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慶禮(江蘇省溧陽市竹簀中學 江蘇溧陽 213351)
近年來,我國國民的身體素質總體上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尤其是兒童少年下降的趨勢更為明顯,這與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極不和諧。兒童少年在年齡段上屬于小學和初中階段,如何對中小學生進行合理的營養及體育鍛煉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給我們體育教育工作者及從事學校業余訓練的教練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正確處理這個問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幸福,是一個重大的工程。
兒童少年身體的生長發育需要原料,體內基礎代謝較高,又活潑好動,因而對各種營養的需要量相對地比成年人高。在此時期,如果營養調配不合理,造成營養過剩或不足,都將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
兒童少年的膳食中,要保證有充足的熱能。在確定熱能需要量時,除滿足基礎代謝、食物特殊動力作用和各項活動的需要外,還必須保證生長發育對熱能物質的要求。但是,要防止過多攝入糖和甜食,使食物的產熱量超過需要量,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而出現肥胖。
蛋白質是機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組成成分。兒童少年的膳食中,每日都必須有足夠的蛋白質,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青春發育期中,如蛋白質缺乏,軀體生長發育將首先受到影響,骨骼發育過程遲緩,免疫力下降(因血清中的抗體、補體和溶菌酶等主要由蛋白質構成)。兒童嚴重缺乏蛋白質時,胸腺萎縮,小淋巴細胞數量下降,免疫機能即顯著降低。因此,在平時膳食中應多攝入魚、蛋和豆制品等。
兒童少年生長迅速,代謝旺盛,因此對維生素的需要量也相對較成人多。平時的飲食結構要合理,注重蔬菜、水果等的攝入量,保證正常的維生素供給。
兒童少年對無機鹽的需要量相對較高,與兒童少年生長發育關系最大的是鈣、磷、鐵、鋅等。我國鈣的供給量標準是:10歲以下為500mg,10~13歲為700mg,鈣與磷的比例為1︰2或1︰1。鐵的供給量是3~13歲為7~12mg,青少年為15mg。
兒童少年生長發育迅速,組織細胞的生長需要積蓄水分,再加上新陳代謝旺盛,排除代謝廢物也較多,所以需水量相對較高(如表1)。由于兒童少年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及其它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發育成熟,調節功能和代償功能都較差,因而缺水時對機體的危害更大,必須注意及時補充水分。

表1 不同年齡的需水量
兒童的消化功能較成人弱,因此食物應易于消化;兒童體內儲存的能量物質較少,同時代謝率較高,又活潑好動,因而能量消耗較多,容易出現饑餓。所以兒童膳食除一日三餐外,還要適當補充點心(如課間餐);兒童的膳食要多樣化,要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飲食習慣,并注意清潔衛生。
此外,兒童少年在考試期間腦力活動尤為緊張,因而膳食中尤其要增加優質蛋白質、卵磷脂和維生素A、B1、C的供給,以補充學生考試期間神經系統緊張活動的需要。
天要按時起床、學習、進餐、休息、體育活動和睡眠,使一天的生活形成規律。睡眠是維持機體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休息,青少年每天應保證有8~9小時的睡眠時間。若經常睡眠不足,可引起過度疲勞,影響身體健康。臥室要保持清潔、安靜、氣溫適宜、空氣新鮮,被褥要清潔保暖。
講究衛生,預防疾病,是保證兒童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措施。因此要注意衣著、皮膚、牙齒和飲食衛生。平時穿的鞋子要大小合適,符合季節要求,做到勤換衣、勤洗澡,以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每天早晚都應刷牙,每餐飯后要用溫水漱口,以保持牙齒和口腔的清潔;做到飯前便后要洗手、不暴飲暴食、不挑食偏食、不吃不清潔食物、不吸煙,不酗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兒童、少年時期,是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從不定型到定型的成長發育時期,也是一個“長身體、長知識”,可塑性最大的時期,因而也是最容易受各方面的影響和接受教育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有許多因素不但會影響身體發育,而且也嚴重地影響兒童少年的心理發展。因此,在重視身體健康的同時,還必須加強心理保健。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和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逐漸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學習和生活中,要培養他們學會善于克服不良情緒,建立活潑、愉快、積極向上的情緒,胸懷寬廣,歡樂開朗;啟發他們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處理好人際關系;引導他們積極參加社會活動,關心、熱愛集體;培養廣泛的興趣和愛好;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以促進兒童少年身心健康發展。
合理的體育鍛煉是促進生長發育的重要手段。安排兒童少年的體育活動時,必須嚴格遵守體育鍛煉的衛生原則,在運動項目的選擇、鍛煉方式和運動負荷的安排上,都必須符合兒童少年身心發育的特點和年齡特征。
兒童少年骨骼承受壓力和肌肉拉力的功能都不及成人,骨骼彈性較好,但易發生彎曲、變形。為防止他們脊柱、胸部、骨盆及下肢骨的變形,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除要注意使他們養成正確的身體姿勢外,還應注意培養他們站、跑、跳、投的正確姿勢;發現身體姿勢不正或發育缺陷應及時糾正。應注意身體個部分的全面鍛煉,對非對稱性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投擲、跳高、跳遠等),要特別注意加強對側肢體的鍛煉,使肢體勻稱發展。
兒童少年脊柱生理彎曲較成年人小,緩沖作用較差,故不宜在硬的地面上反復進行跳躍練習,避免下肢骨過早骨化或引起骺軟骨損傷,嚴重的還會引起骨膜炎,從而影響骨的正常生長發育和身高的增長;同時要避免過多的從高處往下跳的練習,防止造成骨盆與下肢骨的發育變形及內臟器官的損傷。不宜過早從事力量性練習,若練習重量過重、時間過長、次數過多,不僅影響下肢的正常發育,還會導致腿部變形和足弓下降(扁平足)。在發展關節柔韌性的同時,應注意發展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練習,以防止發生關節韌帶扭傷或關節脫位。
兒童少年的運動強度、運動密度都不能過大,鍛煉的持續時間不要過長,要注意加強全面鍛煉,促進身體全面發展,并嚴格遵守循序漸進和個別對待的原則。應避免做過多的憋氣動作。因為憋氣時,胸腹腔壓力升高,使回心血量減少;憋氣以后,胸腹腔壓力驟然減少,導致回心血量突增,使心臟一時過度充盈,加重了心臟的負擔,不利于心臟的工作。要根據動作的結構、節奏及用力情況,逐步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注意呼吸衛生。
兒童少年健身運動的內容和形式要生動活潑、多樣化,可穿插一些游戲和小型比賽等。在活動過程中,要適當增加間歇次數。由于兒童少年第二信號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在教學和訓練中應多采用直觀示范教學,多運用簡單、形象的語言進行講解,多做一些模仿性練習,注意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促進第二信號系統的發展。
兒童少年神經系統興奮過程占優勢,因而即使身體出現疲勞仍然表現出對繼續運動的濃厚興趣,所以教師或業余訓練教練員在組織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時,必須適當加以調節和抑制,避免引起運動負荷過大。
由于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分化尚不完善,神經系統的分析綜合能力較成年人差,小肌肉群發育較遲,因此,不宜要求他們做過于復雜、精細的技術動作。
青春發育期,女少年由于內分泌腺活動的改變,使神經系統的穩定性受到影響,導致平衡及協調能力可能暫時下降,對參加健身運動的興趣和積極性會減弱,因而要積極啟發她們參加健身運動的自覺性。而男少年在此期間心理表現為好勝心強,對自己的能力估計過高,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對他們加強安全教育和組織紀律性的教育。同時,要加強保護與幫助以及自我保護能力的培養。
此外,上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時,應根據學生的健康情況進行分組。對少數在發育或健康上有異常的兒童少年,應組織他們從事醫療體育,促進早日康復。
兒童少年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人民的希望,也關系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認識其重要性,使他們能夠健康和諧地發展。
[1]體育保健學教材編寫組編.體育保健學[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000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