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蓮君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遼寧沈陽 110034)
目標設置理論是Locke和Latham在組織心理學研究基礎上組織發展起來的一種目標理論。明確目標設置理論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目標,目標是組織或個人活動預期要求達到的目的或結果。目標具有定向、控制、激勵、凝聚和反饋五種心理功能[1]。目標設置理論是指目標本身具有激勵作用,目標把人的需要轉化為動機,使人們的行為朝著一定的方向努力,并把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既定的目標相對照,及時進行調整和修正,從而實現目標[2]。
目標設置理論在體育領域的研究內容目前主要是:(1)目標設置是否明確,張力為等的研究結果認為,明確的目標設置比模糊的目標具有更好的效果。(2)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相互結合。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的界定主要是在于達成目標時間長短而定的,短期目標是長期目標的分目標,為長期目標服務。季瀏等對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在籃球投籃教學中的研究表明,短期目標組的成績優于長期目標組,而長短結合目標組的成績要好于前兩個目標組[3]。(3)難度高低與中等難度的目標設置。根據目標設置難度與動機之間的關系,理論上認為,當目標難度較低時,對個體的激勵作用較小,他們的動機水平也較低。在這方面的實證研究還不是很多,結果也不一致。(4)目標設置中的個人目標和團隊目標。個人目標是針對個人進行計劃,并由個人單獨完成的目標。團隊目標是指團隊成員為了一個共同的目的,由大家一起互相合作共同完成的目標。個人目標的制定更加突出個人的特點,目標更有針對性,從而更加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個人目標的完成,最終也利于團隊目標的完成,因為在制定有針對性的個人目標時,一定要圍繞團隊的總目標,團隊目標是最終的目標,而個人目標只是為團隊服務的一個分級目標。(5)明確目標設置者。教練員或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將學生考慮其中,因為學生才是目標的最終執行者。教練員或教師和學生共同來完成目標的制定,讓學生了解目標設置的原因、作用、目的、實現的途徑等,并且讓他們對所設置的目標認同,使目標成為學生練習的內在動機,不是別人要我練,而是我要練,才能更大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6)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在進行目標設置時之前,要對運動員的現狀進行客觀,準確的評價與分析,內容包括他們的生理水平、技能水平、心理水平等方面進行測定與分析,根據其實際能力制定可行的訓練目標。
目標設置理論在體育領域與其他心理因素的相關研究。(1)目標設置與狀態焦慮。(2)目標設置與努力程度。(3)目標設置與反饋。(4)目標設置與動機。(5)目標設置與自我效能。
綜上所述,目標設置的研究還存在很多不足。目標設置的研究在理論層次的研究比較多,在實證研究中比較少,各個學者的意見不統一,沒有一個標準的依據,這需要更多的是實證研究來證明。目前的研究情境相當一部分在靜態或實驗環境中,停留在理論研究的范疇,如何使研究情景更接近真實環境是未來研究應重視的一個問題。不同項目之間沒有相關的比較性研究或者綜合性的研究,對體育各專項目標設置中沒有一個統一的、總體的、全面的認識。
在體育教學實驗中設置不同目標難度進行教學(分為三個難度:簡單容易組、中等難度組、高難度挑戰組),最后通過運動成績來考察設置不同目標難度教學后運動成績是否有區別,即不同難度目標設置是否對運動成績有影響。
選取高中一年級的男女生比例接近的自然班,班級人數為30人左右,都是從沒有接觸過排球練習的學生。
16周,每周兩節課(45min一節),實驗過程中,三個班級都是由同一位任課老師教學,只是對不同的的班級在教學目標設置上有所不同。
在整個排球教學實驗中只學習排球基本技術,包括準備姿勢和移動、墊球、發球和六人比賽。各項目設置難度目標區別如下。
(1)準備姿勢和移動:各個實驗組之間教學方法一致,只是在動作規范的嚴格程度方面有松緊。(2)發球:簡單容易目標設置組的學生不要求球的落點,只要落在對面場地內就算好球;中等難度目標設置組要求發過去的球落在前3m線之內或距底線3m以內;高難度目標設置組要求發過去的球落在距各個邊線或底線2m以內,落中間的其他位置不得分。(3)墊球:簡單容易目標設置組要求姿勢基本正確,擊球時機準確,大致方向正確。中等難度目標設置組在簡單組基礎上,要求球有一定高度,弧度落入直徑2m區域內。高難度目標設置組要求弧度高于2m,落入直徑1m的區域內。

表1
3.5.1 準備姿勢和移動(15分)
A級:(12~15分)上體前傾,身體重心較低且落于前腳掌上,便于移動,手臂自然置于體前,抬頭注視來球方向,移動步伐準確、及時到位。
B級:(9~12分)身體重心稍高,移動較慢。
C級:(0~9分),身體過直,判斷不準確,移動不及時,手臂比較緊張。
3.5.2 發球(30分)
發球球落點在3m區內或距底線3m以內(包括壓線),每球5分,球落點在3m線后的和距底線3m之間的位置每球3分,失誤為0分。每人共發6個球。
3.5.3 墊球(35分)
采用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共墊7個球,球落入區域內每球得5分,從上往下壓線(或觸框)入得3分,失誤為0分,落球區設置為直徑1.5m的圓。
3.5.4 六—六比賽(20分)
A級:(17~20分)精神飽滿,站位得當,墊球技術運用熟練,效果好,移動迅速,判斷準確,知道補位、防守及時。B級:(12~17分)精神飽滿,站位準確,墊球技術運用熟練,但效果一般,比賽意識較好,協同補位不夠準確。C級:(0~12分)各項技術綜合運用不夠熟練,效果差,戰術意識弱,協同配合意識較差。實驗結果見表1。
本實驗在實驗前知道,實驗對象都是沒有學習過排球的中學生,且身體素質測試屬于同一群體,沒有本質區別,但通過同一教師,在教學環境條件基本一致的情況下,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對學生的教學成績有顯著影響。
(1)簡單容易組的教學成績比較低,無論是在基本技術還是在六人比賽中都明顯弱于中等難度與高難度目標設置組,原因可能是簡單的目標設置不能激發實驗對象的內部動機,不能更加有效的引起實驗對象的有意注意,他們認為輕輕松松的就能完成,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學習成績提高較小,因此設置較低的目標不利于學生成績的提高。
(2)高難度目標設置組在準備姿勢和移動、發球,六人比賽方面成績都好于中等難度挑戰組,但墊球要弱于中等難度目標設置組。從實驗過程中來看,墊球的難度目標設置可能是明顯偏高,對于高難度挑戰組的學生來說,他們覺得目標完成有困難,從而喪失了學習的內部動機,反而使教學成績不如中等難度目標設置組。而準備姿勢和移動、發球、六人比賽這些方面成績是三組中最好的,說明難度目標設置是適合的,即高于學生的一般水平,又可以通過嚴格要求與努力可以達到,因此學習成績最好。
(3)中等難度目標設置組成績總體上好于簡單容易組,但弱于高難度挑戰組。
在體育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分組,設置不同教學目標。所設置的教學目標要在中等偏上的難度,既要讓學生有奮斗的目標,又不能打擊學生的內部動機,讓他們覺得努力了就能夠完成,是最好的。過高或過低的目標設置都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教學成績并不理想。
[1] 朱永新.管理心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 張美蘭,車宏生.目標設置理論及其新發展[J].心理學動態,1999,7(2):35-40.
[3] 季瀏,倪剛,孫曉英,等.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成績對投籃成績、努力程度和狀態焦慮的影響[J].1998,21.
[4] 黎宇明.談廣西體育高考排球專項考核標準[J].體育科技,2001,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