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東 陳 丹
(1.成都大學 工業制造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2成都大學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四川 成都 610106)
工程數學是大學工科類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它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和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三門課程。對學生而言,這三門課程不僅是大學高等數學的擴展和深化,更是進一步學習專業課程的基礎。比如專業課程機械振動和自動控制原理,涉及到設計、制造、運行、試驗、測量等過程,因此經常要處理許多變量和變量之間的關系,而這些變量間常存在著線性關系。一些非線性關系的問題,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用線性關系近似表示,因而許多問題就涉及求解線性方程組。例如描述液壓或機械系統運動微分方程組的求解,各種機械部件強度設計或應力求解,汽輪機、柴油機氣缸等部件用有限元素法求解溫度場等等1。
復變函數在機械上的應用主要是計算結構的傳遞函數或模態參數。作為一種中間函數類型,復變函數可以把復雜的線性微分方程變成代數方程來求解,求出阻尼、固有頻率等系統的特性參數,從而知道結構在不同激勵下的響應如何,應用極其廣泛。
因此,工程數學對工科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非常重要。然而,課程的實際教學成績卻不容樂觀,個別同學甚至忽略這門課程的重要性。
我們統計分析了近幾年學生工程數學成績,并認真考察了正在上本門課的班級師生。從分析結果來看,主要存在以下現狀:
學生開設本門課程主要在大二,與之相聯系的專業課程主要在大三和大四學習。學生在學習工程數學的過程中,認為本門課程只是對高等數學的深入,不清楚下一步的專業學習需要現在的知識。另外,課程開設的時間較短。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32學時,一本書共計九章34個小節,學時太短課程不能完成。其中傅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是必修內容,但直接講授學生沒有前面知識的基礎,很難理解。
當前的工程數學課由于包含多門數學分支,復變函數關于解析函數、調和函數、泰勒級數、洛朗級數、留數、共形映射和平面場等理論太深,工科學生沒有一定的數學專業背景很難理解。復積分、級數、傅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的計算相當繁瑣,加之公式比較難以理解和記憶,許多學生感到很困難。線性代數關于行列式的運算,矩陣的變換和線性方程組的解計算量比較大,關于向量空間、矩陣及二次型、對角化對理論的要求較高,學生感覺較難理解。
這些現狀,沒有很好的體現出數學在解決應用實際問題中的工具性,這與現代信息時代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發展的趨勢不免背道而馳。[3]
根據我校各工科專業的特點和需求,老師在教學時,可將教學內容作適當調整,進一步密切工程數學的課程與專業課程的有機銜接與配合,并深入工程應用案例,介紹工程數學在專業課中的具體應用,以對工程數學課程作出必要且有益補充。[2]比如在進行線性代數解線性方程組教學時,可以先從機械振動課程中選出一道這樣的題出來,讓學生分析。當學生列出方程時,才開始講解怎樣解決和轉化這樣的方程,從而引出線性方程的解法。
案例教學法是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研究現有案例特征.刺激學生掌握新的知識點、增強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開拓學生思維的一種教學方法。[6]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添加一些精選案例,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標。案例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不再是單純的“講課”與“接收”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提升認知和共同解決問題的組合,具體表現如下圖。

實施案例式教學的途徑
通過與專業課程相結合的案例教學,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無論是對本門課程的主觀認同性,還是學習效果,都有很大的提升。學習成績的前后變化,從下面的兩次期末成績也可以看到。

教學方法改變前學生期末成績(10級測控班)

教學方法改變后學生期末成績(11級機設班)
通過對教學方法的改善,并利用啟發式、研討式、案例式等先進教學方法,優化和整合教學內容等措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工程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激發了學生學習工程數學的濃厚興趣,最終讓絕大多數學生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工程數學在學生心目中從"要我學"逐漸轉變成了"我要學"。學生們普遍認為本課程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學起來針對性強,實用性強,有興趣,有主動性。
[1]程洲河,矩陣在機械工程中的應用[J].機械制造,1982,2
[2]李西洋,工程數學教學的幾點建議[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2012,29(2)
[3]程榮福,杜忠富,提高《工程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探索和實踐[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29(2)
[4]王岳,基于專業需求的高職《工程數學》教學探索[J].科技教育創新,2011,8
[5]母麗華,工程數學系列課實施案例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1(1):131 ~134
[6]周登杰,工程數學案例教學探析[J].科技信息,2009,31