總體目標的解釋程度來看,因子1和因子2的解釋程度很強,所以相對比較重要。
表4 成分矩陣a
表5 成分得分系數矩陣
表5是各個因子所對應的原始變量的得分系數矩陣。由此可以得出3個因子與10個指標之間的線性關系的組合。
通過上面的組合式子,選取2011年12家上市銀行的原始數據,通過計算得出12家銀行在公因子上的得分。
在計算出公因子得分后,可以用各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占三個因子總方差貢獻率的比率作為權重進行加權,得出12家上市商業銀行績效的綜合得分F,計算公式如下:
表6
2011年的上市銀行績效結果顯示:除工商銀行位列綜合排名第1之外,大多數國有銀行的綜合績效排名還是比較靠后。其中,中國銀行排名12、農業銀行排名11、建設銀行排名8,從而表明我國國有銀行的綜合實力還是相對較弱,這與其人均效率低下、機構冗雜、業務附加值低等有很大的關系。股份制銀行績效結果則表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如排名第2的民生銀行與排名最后的華夏銀行,兩者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中主要差異體現在成長性因子。
結合因子分析的結果,得出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之間經營績效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明顯優于國有銀行的績效水平。
國有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因此必須要加強國有銀行的內部管理。首先要加強國有銀行的成本管理。根據市場的需求來控制存款和貸款成本。通過建立存款貸款收息負責制來增加銀行存款金額、降低貸款風險以及降低不良貸款的比率,從而確保資金的收益及安全性。其次要加強銀行員工的績效考核。建立競爭淘汰機制,每隔一段時間進行績效考核,對于業務水平較差的員工重新進行培訓或者調離崗位,以此來控制銀行員工的總量以及質量。
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應在穩健經營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資產結構,不斷兼并重組,加強銀企之間合作,擴大經營網點等方式,不斷擴充銀行的資本金和存貸款總額,從而形成一定的規模效益。但是在追求規模擴張的同時要加強對風險的控制。
上市銀行應從整體上來把握整個行業的發展狀況。用營銷的觀念來對自己的目標市場及顧客進行定位規劃,選取適合的優質客戶。目前有兩類優質的顧客群體:一類是資質良好的中小企業;一類是個體業主和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銀行在做公司金融業務時,在做好規模較大企業業務的同時還要開發資質良好的中小企業作為自己的目標客戶群。在開展個人金融業務時,需要選擇有一定社會地位并且有較高收入客戶。而個體業主和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正是符合這些特質的優質客戶。各家銀行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為這些優質客戶提供個性化、貼心周到的金融服務,提升這些優質客戶的滿意度,從而使他們成為忠實客戶。同時他們也將會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優質客戶,從而加快銀行業務的快速發展。
前文因子分析的結果,表明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經營績效明顯優于國有銀行。其中很大原因是國有銀行缺乏創新業務,而股份制商業銀行高度重視創新業務的發展。例如:招商銀行在信用卡業務上的創新使其迅速成長。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上的創新提升了理財業務對利潤貢獻比重。因此,上市銀行尤其是國有銀行應提升金融創新能力,創造出更多安全、不易復制的金融產品。
[1]曹水霞.我國股份制銀行經營績效評價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7(3).
[2]嚴丙香.基于因子分析的商業銀行績效評價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7.
[3]張建華.我國商業銀行效率研究的DEA方法及1997—2001年效率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